收藏

大坑舞火龍

火龍由大坑舞出維園,與眾同樂。

火龍由大坑舞出維園,與眾同樂。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在大坑坊眾福利會舉辦火龍紮作工作坊。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在大坑坊眾福利會舉辦火龍紮作工作坊。

火龍在浣紗街來回行走,表演各種花式。

火龍在浣紗街來回行走,表演各種花式。

穿著中式服裝的女孩子手提蓮花燈參與表演。

穿著中式服裝的女孩子手提蓮花燈參與表演。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黃偉傑
刊於2018年

大坑舞火龍

大坑社區每年中秋節前後都舉行舞火龍,最初目的是驅除瘟疫,發展至今已成為香港一項民間節慶活動。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令其知名度進一步增加,參觀市民亦一年比一年多。

這條龍由珍珠草紮成,共分三十二節,每節用一支竹桿豎起,各由一人把持舞動。農曆八月十四日第一晚,大坑坊眾福利會成員先將草龍帶到蓮花宮進行開光儀式,之後在安庶庇街為草龍插香,變成一條火龍。由總指揮陳德輝向天參拜後,火龍在兩顆龍珠的引領下舞出浣紗街,之後穿梭各街道,為商戶和居民祈福。

第二晚和第三晚的舞火龍活動跟首日差不多,當中加插一些花式表演,娛樂大眾。最後一晚結束後,大坑坊眾福利會成員會將火龍用車送到避風塘,棄於海中,稱之為「龍歸天」,亦代表送走社區的不吉利。

返回



其他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