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深水埗

小深城 大歷史

深水埗位處九龍西北,東以港鐵東鐵線路軌為界,南抵界限街,西遠至九龍填海區,北望琵琶山、筆架山等,以獅子山郊野公園為止,總面積約945公頃,總人口約35萬(2003年統計)。

深水埗是香港首幾個發展的區域之一,經歷過大火、牌檔、輕工業發展、電子零售業興旺,每項發展,都為深水埗留下獨特的印記。每條街、每個人、每幢建築,都有觸動人心的故事,小小深水埗,如一個小城市,記載種種大事。

石硤尾大火倖存者:歐老伯

並不是每個聖誕都是快樂的,1953年12月24日,石硤尾木屋區大火,由平安夜的九時許燒到聖誕,毀掉五萬多人的家園。大火倖存的歐伯伯憶述逾半世紀前的那夜。

並不是每個聖誕都是快樂的,1953年12月24日,石硤尾木屋區大火,由平安夜的9時許燒到聖誕,毀掉5萬多人的家園。大火倖存的歐伯伯憶述逾半世紀前的那夜,回憶依舊鮮明:「那晚我其實不在家,外出去玩,直至聽到石硤尾大火的消息才趕回去,那時我父母都逃生走了,我匆匆拿了兩件衫就走。」歐伯伯指當時熱得像很多個火爐壓過來,放眼四周,各處都冒起火頭!當時除了木屋之間為省材料而共用一堵牆,造成火燭時連連相扣外,大部份木屋還會用較便宜的防水瀝青紙作屋頂,卻助長了火勢;瀝青紙很輕,著火後被風吹起,飄到別間木屋;再加上消防車進不到木屋區,大火終於一發不可收拾。

騎樓底下的一年

看歷史圖片,想像大火前木屋的環境必是擠迫艱難,但歐伯伯卻說:「我家的木屋是瓦頂的,有露台,有兩層,下層間房租人,上層自住,前面更有花園呢!」歐伯伯十六歲那年因國內局勢紛亂,舉家來港,初暫寄住在友人家,後來付點錢給「福利社」獲准在石硤尾起屋,1949年開始木屋生活。「環境算不錯,但住在木屋區,人人都很驚火燭,就算打架都會叫火燭的,這樣其他人才會走出來看、幫忙。」木屋區生活提心吊膽,大火後生活更難。石硤尾大火翌日,歐伯伯在友人家找回父母,一家平安,來不及感動重逢,便搶著前往福榮街,霸了其中一幢唐樓騎樓底為家,「當時福榮街對落四條街的騎樓底,都住滿了木屋區的居民。住在唐樓的人同情,由得我們住。」睡在騎樓底一年,政府終於安排他們一家上七層公屋,即使面積較木屋小,歐伯伯卻更喜歡:「因為不用時時擔心火燭嘛!」那場大火,燒了他的屋,卻還他一個家。

「埗」來自「海角」

深水埗一帶原為海角(向水中突出的陸地),自古已有人居住。建於東漢時期(公元25至220年)的李鄭屋漢墓便為印證。深水埗,古名深水步、深水埔、深水莆:

「埔」──地名用字,泛指平坦的地方;

「莆」──水草名,即「蒲草」;

「埗」──古同「埠」,碼頭;

由此可知深水埗以前是一個深水碼頭,交通繁忙。

深水埗原為一片沖積平地,有條從石硤尾附近山上流下的「涌」(即河口),潮退時河水由涌流入海;潮漲時海水則倒灌到涌,滋養著附近田地。此涌便是後來的南昌街明渠,明渠於七十年代被封蓋並建成今日狹長的休憩公園。經過大規模的填海,昔日的海岸線已變成內陸,一百年前獨特的海角地形已湮沒在人工土地之下了。

百年以來

1860年:深水埗關口

清朝割讓九龍半島予英國,深水埗正位於英屬管轄範圍及清朝政府管治區的交界,好比今日的羅湖關口。

1902年:交通中轉站

英國租借新界,政府始有規劃地開拓道路連接九龍及新界,並建成接連深水埗至大圍的大埔道,深水埗成為從市區前往新界的中轉站。

1924年:深水埗碼頭啟用

當時深水埗碼頭是區內十分重要的運輸設施,提供往來中環至澳門的渡輪服務,後於1992年關閉。

動盪年代

1953年:石硤尾大火

當年平安夜,白田上村的一對夫婦正在木屋內製鞋,不慎打翻火水燈,木屋起火,並在短短五小時內蔓延至相連五村,燒毀了二千間木屋,超過五萬名災民痛失家園,是香港歷史上難以磨滅的一場火災。然而,這場火災卻是往後香港公共房屋誕生的序章。

1956年:雙十暴動

這年在深水埗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暴動,亦稱「雙十暴動」。10月10日,有居民在李鄭屋邨掛上國民黨旗,但遭徒置區辦事處職員拆下,因而引起爭執,繼而演變成暴動。騷亂持續了五天,並蔓延至全港,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並實施了戒嚴。

這次暴動釀成六十人死亡,四百多人受傷,成為香港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騷亂暴動事件。

1979年:安置越南船民

越南局勢日趨不穩,大量船民湧往東南亞及本港。香港簽署成為第一收容港,深水埗舊軍營亦被改用作本港第一個禁閉式越南難民收容中心,後轉為開放式管理,讓難民有外出工作機會。但難民營的設立對附近居民構成滋擾,如曾有長沙灣邨互助委員會與越南難民打架。直至遣返政策落實後,問題才得以解決。

多元發展

60-70年代:

工業發展蓬勃,加上區內大量公屋,結集了眾多人口。

80年代:

深水埗區是香港早期的工商業中心,現仍有不少服裝及疋頭批發商、針車行和紡織店;而原以時裝批發為主的高登及黃金商場,自80年代轉型為電腦商場;鴨寮街充斥售賣電子產品的店舖,旁邊的桂林街,又點綴著古董和二手雜貨攤,還有周邊的鐵皮攤檔,售賣琳琅滿目的日常貨品,多姿多彩。

90年代至今:

21世紀,60年代打拼的深水埗人口趨老,此區成了老人、新移民和小數族裔的聚居地。深水埗是本港最貧窮的地區,區內有因應需求而出現的籠屋和板間房,居住環境惡劣,但隨著區內籠屋清拆,以及西九龍填海工程帶來大面積用地,情況已有改善。

此外,自2002年此區首辦電腦節,每年都吸引大量年輕人及遊客,不單帶來商機,也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小小深水埗,卻為居民提供了醫/衣、食、住、行,種種生活所需,從建築、街道與居民,深水埗不像一個區域,更像自成一方的城市。

經歷大火,由木屋到七層大廈,再遷至新型公屋,歐伯伯指他一生皆住在石硤尾,見證這地方的變更。

提供個案:香港青年旅舍協會

石硤尾邨的規劃井然有條,附近有遊樂場的公共場所設施。

相片:高添強先生

約1960年,從基隆街望向北河街。

相片:鄭寶鴻先生

約1962年,位於深水埗順寧道的市集。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