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南區漁業歷史之旅

昔日香港仔避風塘泊滿大大小小的漁船和住家艇,場面壯觀。

昔日香港仔避風塘泊滿大大小小的漁船和住家艇,場面壯觀。

早在十九世紀,已有不少居民聚居於赤柱,大多以捕魚維生。

早在十九世紀,已有不少居民聚居於赤柱,大多以捕魚維生。

漁民日常生活經常面對惡劣環境,以海為家,鮮有踏足岸上。

漁民日常生活經常面對惡劣環境,以海為家,鮮有踏足岸上。

多年來,香港仔都成為中外遊客來港必到的勝地,也為部分漁民帶來額外收益。

多年來,香港仔都成為中外遊客來港必到的勝地,也為部分漁民帶來額外收益。

鴨脷洲是傳統造船業和維修船隻的集中地。

鴨脷洲是傳統造船業和維修船隻的集中地。

漁船開新(出航)前都要準備三寳,包括:燃料、食水和冰。

漁船開新(出航)前都要準備三寳,包括:燃料、食水和冰。

漁民子弟自小已學懂基本捕魚的技術,修補漁網已是日常的慣性工作。

漁民子弟自小已學懂基本捕魚的技術,修補漁網已是日常的慣性工作。

海鮮舫早已成為香港仔的標記,加上往還的水上的士,仍可感受到早年香港仔的風貌。

海鮮舫早已成為香港仔的標記,加上往還的水上的士,仍可感受到早年香港仔的風貌。

今天香港仔避風塘都泊上不少西式遊艇,背後也聳立了不少豪宅。

今天香港仔避風塘都泊上不少西式遊艇,背後也聳立了不少豪宅。

隨著本土漁業式微,水上人也相繼上岸,昔日的漁民文化也難以保留。

隨著本土漁業式微,水上人也相繼上岸,昔日的漁民文化也難以保留。

文字 | 王惠玲博士
圖片 | 文化葫蘆、翟偉良、香港政府新聞處

南區漁業歷史之旅

沿著南區的海岸線,從鄉村俱樂部側起步,有一條沿海的步道,由深水灣通往淺水灣,沿途是美麗的海景,藍海白雲,日落時景色更美。深水灣、淺水灣、舂坎角有美麗的泳灘,一百七十六年前,英國人發現這一處岸邊只有被荒棄的小漁村。漁民是漂浮流動一族,在沙灘邊搭建簡單的草寮竹棚,用來曬魚乾或休息避風,有香港仔漁民稱之為「梗捕」,他憶述兒時隨父母出海捕魚,遠至擔桿島一帶,在小海島上備有曬屋,是出海時的暫時居所,歸航時則返回香港仔。

百幾年前那些被荒棄的漁村是否梗捕,今日已無從稽考,從歷史記錄卻可以肯定,這條南區海岸線上,赤柱和香港仔是主要的漁灣。

記赤柱往日點滴

讓我們先去赤柱走走吧。百多年前赤柱已經是一個繁盛的市鎮,鎮內有造繩和造船工業,市集有賣鹹魚的商店,顯然有漁業經濟活動。今日的赤柱是旅遊勝地,以前的赤柱曾經是個漁灣,根據1858年的統計,香港海域的漁船有三成停泊在赤柱。赤柱位於赤柱半島的頸部,向西南是赤柱灣,向東北是大潭灣,夏天吹西南季候風時,漁船繞過赤柱半島往大潭灣避風,冬天吹東北風時,便返回赤柱灣避風。若從紫蘿蘭山徑經孖崗山落山,可以鳥瞰兩個海灣的地理連繫。颱風侵襲時,小漁船可駛到大潭篤避風,從大潭篤水塘旁的大潭道可以俯瞰大潭篤地形,的確適合小漁船避風。

漁船停留赤柱不只是為避風,亦因香港南面水域曾經有豐富的漁藏。1938年香港大學的漁業專家報告指出,由南丫島經深水灣、淺水灣、南灣、赤柱、石澳至蒲台島,是一個漁區,每年三至四月是漁汛期,海裏盛產石斑、紅魚、鱲魚、頭鱸及牙帶。到1950至1970年代,漁民最深刻的記憶是捉白飯魚,白飯魚在夜間活動,罟仔漁船只要亮著大光燈,魚兒便游向光源,下網時必定豐收,凌晨三時捕獲的白飯魚更為鮮美。深夜時分,數百漁船同時亮著大光燈在圍魚,海面形同白晝。也有漁民憶述兒時聽過父親在石澳附近的沙灘捕魷魚,父親深懂魷魚的習性,知道每年一、二月寒冬半夜魷魚愛在淺水的石縫產卵,黑暗中父親用竹桿在水中擊起水花,魷魚聞聲受驚時會撲入父親預設的圍網之中。釣艇在黑夜中可釣到火點和細麟,日間可釣到紅衫。

香港仔風情與人情

香港仔與赤柱不同,這裏是市區漁灣。即使如此,在避風塘兩旁的海濱公園散步,觀看避風塘上船隻穿梭往來,比起繁忙鬧市上熙來攘往的汽車,這裏肯定讓人感覺舒適悠閒。香港仔避風塘是一個漁業經濟社區,它有齊全的漁業設施和鄰舍的人情味。在避風塘這個水面社區上,除了漁船,還有與漁業相關的行業。漁民喜歡成群一起出海捕魚,方便在海上互相照應,在避風塘上,一同打拼的會把船靠在一起,形成一個個小群組;我曾經坐上一位漁民的船在避風塘水面遊覽一周,原來漁船分為單拖、雙拖、釣艇、流刺網艇、燈光罟仔,各自形成小群組出海,相熟的,更將自家的女兒嫁去對方家做媳婦。載我的漁民是做收魚的,熟知每艘漁船的船主,遇到船主剛巧在船上,大家便互喊對方的小名,打個招呼,這些漁船都是向他供應鮮魚的,怪不得互相熟識,這就是漁業社區的人情味。

香港仔對岸的鴨脷洲便是漁業補給站,很早島上已有造船廠和供應漁具的商店。1950年政府將原來在西環的魚市場搬到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由魚類統營處打理,設立賣魚機制,從海上捕撈的冰鮮魚類必須經批發市場出售,故吸引不少從長洲、南面海島甚至澳門的漁民到香港仔埋岸,因而刺激了漁業相關行業發展,造船廠和鮮魚批發商更貸款讓漁民更新漁船和機器設備,加強生產力。漁船開新前要準備三寶,向水艇要食水,向冰廠要冰,向防波堤外的油艇要燃油。可見,香港仔全然是一個漁業經濟社區。

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有一條狹窄的水道,香港仔那邊有田灣山,鴨脷洲這邊有玉桂山,夾在中間的水道正好用來避風。1960年代有瑪麗、溫黛等幾個破壞力強的颱風,以致漁船損失慘重,避風塘兩邊先後建成兩條防波堤後,漁民開始放心在避風塘上設住家艇,將老人和小孩留在這大後方,方便他們上學或上岸打工,逐漸地避風塘上形成一個熱鬧的水面社區。

稱避風塘水上為水面社區,除了因為水上鄰里互相認識,也因為水上設施應有盡有,柴米油鹽、蔬菜水果、汽水餅乾、糖水零食、叉燒粉麵,全都有專門的艇家兜售。水面社區的艇類繁多,有叫做「曬家」的船,船身大、兩層高,寬敞的上層用來曬鹹魚乾和魷魚乾;也有接載住家艇居民上岸的搖櫓艇,被稱為水上的士。香港仔避風塘就是這樣一個漁業經濟社區。

1960年代末,年輕一代的赤柱漁民陸續上岸求職,目前赤柱的漁船都只是業餘性質的纖維小船。1950至1990年代,香港仔漁業卻持續興旺,健壯的漁民裝備馬力更大、設備更強的漁船,向南中國海挑戰,遠及擔桿、汕頭、台灣、雷州半島、東沙群島,甚至南沙群島。近二十年,漁民和漁船都逐漸老化,漁民賣船上岸,漁民的家由漁船遷到私人樓宇和公共房屋。在赤柱和香港仔的海旁,若細心觀察,會聽到退休的漁民互訴從前。可見,雖然漁業式微,但漁民的記憶仍在。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