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劉智鵬博士
圖片 | 文化葫蘆
屯門是香港地域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 大概在距今約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已 經有人類在屯門活動。當時的先民過著 簡單的生活,他們懂得製造陶器,又利 用石頭打造生活所需的器具。夏、商之 際,一批古越族人遷進這地域,在相當 於今日湧浪一帶的海灣沙堤上建立家 園,以木材造船用作捕魚和交通運輸的 工具,過著漁農兩棲的生活。青銅器時 代的屯門比以前更為進步,先民的活動範圍亦從西北的湧浪伸延至南面的掃管 笏。這時期的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器具製 作精美細緻,說明青銅器時代的屯門已 經是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地域。
應檟《蒼梧總督軍門志‧全廣海圖》左下方寫上「屯營」。明嘉靖年間。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在今日的廣東地域開闢南海 郡;屯門屬南海郡番禺縣管轄,並自此納入中國大 一統朝代的行政範圍。東晉末年至劉宋初年,據說 有僧人杯渡禪師自中原南遊至屯門;這故事最後演 變成傳奇,自唐宋以來一直傳誦。杯渡禪師南下的 路徑符合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向南遷移的歷史。另 外,杯渡禪師離開屯門之後繼續向南海進發,亦與 當時廣州至東南亞一段海上交通史有一定的關連。 從杯渡禪師的傳奇故事可以推想,在漢末到唐代這 幾百年之間,屯門在日益興盛的中西海上貿易活動 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並且成為名聞中外商旅的港口。
唐代是屯門歷史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從這時期 開始,屯門的歷史有了文字記錄可稽,不只是傳 說中的故事。大詩人劉禹錫(772-842)最早用 詩歌頌揚屯門的風景。他的樂府詩《踏潮歌》提 到屯門大風大浪的氣象特點,繪聲繪形!另一位 大文豪韓愈(768-824)也同樣用詩歌描寫屯門 的景物,他的《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中有「屯門 雖云高,亦映波濤沒」兩句,傳頌千古!其實劉、 韓二人未曾到過屯門,他們對屯門浪濤的深刻印 象顯然來自商旅的轉述。事實上唐代海上交通便 利,途經屯門的商旅將此地的特點宣揚到內地, 於是引起了文人雅士的興趣而加以詠唱。事實上當唐代的廣州發展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埠時,屯門的優越地理條件配合珠江的商貿活動,成 為了華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從唐代開 始,屯門的歷史發展無論在移民、商貿、軍事、文 化等方面都和海路交通息息相關。當時海上航行受 到季候風支配,中外商船往來中國貿易都須要依季 節行事。商船到廣州前必須取道屯門,然後沿珠江 北上。離開廣州之後,商船亦必須在屯門停泊,等 待季候風啟航回國。
郭棐《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上,屯門名字已清楚寫出位置。明嘉靖年間。
唐朝政府注意到屯門的特殊情況,於是派出數以千 計的士兵在屯門駐守,以保障商旅的安全。屯門亦 趁著商貿發展的機遇,自此以後成為珠江東部地域 的軍事重鎮。唐玄宗的時候,南海太守劉巨鱗曾經 調動屯門的駐軍,從海路北上浙江,討平擾亂永嘉 的海賊吳令光。可見唐代屯門的駐軍具有相當的規 模和實力,可以為當時東南沿岸的海域提供充足的保護。
1889年,清政府和英國官員勘定深港邊界,立下木牌,作為日後界碑之處。 (圖片/政府檔案處)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分裂時期,在嶺南割 據稱雄的小國南漢對沿海寄舶的番商抽取重稅,因 此在屯門設置靖海都巡,作為管理這地域的官署。 除此之外,南漢也十分重視屯門的靈氣。南漢乾和 十二年(955),當地的指揮官命人雕刻杯渡禪師 石像供奉於屯門山,以光大杯渡禪師南來駐錫的一 段法緣。南漢末代國王劉鋹更於大寶十二年(969) 敕封屯門山為瑞應山,屯門一下子成為了南漢的寶地。
青山灣下的屯門舊墟,攝於六十年代。 (圖片/鄭寶鴻)
宋代的屯門亦見證了香港歷史發展的另一個里程 碑。屯門因為水運之利,因此成為香港一帶地域與 中土交通的樞紐。當中原的氏族向南遷移到香港的 時候,屯門成為了他們踏足香港的落腳點。最早在 香港開村落戶的鄧族,就是在宋代經水路由屯門進 入新界。自此陸續有其他氏族經屯門轉往新界地域 開村墾荒,逐漸改變了香港近世的歷史面貌。南宋 亡國前夕,屯門據說一度成為南宋政府的流亡避難 所。今日龍鼓灘後山上有皇帝巖遺址,相傳是宋帝 昰(1269-1278)當日的藏身之處。
前身為青山農場(新生農場),曾是興中會的秘密基地,記載了一段重要的革命事蹟。農場中建有一座紅磚房屋,稱為紅樓。
元朝初年,屯門設置屯門巡檢司,負責相當於今 日香港全境範圍的行政和軍事管治。元末陶氏家 族由廣西遷入此地,建立泥圍、青磚圍和屯子圍, 成為屯門的望族。屯門亦漸漸由商港、軍鎮而演 變成漁農兩棲的村落。
明代的屯門商貿活動頻繁,政府將原來的軍鎮升 格為南方的重要軍事據點,並以港闊水深的屯門 海灣為海軍基地,負責珠江以東水域的巡防。明 朝末年廣東沿海屢受海盜侵擾,這個稱為「屯門 澳」的軍港對維持珠江出入航道的秩序起到極大 的作用。為了更有效保護廣東南部的海岸,廣東 政府於萬曆元年將東莞縣南部土地至海岸另闢新 安縣,縣治設於南頭。屯門與南頭近在咫尺,其 軍事地位更形重要。自此至明末,屯門一直是新 安縣的主要海軍基地,對整個香港地域的安全起 到重大的保護作用。
新市鎮發展下,青山灣曾進行大規模填海,得到的土地作為興建屋邨樓宇。圖中可見美樂花園、蝴蝶邨和三聖邨。 (圖片/鄭寶鴻)
屯門澳不但是廣東海防的重鎮,也曾經引來葡萄 牙人在此地停駐,結果惹出一場葡萄牙人與廣 東水師的中西海上大戰,影響深遠。明正德九 年(1514),葡萄牙使者阿爾.華列士(JorgeAlvarez)乘船抵達屯門,覺得這裡很適合停駐的 地方,於是就地樹立刻有葡國徽章的石柱以示佔 領,並且在這裡設立營寨,製造火槍。三年後, 葡萄牙馬六甲總督派遣船主安達拉(Fernao Perez d’Andrade)率領船隊,與使者皮利司(Thomas Pirez)號稱佛郎機貢使,經屯門入虎門至廣州, 意圖與中國正式建立商貿關係。不久廣州發生瘟 疫,安達拉及船員退返屯門。次年,馬六甲總督 再派遣安達拉之弟西眇(Simao d’Andrade)率 船隊進抵屯門接替其兄職位。西眇舉動躁急,更 於附近島嶼設刑場,抗課稅,掠奪民產,終於引 起中國官民憤恨。明朝政府恐怕葡人日久坐大, 於是在正德十六年(1521)派遣廣東巡海道副使 汪鋐親自督師出征,驅逐佔據屯門的葡萄牙人。
屯門首個公共屋邨—新發邨,因為讓路興建西鐵,於2002年連同旁邊的遊樂場被清拆。 (圖片/張順光)
戰事開始的時候葡萄牙人據險頑抗,以佛朗機火 槍轟擊明軍,並企圖佔據南頭城。汪鋐以五十艘 戰船包圍屯門,指揮明軍用輕舟裝載枯柴和乾 草,乘著風勢縱火焚燒葡萄牙的戰船;又派善於 游泳的人潛水鑿沉葡萄牙船。屯門之役持續戰鬥 了四十天,結果葡萄人傷亡慘重。最後葡萄牙人 拋棄部分船隻,乘三艘大船趁海上風暴驟起之機 狼狽潛逃。經此一役,葡萄牙轉往閩浙沿海活動, 最後入駐澳門。這場中葡屯門海戰是中國和西方 國家之間的第一場戰爭,比起 1652 年爆發的中俄 雅克薩戰役早了百多年;比起發生在 1662 年而被 西方史家稱為「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的台 灣熱蘭遮城之戰早也了大約一個半世紀,而且比 鴉片戰爭更早了超過三百年。中葡屯門海戰可以 說是中西關係史上別具意義的一章。
清朝遷界前,陶氏早已定居在屯門北部河谷一帶,至今仍是屯門區的重要氏族。適逢十年太平清醮,舉辦隆重儀式,團結宗族。
屯門經過明朝二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典型 的中國南方農業社會格局。然而,明末清初發生 在台海兩岸的戰事卻波及了遠在嶺南的屯門,從此改變了屯門的歷史面貌。清朝初年,政府為了防 止鄭成功和海盜在沿海地區發展勢力,於是執行遷 界政策,強令沿海居民向內陸移徙五十里,並剷平 一切房舍田產,以達成堅壁清野的效果。康熙三 年(1664),清廷強化反鄭成功的政策,下令 沿海居民向內陸再遷入三十里。兩次遷界對廣東 沿海打擊極大,屯門的情況一如香港其他各處地 方,不少自明代以來開村的氏族幾乎毀於一旦。
大型的傳統節慶既能凝聚鄉民,同時也吸引不少市民到來參觀。
康熙七年(1668)復界,屯門各鄉氏族紛紛遷回 故里,收拾荒園重新發展。朝廷亦鼓勵內地客家 氏族前來開荒;於是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客籍 人士紛紛南遷,最終改變了屯門鄉村的人文結構。 遷界前以陶族為主的「本地」氏族聚居於屯門北 部河谷一帶的肥沃土地,形成屯門的主要人文地 理結構。復界後客家氏族不斷遷入屯門,在西部 及南部近海地方發展。於是青山灣東西兩岸以至 屯門西部的龍鼓灘和東南部的掃管笏、大欖涌等 地都成為了客家氏族落地生根的地方。這些以前 本地氏族不甚注意的偏遠地區都因為客家氏族的 遷入而聚居了大量人口,使屯門的人文地理結構 得到大大的擴展。
因填海發展,青山灣的海岸線早已面目全非。六十年代,仍可見到圖左的容龍別墅和右方的太白海鮮舫。 (圖片/張順光)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英國趁列強瓜分中國 之機,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租借新界土地。香港政府進駐新界後將屯門和附 近的龍鼓灘、大欖涌一起併入元朗約,稱為屯門 分約。
屯門市中心,近年開始經歷重建和陸續有新樓宇的落成。
第二次大戰後,新界行政區分為荃灣、元朗、新 田、上水、沙頭角、大埔、沙田、西貢等八區; 屯門屬元朗區管轄。1974 年起新界民政署下設元 朗、屯門、大埔、沙田、荃灣、西貢、離島七個 理民府,屯門從此脫離元朗獨立成區。
新市鎮發展多年後,屯門社區沿着屯門河兩旁發展,已具規模。
20 世紀 70 年代初,香港政府發展「新市鎮計 劃」,屯門與荃灣、沙田被選為首先推行這計劃 的地區。屯門自此大規模移山填海,徹底改變了 農村漁港的舊貌。隨著新型公共屋邨拔地而起, 屯門迅速轉變為現代化的新市鎮,吸引數以萬計 市民從市區遷入定居。屯門的人口因而從 1961 年不足二萬躍增至 1980 年代初期的十萬之眾。 今日屯門的人口已經接近五十萬,是香港人口最 多的地區之一。
1988年啟用的輕鐵,貫通屯門和元朗兩個新市鎮,為居民帶來利便的交通。除了地面行駛外,其中不少架空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