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利園山的前世今生

銅鑼灣利園山一帶,今天早已發展成一個集商業高消費的地區,吸引不少遊客到來購物。

銅鑼灣利園山一帶,今天早已發展成一個集商業高消費的地區,吸引不少遊客到來購物。

1868年,位於東角的渣甸花園,佔地龐大。

1868年,位於東角的渣甸花園,佔地龐大。

1868年的渣甸花園的大門入口,頗見氣派。

1868年的渣甸花園的大門入口,頗見氣派。

二十年代,利希慎開闢了利園遊樂場,內有歌臺、遊藝場、劇場和酒樓,盛極一時。

二十年代,利希慎開闢了利園遊樂場,內有歌臺、遊藝場、劇場和酒樓,盛極一時。

1925年落成的利舞臺,是一所戲院,也經常上演傳統粵劇,是早年銅鑼灣的地標,於1991年拆卸。

1925年落成的利舞臺,是一所戲院,也經常上演傳統粵劇,是早年銅鑼灣的地標,於1991年拆卸。

今日的利舞臺已變成新穎的利舞臺廣場,週邊也改變甚大。

今日的利舞臺已變成新穎的利舞臺廣場,週邊也改變甚大。

車水馬龍的銅鑼灣鬧市中心,一片繁榮璀燦的景象,相信是灣仔之中最熱鬧的地方。

車水馬龍的銅鑼灣鬧市中心,一片繁榮璀燦的景象,相信是灣仔之中最熱鬧的地方。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文化葫蘆、香港政府檔案處

利園山的前世今生

身處銅鑼灣鬧區時,有沒有發覺由利園山道或啟超道南行,地勢是向上傾斜的呢﹖該處原有一座山丘,名叫「鵝頭山」,後稱「渣甸山」。山上曾有兩座西式大屋,是英資渣甸(怡和)洋行大班早期的居所。1923年,渣甸將山丘售予華商利希慎。戰後山丘夷平,但仍然遺留少許山勢。

渣甸洋行經營業務廣泛,1878年在東角開設糖廠,1898年又在附近設立香港棉紡織染公司。糖廠其後結束,綿織廠遷往上海,其廠址售予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

今天銅鑼灣許多街道仍保留渣甸或渣甸大班之名,包括怡和街、渣甸街、渣甸坊、勿地臣街、敬誠街、伊榮街、波斯富街、百德新街。以渣甸廠房為名的則有糖街和棉花路。最特別的是景隆街,取自怡和午炮。從這些街道所在範圍,足見渣甸洋行勢力之大。

這座山丘展現了香港一頁商業史。1841年開埠不久,渣甸洋行在首次賣地中買下東角(今銅鑼灣)和鵝頭山,建立倉庫與碼頭,又在山丘上興建花園洋房,人稱大班屋和二班屋。

渣甸山變利園山

1922年香港發生海員大罷工,對航運業造成很大影響。翌年渣甸洋行將渣甸山土地售予利希慎置業有限公司,作價三百八十五萬元。這項交易在當時頗為轟動,標誌著華商實力的提升,亦為利氏家族打響名堂。

其時政府正展開灣仔填海計劃,將海岸線由今天的莊士敦道北移至告士打道。利希慎購買渣甸山,原本打算開鑿山石售予政府填海,但最後未能達成共識。利希慎於是在渣甸山開闢利園遊樂場,改名「利園山」。

利希慎知道母親喜歡粵劇,為方便她欣賞,1925年請法國工程師在利園山腳興建富麗堂皇的利舞臺,宛如歐洲的歌劇院。觀眾席分三層,設有一千二百六十一個座位。天花的穹窿繪了九條金龍,前台兩旁懸掛一副對聯:「利擅東南萬國衣冠臨勝地,舞徵韶頀滿臺簫管奏鈞天」,另外還設有全港第一個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舞台。

利舞臺在1939年加設電影放映設備,成為一間放映西片的戲院,但不時有粵劇、演唱會和舞台劇的演出,更有一段時間作為香港小姐選美場地。但到了1991年,因電影業衰落,加上地價高昂,利舞臺終於告別觀眾,拆卸後建成商業大廈。

利園遊樂場

離銅鑼灣不遠的跑馬地,曾設有愉園和樟園等遊樂場,但1918年發生馬棚大火後,遊人不願前往該區玩樂,生意大受影響,結果在1922年雙雙結業。

利希慎看準這個時機,開闢利園遊樂場。當年的遊樂場只是一處遍植花木、擺放雕塑的園林,有歌臺、遊藝場、電影院、劇場和酒樓,亦有風槍打靶、飛鏢投擲、棋壇和猜謎等玩意,與今天的遊樂場不可同日而語。

在利園遊樂場落成之前,利希慎曾借出二班屋給一間詩社使用。該詩社由莫鶴鳴和蔡哲夫等人組成,初名「愚公簃」,1924年與其他詩社合併,組成「北山堂」,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的文學會社,但只維持了一年便告解散。

正當利希慎的事業如日方中之際,1928年他在中環街頭被人開槍射殺,兇手逃去無蹤。利希慎元配黃蘭芳成為家族中的大家長,她急召年僅二十三歲、在英國牛津大學讀書的利銘澤回港,接管父親業務。

香港嶺英中學

利園遊樂場於1930年代結業,先後租給不同機構使用,包括香港佛學會、華南影片公司等。較為人熟悉的是香港嶺英中學,創辦人洪高煌博士先後畢業於廣州培英中學、廣州嶺南大學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曾任培英中學校長,1938年在利園山創辦嶺英中學,其名取自「嶺南」和「培英」。

該校注重基督精神,採用國語教學,附設小學和幼稚園。校董有許地山、鍾榮光等,老師包括饒宗頤和馬鑑,都是具有很高學術水平的學者,入讀學生包括前中文大學校長馬臨和名伶白雪仙等。

戰後利氏家族開發利園山,該校改在恩平道購地建校,1952年落成。這段時期入讀的學生有演員陳寶珠、李菁、黎宣,及作家阿濃等。隨著洪高煌年歲漸長,無人接手,終在1970年閉校。

開發利園山

1952年利銘澤看好地產發展,夷平利園山興建商住樓宇,所得泥石用作填平銅鑼灣避風塘。山上開闢多條街道,包括利園山道、希慎道和蘭芳道。利氏家族第一代來港創業的是新會人利良奕(利希慎父親),新會、新寧(今台山)、開平和恩平合稱「四邑」,因此山上有四條以四邑為名的街道,另有兩條街道紀念新會鄉賢梁啟超和陳白沙。

利園山此時冒出高層樓房,有新寧招待所、使館大廈和崇明大廈。霍英東的立信置業從利氏家族購入山邊地皮興建蟾宮大廈,樓高十七層,是當時全港最高的大廈。

1967年利氏家族在山上興建一座六層高的酒店,名為「利園」。1971年加高至二十二層,部分樓層租給政府作為辦公室。利園對面有嘉蘭大廈(嶺英中學舊址),北面一幅空置多時的土地在1981年建了興利中心。戰後的建築物有許多已拆卸重建,現今只有啟超道、白沙道和蘭芳道之間一批六層高樓宇,可讓人追憶利園山1950年代的面貌。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