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延續馬鞍山礦場傳奇

經過復修後的基督教信義會禮拜堂,是礦山歷史的重要部分之一。

經過復修後的基督教信義會禮拜堂,是礦山歷史的重要部分之一。

樊文韜(右)與陳子恒(Ric),數年來努力不懈聯繫舊生、村民,找尋礦場歷史足跡。

樊文韜(右)與陳子恒(Ric),數年來努力不懈聯繫舊生、村民,找尋礦場歷史足跡。

樊文韜在廢置的礦洞前講述礦工辛酸故事,今天為導賞團必到之處。

樊文韜在廢置的礦洞前講述礦工辛酸故事,今天為導賞團必到之處。

昔日礦工在午飯時聚在一起,稍作片刻休息。(圖片/ 香港文化博物館)

昔日礦工在午飯時聚在一起,稍作片刻休息。(圖片/ 香港文化博物館)

礦場工作非常艱苦,更要面對不少潛伏的危險。(圖片/ 香港文化博物館)

礦場工作非常艱苦,更要面對不少潛伏的危險。(圖片/ 香港文化博物館)

禮拜堂是早年礦工或家屬祟拜之處,今天是團拜 和 活動場所。

禮拜堂是早年礦工或家屬祟拜之處,今天是團拜 和 活動場所。

位於山上的馬鞍山村環境清幽,但大部分村民經已搬離。

位於山上的馬鞍山村環境清幽,但大部分村民經已搬離。

層層的礦山,沙塵滾滾,今天馬鞍山礦場早已成為歷史。

層層的礦山,沙塵滾滾,今天馬鞍山礦場早已成為歷史。

老礦工波叔仍然老當益壯,將礦山歲月娓娓道來。

老礦工波叔仍然老當益壯,將礦山歲月娓娓道來。

文字 | 王佩兒
圖片 | 文化葫蘆

馬鞍山耕地稀少,水源不足,農業不興,但卻蘊藏了豐富的鐵礦和鎢礦資源。早於三十年代已有人在馬鞍山開礦的足跡。五、六十年代是礦業的高峰期,礦工和家屬人數多達萬人,致山上形成一個獨特的小社區。1976年,負責經營的「大公洋行」結束礦務,政府亦開始計劃發展馬鞍山,為沙田新市鎮的擴建部分,大部分山上居民也相繼遷離,時至今日,山上仍有一些老礦工和家屬居住在簡陋的平房,相對昔日的惡劣居住環境,已大有改善。

恩光堂─男子組

恩光堂的歷史及馬鞍山礦場的故事可以再次流傳後世,其中有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這對男子組。當中的兩位功臣樊文韜及陳子恒(Ric)三年來不斷往返2003年前後因山泥傾瀉嚴重損毀的恩光堂,聯繫舊生村民,重新整理歷史資料,設計導賞路線及探索活動項目,由機構自資基本翻新,令教堂得以活化,為期兩個階段,首階段已在2015年3月正式以「鞍山探索館」命名,揭開馬鞍山礦場礦村埋藏已久的故事。

馬鞍山是全港唯一出產高純度磁鐵礦的礦場,高峰期出產可達17萬噸,韜說:「純度最高的礦石表面可見結晶體,還可用磁石分別礦石。」今天走進礦場遺址,鐵礦石混雜在一般沙石之中,部分還藏在河澗溪流。礦洞以海拔高度取名,最高海拔為280米礦洞,至今以240米與110米礦洞保存最完整,兩個洞口相連,從240米礦洞口深入100米,連接斜坑及直坑,礦工將礦石運輸至較低高度的洞口,透過多條礦坑輸送礦石至選礦廠揀選,再將鐵礦砂運上從日本來的運砂船。Ric細心解說礦場的地區分布及基本運作過程,估計現時山內尚有四百萬噸鐵礦,但相比世界各地的鐵礦,算是蚊型礦場,「從前礦洞爆破完畢,工人會帶一籠石燕入洞測試空氣質素,後來引入日本技術,改用探測儀器。」礦洞外牆和選礦廠已分別被評為二級和三級歷史建築,由於礦坑錯綜複雜,大家不宜亂闖。
據稱礦場於1949年由台山人開的大公洋行接手,以外判方式找運輸、船務及技術公司,礦場的開採技術,則交由來自日本的日鐵礦業株式會社(後稱新日鐵),而礦石則運往日本九州的八幡製鐵所加工製鋼,公司是日本具名氣的國營鐵礦公司,總公司現址在日本九州福崗縣。韜及Ric亦聯繫了日本傳媒,搜集更多日鐵礦當年在馬鞍山的足跡,同時亦遠赴國內及台灣考察,到當地的礦場展館取經,尋找更多與馬鞍山礦場相關的人與事。

馬鞍山礦場遺址有跡可尋,但最有價值的,還是背後的人物故事,「四、五年前跟廣叔在馬鞍山村學習耕種,2013年因為工作再來到馬鞍山村,才知道廣叔是礦場第一個出生的小朋友。」韜認為自己與恩光堂命中早有注定,使命感早在農耕經驗裏萌芽,舊生的一句「沒有本土根,那有家國情」,成為韜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礦場1950年開業,五湖四海的難民來到礦場打工,整個馬鞍山便住了超過一萬人,山上當時有天主教及基督教兩個社福團體駐紮,1950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在山上成立教會,為居民提供物資救濟,1952年興建首間座堂式禮拜堂,並以教堂作為教室,開辦信義小學及幼稚園,為礦工子女提供教育,60年代改名為恩光堂,而小學及幼稚園隨礦場76年結業而停辦。探索館現透過工業、礦村、宗教遺產及自然價值四個元素,讓人了解馬鞍山歷史,承傳鞍山精神,活化後更吸引舊生們重回舊地話當年,還有音樂老師裘渝珠,「裘老師憶述當年信義小學只有四間課室,一間課室同時教兩級學生,最頭痛是上音樂堂沒有鋼琴。」當年的嚴峻生活環境,造就幾十年後的師生情誼。

兩隻開荒牛,初次踏足閉門十多年的恩光堂,雜草叢生,花了很長時間除草翻新,2014年5月首次在堂內舉辦舊生盆菜宴,預期只有二十人出席的盆菜宴,最後有超過六十人,「舊生們雖然各散東西,但情誼好深厚,知道恩光堂重開便一同回來敍舊,那一次的經驗好感動。」舊生之中,包括Ric的一位教會姊妹懿婷,她的婆婆何高妹曾經在堂內事奉,恩光堂重新開幕當天,年近百歲的婆婆也來到山上,與女兒春蓮、孫女懿婷三代重新敲響恩光堂的堂鐘,透過鐘聲將鞍山的人情味延續下去。

鞍山礦史─波叔睇場

老當益壯的波叔是馬鞍山村老人會主理人,為仍然在世的礦工謀福祉,「當年大部分礦工來自五湖四海,礦場結業時還有很多單身寡佬,當時的神父便成立老人會照顧這一班老礦工,今天山上只剩幾位是上一代的老礦工。」普遍上一代礦工已有九十歲,波叔近幾年甚至連殯儀也要幫忙打點。

六歲時的波叔跟隨媽媽從潮州來到馬鞍山村,爸爸是礦場的炮手,負責打風炮。礦工的孩子多數就讀山上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兩所學校,波叔是天主教會學校的門生,當時學生都稱呼修女們作「麻咩」,即「媽咪」。馬鞍山村地點偏遠,老師、修女們如同今天義工去國內落後山區義教,師生關係如同親人 。

波叔十八歲正式在礦場工作,負責機械組,主要修理礦場內的大型機器如油壓機、巨型風機,「當時都是學師制,師傅主要來自廣州的軍械廠,朝八晚五,加班有OT錢㗎!」六十年代波叔榮升師傅,人工一日有九元,月薪二百七十元,以當時一毫子一個菠蘿包的價錢來計,算是一份優差。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