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茶果嶺天后宮

茶果嶺天后宮使用舊廟的花崗石重建

茶果嶺天后宮使用舊廟的花崗石重建

天后宮門楣上的壁畫展示早年出海遇上風浪的情景

天后宮門楣上的壁畫展示早年出海遇上風浪的情景

正殿供奉天后,左右有華光祖師和金花娘娘等神明。

正殿供奉天后,左右有華光祖師和金花娘娘等神明。

廟內懸掛了戊子年(1948)的「嶺海英風」牌匾

廟內懸掛了戊子年(1948)的「嶺海英風」牌匾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黃偉傑
地址 | 觀塘道2號
建成年份 | 1948
評級 | 三級歷史建築
刊於2020年

鯉魚門、茶果嶺、茜草灣和牛頭角曾有石礦場,合稱「四山」,道光年間石商合力在茜草灣建立天后宮。戰後政府徵用該地興建油庫,天后宮遷至茶果嶺,1948年重建完成。今天茜草灣油庫已變成大型屋苑麗港城,但茶果嶺天后宮依然屹立,見證觀塘的變遷及打石業的興衰。

天后宮遷建時,居民保留原有石材,以傳統方式築砌,維持兩進三開間設計,是香港最大的石砌廟宇。兩側門廊可見「四山公所」和「義學」的舊石額,顯示該廟曾作議事和辦學之用。廟宇對出空地有兩塊天然巨石,當地居民稱為「風水卵石」,據說不孕夫婦摸拜此石可以得子。

1952年港府在天后宮旁興建四山公立學校,代替義學,但運作至1993年因收生不足而停辦,現今校舍改作其他用途。茶果嶺村也因居民陸續遷出而變得冷清,廟宇香火不及從前,只有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才見熱鬧。

返回



其他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