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九龍城地區早期的歷史

約1868年的九龍城,遠方可見1847年建成的城寨,其城牆一直伸延至白鶴山。(圖片 / 高添強)

約1868年的九龍城,遠方可見1847年建成的城寨,其城牆一直伸延至白鶴山。(圖片 / 高添強)

十九世紀末城寨內近南門的城門。(圖片 / 高添強)

十九世紀末城寨內近南門的城門。(圖片 / 高添強)

民國初年,城寨內原來的衙門已成為教會會堂和濟貧院。(圖片 / 高添強)

民國初年,城寨內原來的衙門已成為教會會堂和濟貧院。(圖片 / 高添強)

約1930年從宋皇台所在的小丘俯瞰新建的民居,照片前方的樓宇其後於日治時期遭日人拆毀以擴建啟德機場。(圖片 / 高添強)

約1930年從宋皇台所在的小丘俯瞰新建的民居,照片前方的樓宇其後於日治時期遭日人拆毀以擴建啟德機場。(圖片 / 高添強)

二十世紀初的蒲崗村,該村及背後的小丘於日治時期遭日人拆毀以擴建啟德機場。1960年代建成的啟德遊樂場便是座落在小丘的部分原址上。(圖片 / 高添強)

二十世紀初的蒲崗村,該村及背後的小丘於日治時期遭日人拆毀以擴建啟德機場。1960年代建成的啟德遊樂場便是座落在小丘的部分原址上。(圖片 / 高添強)

九龍街是早年九龍城最重要的商業街道,商店林立,不只吸引附近的人前來,甚至是遠至西貢、沙田鄉民都會到來趁墟。(圖片 /政府檔案處)

九龍街是早年九龍城最重要的商業街道,商店林立,不只吸引附近的人前來,甚至是遠至西貢、沙田鄉民都會到來趁墟。(圖片 /政府檔案處)

圖中央為當年新建的宋皇臺公園。現今一帶大興土木,為興建中的沙中線地盤。攝於1960年代。(圖片 /政府檔案處)

圖中央為當年新建的宋皇臺公園。現今一帶大興土木,為興建中的沙中線地盤。攝於1960年代。(圖片 /政府檔案處)

早年的侯王廟需經林蔭廟道才能到達,是九龍中香火鼎盛的廟宇,自從戰後赤松黃大仙祠的興起,今天頗見冷清。

早年的侯王廟需經林蔭廟道才能到達,是九龍中香火鼎盛的廟宇,自從戰後赤松黃大仙祠的興起,今天頗見冷清。

侯王廟內供奉的侯王,至今也未能確定是誰,普遍認為是宋朝名臣楊亮節。

侯王廟內供奉的侯王,至今也未能確定是誰,普遍認為是宋朝名臣楊亮節。

1932年從高空下望啟德濱,右下方為皇家空軍基地。啟德濱亦於日治時期遭拆毀以擴建啟德機場。(圖片 / 高添強)

1932年從高空下望啟德濱,右下方為皇家空軍基地。啟德濱亦於日治時期遭拆毀以擴建啟德機場。(圖片 / 高添強)

文字 | 高添強
翻譯 | 鄭瑞華
刊於2015年

有關九龍城一帶的早期歷史,都與鹽場有關。根據近代的學者研究,早自漢代及南越時期(約公元前200年),現今九龍灣等沿海一帶,已置有鹽田。到了三國時代 ,番禺設置司鹽校尉,督管包括今天香港地區的官鹽產銷。

宋初,朝廷再於九龍灣西北設海南鹽場。及至南宋初年,朝廷在九龍東部設官富鹽場,派鹽官專司管理。「官富場」這個泛指今天九龍城地區的古名,便從那時開始沿用下來。當時官富場是甚為發達的閩粵交通要地,一些族群如蒲崗和竹園的林氏,亦於此時於九龍城地區安家落戶。林氏原籍福建,世代從事運輸業,宋朝期間舉家遷至。一個世世代代以運輸業為生的家族,選擇了在九龍城地區開村立業,清楚說明當時該地一帶海上交通發達。此外,大廟灣的南宋石刻,多次提及三山(福州的舊稱),也顯示當時官富場和福建交通頻繁。

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侵。景炎二年(1277),年僅十歲的帝昰進駐官富場,建立海上皇朝。六個月後行朝西移崖山,不久元軍繼續進擊,宋朝正式敗亡。這是香港史上唯一一次在位帝王君臨香港,並留下了宋王台、晉國公主墓塚、二王殿村等史跡。

元代,朝廷設官富巡檢司,明清時仍有這個建置。巡檢是負責維持治安的官職,官位是從九品,有權在巡檢司衙署初審疑犯,卻不可以正式定罪,司法程序都要由州縣長官親自主持。官富巡檢司署原位於官富寨,不過自康熙十年(1671)起的一段時期,香港境內並沒有巡檢駐守。

嘉慶年間,為了對抗海盜的威脅,兩廣總督百齡與提督錢夢虎把設在佛堂門的炮台移至九龍城(時稱九龍寨)。炮台於嘉慶十六年 (1811)建成,作為海防據點,九龍炮台位於九龍灣旁的海濱處(約今天沙埔道近太子道交界),以監視海面出入的船舶。

九龍炮台建成後,海盜威脅已漸漸消除,然而一個比海盜大上千百倍的禍害,卻遽然而至。道光十九年(1839),鴉片戰爭爆發,九龍炮台成為這場戰爭中一場前哨戰的主角。是年七月廿七日(陰曆),英軍因索食不遂,向九龍寨攻擊。大鵬營參將賴恩爵在得到九龍炮台的炮火支援下,回擊英船,英船後退至尖沙嘴,九龍炮台自此得以載入史冊。

鴉片戰爭後,港島割讓,九龍的地位因而日益重要,為加強九龍地區的防衛,清廷於原九龍寨北面增建城牆。道光二十七年 (1847),擴建工程完成,自此,九龍寨城由大鵬協水師副將駐守。官富巡檢則於道光二十三年 (1843) 改為九龍巡檢,衙署亦遷回於九龍寨內。1898年,「新界」(包括九龍城地區) 租借與英人,九龍巡檢司自此被裁撤。

清政府派駐寨城的官員,除與港府保持聯絡外,也派遣人員長駐港島,打聽港府的內情。當時因海盜肆虐頻仍,維持附近海域的治安及確保航運安全,成為九龍寨城最重要的功能。

十九世紀中葉,太平天國事起,期間廣東亦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三合會(或稱天地會)叛亂,事件不久亦波及香港。咸豐四年 (1854),羅亞添率領的惠州三合會得本地三合會襄助,進佔九龍寨城。後清軍在居港的外籍僱傭兵協助下才收復寨城。

1856年,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其後因發生鄉勇往九龍進行抗英活動,港督寶靈遂派軍渡海襲擊九龍寨城,並一度劫持大鵬協副將張玉堂到了香港,事件在香港轟動一時。

十九世紀中後期,九龍城及其周邊已建立不少村落, 包括九龍半島歷史最悠久的衙前圍。該村原由吳、李、陳三姓共同開發,歷史大概可追溯至十三世紀至十四世紀中葉。自明嘉靖年間起,廣東沿海地區受到盜寇的侵襲,為求自保,衙前圍漸漸發展成圍村。及後清人入關,實行海禁,強迫沿海居民內遷。復界後,地區的經濟已大不如前, 田地嚴重荒廢,政府遂鼓勵鄰縣的鄉民遷往沿海地區開村落戶,九龍城地區出現一股重新開發的熱潮,多條村落相繼建成,包括衙前塱、沙地園、隔坑、石鼓壟、打鼓嶺、沙埔、馬頭涌、馬頭角等。這些村落中,今天除衙前圍外,其他都已成歷史陳跡。

鴉片戰爭以前,九龍半島在經濟上已有一定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商業地區,無疑就是位於九龍寨城外的九龍街。

九龍街原是指一系列從白鶴山山腳近東頭村處一直伸展至九龍灣海濱的民房和商戶,不過範圍並不包括九龍寨城。有關九龍街早期的開發歷史已不可考。自十八世紀中後期開始,九龍街這個名字開始散見於一些九龍原居民的族譜中。從九龍灣早年的海上交通情況及其他沿岸地區市集的發展歷史來看,估計九龍街至少早自明代已經成形,其雛型或甚至早自南宋時期已經出現。這是由於往來粵閩的船舶在經過香港地區時,與風高浪急的港島南部相比,大都會選擇通過九龍灣再出外洋這條遠較平穩的航線。自然環境優越的九龍灣因而漸漸發展為市集,而九龍城後方的平原亦為市集提供有利的條件。

十八世紀後期,九龍街已是店舖雲集、發展成熟的商業地區。其中一個重要的證明為道光二年 (1822) 九龍城侯王廟的重修碑記,捐助者除個人外,還有超過一百個商號名稱。這些店舖,大都位於廟宇附近,說明當時九龍城一帶已相當興旺。除一般的商舖外,九龍街還設有有賭館,賭商甚至開辦往來港島至九龍城的汽船服務,他們的規模可見一斑。

九龍街的興旺亦反映在對外的海上交通上。早自十九世紀初,已有往來九龍城的街渡服務,最直接的證明是在上述的侯王廟重修碑記中,捐助者包括多個街渡承辦商。到了光緒元年 (1875),著名的龍津石橋建成,成為第一代的九龍城碼頭。自此,較大型的船隻亦可以停泊九龍城。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碼頭,最後於1928年給港府拆掉。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