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沙田

沙田歷史

文字 | 梁炳華博士
圖片 | 文化葫蘆

沙田區位於九龍市區以北,大埔區以南,包括大圍、沙田、火炭、馬料水、城門東及馬鞍山等地。昔日是一塊荊棘遍野的荒蕪園地,故被稱為「棘園」。早期區內的村落主要建於沙田海(今城門河)的兩岸,由於昔日城門河上游的河水非常清澈,因而有「瀝源」之稱 (又稱「瀝源堡」或「瀝源洞」)。

名字由來

「瀝源」位處海濱,潮退時會露出一片沙灘;形成有人耕作的田地 (應是鹹水田, 沙田也許因此而得名)。由於三面環山,有大大小小的山峰環抱,因此又有「沙田谷」之稱。鄰近的村落也有以「沙田」命名的 , 如「沙田圍」、「沙田頭」兩村。

1898年,中國被迫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租予英國九十九年。英國便派人勘察及接收新界。有關人員在「沙田圍」向村民查問名稱,村民報稱為「沙田」,英軍遂以「沙田」取代「瀝源」的名稱。

歷史概況

沙田於明朝 (1368-1644年) 已有人聚居。較早來到的稱為本地人,於明朝從內地遷入,佔有豐富水源及在肥沃土地上建村,如積存圍 (大圍)、小瀝源、田心圍等村;較後期多於清朝時期遷入的為客家人,只能於山邊、山腰,甚至山頂建村。

沙田有所謂九約之稱。約是鄉約,沙田有四、五十條村落,而村落與村落之間成立防衛聯盟。鄉村之間不時為爭奪水源、土地而出現衝突,甚至械鬥。故此鄰近的鄉村之間便組成不同的約(如火炭約、田心約、大圍約等),鄉約之間會組成聯防,村民亦會締結婚盟,並各有自己的守護神和祭祀活動。這些鄉約每隔十年便會舉行醮期,祈求平安,促進團結合作。

經濟作業

居民主要務農,以種植稻米為主,亦有種植蔬菜及其他農產品,多為自用,只有少部分剩餘可供出售;也飼養少量禽畜。農閒時上山斬柴割草,晾乾後挑到市區出售。沙田位處海邊,不少村民在海上打魚捕蝦,岸邊摸蜆、挖蠔及撈帶子等。

亦有村民從事香料的生產和貿易。明清之際,東莞一帶遍植香木,香木樹根所榨得的汁液能作香料,名為莞香。「瀝源」一帶亦以盛產香木著稱,香港水路交通便利,香木會先集中運至尖沙咀(又名「香埗頭」,是昔日運送香料的碼頭),再用船運至港島黃竹坑的石排灣,然後從水路運往內地。

沙田古往今來都是香港通往內地的重要孔道。十七世紀的遷界復界、二十世紀初的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日佔時期的歸鄉政策等,沙田都是港人往返內地的必經之道。而昔日九龍的鹽產也有藉著沙田坳道的古道運返內地銷售的。海路方面,圓洲角原是內地船隻到九龍地區時碇泊的所在地。

飽歷滄桑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為了嚴防沿海居民對台灣鄭成功進行接濟,實行遷界,限定沿海五省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瀝源」頓成荒域,成為賊寇藏身之所。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容許鄉民返回原地生活,「瀝源」至康熙廿三年 (1684年)才進行復界,比其他地區較遲恢復。很多村民已定居他處。朝廷為恢復經濟,積極鼓勵外地人士入遷墾荒,其中以江西、福建、惠州、潮州、嘉應等地遷入的客家人最多。

日軍侵略香港初期,不少居民逃亡,部分村民奮起與日軍對抗,也有些逃往道風山上暫避。由於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是挪威的教會,與軸心國不屬交戰國,故沒有受到日軍的滋擾。日軍懷疑沙田居民包庇游擊隊,故在部分村落採取「三光政策」:「殺光、燒光及搶光」;不少人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沙田的墟市建於1956年,其時澳籍華僑劉瑞於沙田火車站旁一片鹹水田上建立「沙田新市」,面積達十五萬平方呎,有臨時房屋一百二十五間。各種商鋪相繼出現。惟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整個沙田墟市幾成廢墟,大量漁船沉沒,死者逾百人。沙田新市雖得以重建,惟政府欲加大沙田的發展力度,將土地批予新鴻基建築公司,故沙田新市於1979年全面清拆,改建成今日頗具規模的大型商場:「新城市廣場」,有利沙田的急速發展。

位於沙田東北的馬鞍山,因山頂上的弧線形如馬鞍,因而得名。山上有一條古村, 名馬鞍山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戰後因交通不便,人去樓空。馬鞍山以盛產鐵礦著名,戰後,台山人開辦的大公洋行進行開採,經營困難,遂引進日本鐵礦業株式會社的資金,並改以先進的地下開採機械生產。全盛時有多達五千名礦工。當時香港人浮於事,經濟困難,很多由國內逃難至港的國民黨軍人及難民都到山上當礦工,以換取生計。當時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及天主教聖若瑟堂在山上向礦工傳揚福音,並提供福利救濟。至1976年,大公洋行結業。1979年起,政府將馬鞍山一帶發展為另一個新市鎮。近年並有鐵路連接。

 

從七十年代開始,沙田市中心海岸兩旁,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中間留有一條長約七公里、二百米闊的人工河道,稱為城門河。今天兩岸已是住宅康樂設施林立的中心地帶,昔日的農田已不復見。(圖片/ 政府新聞處 )

舊貌新顏

二戰結束後的二、三十年間,沙田仍只是純樸的鄉村,也是不少學校前往旅行的郊外。1963年中文大學在馬料水建成,1970年代中,沙田逐漸發展為衛星城市。不少大型公共屋邨建成,如瀝源邨、禾輋邨、沙角邨、乙明邨等。也有不少大型私人屋苑,如沙田第一城、富豪花園、銀禧花園、駿景園等落成,還有馬場、酒店、大會堂、圖書館、博物館等設施,四十年間沙田成為現代化的新市鎮。(註:近年本人把沙田的發展歷程和古今變化寫成一組《城門河隨想曲》,內有一首「白欖」和名為〈城〉、〈門〉、〈河〉的三首歌詞, 充份反映沙田的滄桑變化。)

今天沙田區仍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最多的地方,設施完善,成為其後新市鎮發展的借鑑。

隨著中國的開放改革和香港回歸,沙田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交通發展一日千里。除了1910年開闢的大埔公路和九廣鐵路外,現時通往市區的有吐露港公路、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和幾年後將會通車的沙中線新鐵路線等。沙田可說是接通新界和香港九龍市區的樞紐,未來的地位更形重要。

萬家燈火的沙田,更顯出城市發展規劃過程中,以人為本的信念更為重要。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