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油尖旺

油尖旺區簡史

文字 | 沈思
圖片 | 文化葫蘆、沈思、政府新聞處

油尖旺區是油蔴地、尖沙咀和旺角的簡稱,位於九龍半島南部,總面積約七平方公里,大半土地都是近二、三十年填海得來,也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在2016 年的中期人口統計有三十四萬二千九百七十人。

油尖旺區原是荒蕪的山丘,1819 年編的嘉慶《新安縣志》只有「尖沙頭」和「芒角村」兩村落。1860 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割讓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司土地,油尖旺區才開始發展起來,尖沙咀初期是軍事區,油蔴地為商住區,旺角則在二十世紀初期才興旺。 

油尖旺區共有八處建築物被列為法定古蹟:

  • 尖沙咀大包米訊號塔
  • 尖沙咀前九廣鐵路鐘樓
  • 尖沙咀前九龍英童學校
  • 尖沙咀前水警總部
  • 尖沙咀香港天文台
  • 油蔴地天后古廟及其鄰接建築物
  • 油蔴地佐敦道九龍佑寧堂
  • 油蔴地窩打老道東華三院文物館

二十世紀初的彌敦道是九龍半島最早開闢的主要幹道,兩旁種滿樹木,最早曾名為羅便臣道。

尖沙咀

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南端,得名源自這裏南端原有一個尖長的沙灘。在十六世紀所編《粵大記》,已有「尖沙嘴」的記錄。1819 年編的嘉慶《新安縣志》也有「尖沙頭」村,1863 年的地圖還載有尖沙尾和官涌村。

軍事重地

清朝中葉,外國鴉片貿易的躉船常泊在尖沙咀海面。1839 年7 月7 日,英國水手在尖沙咀與鄉民衝突,毆斃村民林維喜,林則徐下令禁止與英國的一切貿易,引發了稍後的官涌及九龍之戰,掀起了鴉片戰爭的序幕。

林則徐為了加強軍事防禦,給道光皇帝上奏了:「尖沙咀一帶,四面環山,藏風聚氣,波恬浪靜,水勢寬深,是粵省海道東赴惠潮、北往閩浙均不能不由該處經過」。在道光二十年(1840 年)於尖沙咀和官涌兩處各建炮台:一名「懲膺」,一名「臨衝」,配置鐵砲五十六座。但這兩座炮台在1841 年3 月23 日英軍佔領後被炸毀。

英國在「北京條約」獲得九龍半島土地後,英國軍部初期在這區用於軍防,於高處築有多座炮台。稍後九龍半島開始規劃,尖沙咀得以發展。1884年建成水警總部和天文台、1886 年九龍倉和碼頭啟用,1898 年天星小輪營運,1910 年九廣鐵路通車,當稍後落成的火車總站使用後,尖沙咀成為香港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

宗教發展

尖沙咀開發初期,駐軍多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度士兵,他們在1896 年設立九龍清真寺。當洋人社區發展後,也建成供外籍人士使用的天主教玫瑰堂(1905 年)、基督教的聖安德烈堂(1904 年至1906 年)和佐敦道的九龍佑寧堂(1931 年)。相對來說,除海防道的褔德古廟外,本區並沒有華人的傳統廟宇。

旅遊與文化中心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香港政府大力推廣香港旅遊,其中的郵輪旅遊往往結合九廣鐵路,讓遊客同遊中國廣東一帶的風景區。

1963 年,九龍倉獲港府批准改建,在1966 年建成集郵輪碼頭和空調商場的海運大廈,令尖沙咀更為繁盛。1971 年藍煙囪貨倉碼頭拆建為新世界中心,當尖沙咀火車總站在1978 年拆卸後,尖東的填海工程完成後,1980 年代開始啟用的太空館、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香港科學館、香港歷史博物館,令尖沙咀成為香港重要的文化、教育和康樂中心。

西九文化區

1989 年香港政府進行玫瑰園計劃的十大核心工程中,西九龍填海區部分規劃為「西九文化區」,建成一處集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娛樂場所,這些設施正陸續落成。

在文化區旁的香港西九龍高鐵站,2018年通車後,使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四縱四橫」高速客運專線接軌,本區成為香港交通的另一重要樞紐。

至今尖沙咀仍有一批當年遺存的建築設施,被評為歴史建築:

法定古蹟

  • 尖沙咀大包米訊號塔
  • 尖沙咀前九廣鐵路鐘樓
  • 尖沙咀前九龍英童學校
  • 尖沙咀前水警總部
  • 尖沙咀香港天文台

一級歷史建築

  • 九龍公園前威菲路軍營九龍西第二號炮台
  • 九龍公園前威菲路軍營第S61 座、第S62 座、第
  • S4 座、第58 座
  • 柯士甸道162 號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梳士巴利道半島酒店
  • 漆咸道南125 號玫瑰堂
  • 彌敦道138 號聖安德烈堂 

二級歷史建築

  • 梳士巴利道33 號舊九龍消防局主樓
  • 覺士道7 號前賈梅士學校
  • 覺士道10 號九龍木球會

三級歷史建築

  • 柯士甸道123 號草地滾球會
  • 彌敦道190 號

作為外國旅客到訪的中心,彌敦道沿途兩旁有不少酒店旅館林立。

1866年的油尖旺區地圖所記載的地名。

1898年天星小輪營運,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令尖沙咀成為九龍半島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

「西九文化區」是集文化、藝術展覽和娛樂的綜合場所,設施陸續落成。

尖沙咀是重要的經濟和文化活動的地方,不少活動也曾在此舉行,如圖中的渡海泳下水禮。

油蔴地 

昔日,並無油蔴地的名稱。在九龍割讓後,在官涌北岸的內灣一帶,開始形成小聚落,是漁民停泊和織蔴曬網的地方,稱「蔴地」或「油蔴地」。同治四年(1865 年),在今天北海街建有第一代的油蔴地天后廟,從1870 年的廟碑看到這區當年已很繁盛,題捐人士達三百多人。稍後附近建立更多的舖戶及民居,他們成立五約,以天后廟為宗教和仲裁中心。

風災重建

1874 年9 月22 日,一個強烈颱風橫過珠江口,吹襲香港及澳門和廣州,死傷無數,史稱「同治甲戌大風災」,香港遭難者達二千多人。據《申報》報導,油蔴地「跌屋飛瓦,頹簷壞壁」,房屋和天后廟完全被摧毀。之後,香港政府清理災場,重新規劃油蔴地。 

在1876 年的《香港政府憲報》報導,油蔴地已發展為一個新市鎮。這區重新規劃,天后廟遷到拓展區北端,即現在位置,廟前設有香港首個「公眾廣場」。在天后廟側的街道稱第一街(1909 年改稱甘肅街), 沿至南端第八街(1909 年改稱寶靈街),東自羅便臣道(後稱彌敦道),西止新填地街。在官商共同經營下,油蔴地迅速發展起來。

地區發展

在1901 年的人口統計中,油蔴地有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九人,佔九龍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商業有廠、店、公司、火船、客棧、道院、長生店、當押業和造船的商貿活動,也有經營雜貨、理髮、妓院和鴉片等。

油蔴地發展後,為華人而設的油蔴地官立學校於1906 年落成。香港政府在1909 年,通過《避風塘條例》,在油蔴地和旺角咀進行填海和興建避風塘,工程在1915 年竣工,使漁民與油蔴地區的經濟和生活互動起來。

在人口的快速增長下,消閒娛樂的戲院如雨後春筍般設立,二十世紀初期使用的普慶戲院,是九龍區最具規模的影劇院;1919 年的廣智戲院,是九龍首批獨立電影院之一;另外的平安戲院、第一影戲院、光明戲院、油蔴地戲院等,也是本區特色的娛樂場所。 

初期,九龍地區並沒有華人的醫院,其後由東華醫院倡建,九龍的紳商舖戶、油蔴地五約街坊及各界善長捐助,香港政府撥地,1911 年在窩打老道建成了廣華醫院,為九龍地區的華人服務。

1923 年油蔴地差館由今天的上海街遷到廣東道現址,在警署前的海旁建成油蔴地碼頭,1924 年元旦首航至中環,稍後因發展來往港島的汽車渡輪,1933 年遷去新建的佐敦道碼頭。

油蔴地區自1875 年拓建以來,都是九龍華人聚居和商業的中心。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到了1960 年代,這區的舊建築呈現老化,政府開始進行舊區重建和清拆計劃。雖然今天油蔴地區大部分都已重建,但仍有不少歷史建築保留下來。

法定古蹟

  • 佐敦道4 號佑寧堂
  • 窩打老道25 號廣華醫院東華三院文物館
  • 油蔴地天后古廟及其鄰接建築物

一級歷史建築

  • 上海街344 號舊水務署抽水站
  • 加士居道38 號舊南九龍裁判署

二級歷史建築

  • 石龍街油蔴地果欄
  • 窩打老道油蔴地戲院
  • 廣東道627 號油蔴地警署

三級歷史建築

  • 加士居道24 號印度會
  • 加士居道40 號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九龍堂
  • 佐敦道2 號九龍佑寧堂牧師住宅
  • 京士柏加士居道20 號西洋波會
  • 廣東道578 號
  • 衛理徑4 號文康市政職員遊樂會

百多年來,油蔴地主要是華人的商住區域,熱鬧的市集提供市民日常生活所需。

居住於油蔴地避風塘的漁民生活習俗,影響了這一帶市民的起居生活。

天后廟建築群是油蔴地的中心地標,從這裏形成對外延伸的生活圈。

屹立百年的油蔴地果欄,其去留問題一直在討論中,將來的發展模式都影響著社區的持份者。

早年的佐敦道碼頭提供汽車渡輪外,也是巴士總站,連結新界各處。

旺角

在1819 年編的嘉慶《新安縣志》的村落記錄中已有「芒角村」,該村為客家籍村落,位置大約在今天旺角花園街市政大樓一帶。據說芒角得名來自海邊的芒角咀,因這個突出海濱的小山咀長滿芒草,故有此稱。

地區發展 

旺角的開發是油尖旺區最遲的,1887 年政府才規劃在今天的豉油街與新填地街一帶的芒角咀海邊,開闢土地。在1901 年的人口統計中,旺角人口只有二千八百五十七人。直至1915 年,填海工程及避風塘興建工程完成後,旺角開始繁盛起來。

1924 年,在山東街海邊的新碼頭啟用,並以「旺角」取代了芒角的土名。從這時開始,旺角發展成輕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區,因旺角碼頭與港島交通的便捷,碼頭所在的山東街和上海街一帶,形成了旺角的商圈,金舖、錢莊、麻將館、裙褂顧繡業林立,十分興旺。 

旺角的蛻變

1972 年旺角碼頭停用後,尤其是1979 年香港地鐵通車,旺角舊區開始重建,使傳統的商業區從上海街東移至太子及旺角地鐵站一帶。現在的旺角是油尖旺區及香港各區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各種潮流飲食、娛樂、購物設施一應俱全。區內也有不少不同主題特色的街道,如金魚街(西洋菜南街)、波鞋街(花園街)、女人街(通菜街)、零售和批發花卉的花墟、園圃街雀鳥花園等,都是向外地遊客推介的香港景點。

雖然旺角區舊區已進行重建,但至今仍有不少歷史建築保留下來: 

一級歷史建築

  • 荔枝角道119,119 號B 及119 號C 雷生春

二級歷史建築

  • 上海街600 號至626 號
  • 太子道西142 號舊九龍警察總部
  • 太子道西190 號至212 號

三級歷史建築

  • 大角咀福全街洪聖殿
  • 山東街90 號水月宮
  • 太子道西177 號、179 號
  • 白布街11 號諸聖堂
  • 運動場道1 號及3 號
  • 廣東道1166 及1168 號
  • 彌敦道729 號

旺角區不少花店都會開設在花墟,成行成市形成一個獨特小社區。

類近相同的行業聚集,漸漸成為了一條充滿特色的街道。圖中是位於旺角的通菜街,又名金魚街。

雀仔街原先位於旺角中心地帶的康樂街,由於發展朗豪坊而搬往園圃花園內,失卻原來的市井特色。

旺角一帶人如潮湧,既提供購物消費,亦有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

上海街 600 至 626 號的一列唐樓,近年得到市建局活化後,以商業結合文化的營運模式,希望得到保育之餘可持續發展下去。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