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南區

南區簡史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文化葫蘆、香港政府檔案處

南區:歷史與人文風情共冶一爐

明萬曆年間編撰的《粵大記》附有廣東沿海圖,可見香港島有六條村,分別是黃泥涌、稍箕灣(筲箕灣)、大潭、赤柱、舂磑(舂坎角)、鉄坑(相信是指黃竹坑)和香港(位置似是今天的鴨脷洲)。六條村中有四條在港島南部,可見該區在四百多年前已有相當多人口聚居。

上世紀初的香港仔,帆影處處,恍如一幅風景畫。

黃竹坑香港圍

香港之名是否來自香港村,而香港村又在哪裏﹖一直引起史學家討論。1841年英國人登陸香港島後,即進行首次人口統計,記錄了島上有二十條村,人口共四千三百五十人。其中一半村落在南部,包括赤柱(二千人)、香港(二百人)、石澳(一百五十人)、大浪(五人)、土地灣(六十人)、大潭(二十人)和四條荒廢漁村(舂坎、淺水灣、深水灣和石排)。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編纂的《新安縣志》,已有「香港村」的記載。1866年米蘭外方傳教會的和倫泰神父繪製了一幅中英對照的《新安縣全圖》,也可見到石排灣東面有「香港圍」地名,位置在今天的黃竹坑。根據英國人調查,「香港」為一條漁村,但據周氏族人資料,其先祖於乾隆年間(18世紀中葉)在黃竹坑立村,建立香港圍,以務農為生。後來人口增加,村民於1860至1870年代在附近另立新圍。

香港圍在香港近代史上曾名噪一時,皆因出了周壽臣這人。他於1861年在黃竹坑出生,地點相信是舊圍。1926年獲委任為行政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1936年政府為表揚他的貢獻,將新圍後方的山丘命名為「壽臣山」。今天新圍內仍保留一座約建於1890年的清末舊屋,為周氏族人住所,1992年被政府購入,曾經閒置一段長時間,2013年起於週末和假日開放給市民參觀。

新圍的一座清末民房,曾是周氏族人的住所。 

香港仔是一處天然的良好避風港,早就吸引不少南方一帶的漁民聚集和進行買賣。

香港仔的漁港

又有學者認為,香港之名源自運送莞香製成品的港口,此地是石排灣,又稱「香港仔」。這與《粵大記》所記載的「香港」地理位置較為吻合。

石排灣與鴨脷洲隔海相望,中間的海峽有山丘作屏障,不受強風吹襲,是天然良港,吸引許多漁船停泊。海峽兩岸各有一座供奉海神的廟宇,鴨脷洲的洪聖古廟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已經建立,顯示香港開埠前六十八年已有漁民和商人在島上聚居。石排灣的天后古廟建於咸豐元年(1851年),比洪聖古廟稍晚,同是漁民心靈寄託所在。

香港仔人口漸多,1847年港府在此設立警署維持治安,1891年再在海邊山崗建造規模更大的警署,以便俯瞰四周海域。1969年警署遷出,舊警署繼續保留,供政府部門使用。1995年活化為「蒲窩青少年中心」,是香港仔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

鑑於有眾多船隻聚集,石排灣在開埠後發展為重要的造船業中心。1860年造船匠約翰‧林蒙夥拍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在沿海地段建造了香港仔船塢,其後被黃埔船塢收購。1970年代政府要發展香港仔,在天后古廟對出填海,船塢亦被填平,興建了香港仔中心。海峽雖然縮窄了,但現在仍泊滿船隻,除了漁船和遊艇外,還有海鮮舫這個旅遊景點。

海鮮舫源於廣州的「歌堂船」,而香港的海鮮舫更發揚光大,成為旅客觀光必到的地方。

今天的赤柱已成為旅遊熱點,早年位於中環的美利樓也在這裏重置。

赤柱變成旅遊區

香港開埠初期,全島人口最多的地方是赤柱,有二千人居住,還未計算赤柱灣和大潭灣的艇上漁民。早年漁民捕魚後便將魚穫運到赤柱出售,形成市集,店舖林立。英國佔領香港島後,曾派兵駐守赤柱,並在此設立警署,聯手打擊海盜。可是有不少官兵染病而死,於是開闢軍人墳場,並轉在港島北岸設立軍營。

赤柱灣共有三間供奉海神的廟宇,中間是天后古廟,始建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是南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顯示赤柱很早已有人定居。海灣兩側還建有水僊古廟和北帝廟,漁民出海或歸航都祈求這些海神保佑。

1970年代漁業衰退,漁民陸續上岸謀生,赤柱的市集亦開始轉型,售賣衣飾物品,吸引遊客到來光顧,逐漸演變為旅遊區。1990年代初,政府清拆馬坑村寮屋區,興建公屋和居屋,2000年再興建赤柱廣場和重置美利樓,之後在美利樓旁重置舊卜公碼頭上蓋,令赤柱面貌一新,加強旅遊色彩。

赤柱的天后古廟,始建於1767年,是南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

位於薄扶林的瀑布灣,仍然水量充沛,據聞是早年不少外國商船靠岸取水的地方。

薄扶林的異國風情

英國人最早接觸的香港景貌,相信是1816年阿美士德使節團乘船前往中國商討貿易途中,看見薄扶林的瀑布灣水量豐富,於是停靠取水。他們發現這地方是一個優良港口,為日後英國佔據香港埋下伏線。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編纂的《新安縣志》中有「薄鳧林」一名,此乃今天的薄扶林村,是香港島碩果僅存的大型村落。村中最古老的建築物是建於民國丙辰冬(1916年)的李靈仙姐塔,供奉一位據說曾替薄扶林村降魔伏妖的仙姐。

香港開埠後,港府開築薄扶林道連接維多利亞城和香港仔。蘇格蘭富商杜格拉斯‧林柏於1861年在薄扶林興建杜格拉斯堡,率先遷入此區居住。之後巴黎外方傳教會亦在附近買地,1875年建成伯大尼修院,為傳教士提供療養服務。1894年傳教會購入杜格拉斯堡作為納匝肋修院和印書館,出版不同語言的聖經和知識書本。

另外,牛奶公司亦選址水源充足的薄扶林開闢牧場,從英國輸入八十隻乳牛生產新鮮牛奶。牧場範圍由今天的沙宣道伸延至置富花園,牛隻在青草地上怡然自得地吃草,一派歐洲風情。

1949年之後,巴黎外方傳教會將總部撤出香港,納匝肋修院(即杜格拉斯堡)售予香港大學,用作男生宿舍「大學堂」。1974年又將伯大尼修院售予置地,翌年港府以換地方式從置地手中取得伯大尼的業權,租給香港大學作為出版社。2003年政府修復伯大尼修院和鄰近建築,租給香港演藝學院作為校舍,令建築物得以重生。

薄扶林村是香港最大和最古老的村落,更有不少是住上三、四代的原居民。

有五十年歷史的華富村,於1968年為時任總督戴麟趾主持開幕典禮,其不少單位坐擁無敵海景,今天已納入重建計劃中。

香港早期水塘

早期香港居民飲用主要依賴溪水和井水,1859年羅便臣就任港督,正值人口膨脹,於是徵求供水方案。皇家英軍工程部監督羅寧建議在薄扶林谷地建造水塘,將食水經輸水道送至市區。當局接納此計劃,1860年動工,三年後建成,為香港第一座水塘。

可是食水很快便供不應求,1883年港府在大潭村建造第二座水塘。這是一組水塘建築群,最先出現的是大潭水塘(後稱大潭上水塘),接著是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配以水掣房、抽水站和輸水隧道等設施,至1917年全部建成。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之後港府在港島中部加建一座細小的黃泥涌水塘,增加供水資源。當大潭篤水塘建成後,黃泥涌水塘變得不太重要了。日本侵港時期,黃泥涌水塘所在的黃泥涌峽是一個戰鬥激烈的戰場,現今仍見到不少戰事遺蹟。黃泥涌水塘於1982年停用後,改作休憩用途。

香港仔在十九世紀末設有一間大成紙廠,附有私人水塘生產紙張。1928年港府買下該水塘,擴建為香港仔下水塘,1931年再加建香港仔上水塘,以解決港島西區食水不足的問題。

港島先後建了四座水塘,三座位於南區,黃泥涌水塘則在南北交界。2009年古物諮詢委員會將這四座水塘連同新界兩座戰前水塘,合共四十一項水務設施列為法定古蹟,以展示香港百多年來的供水歷史。

大潭篤水塘建造工程歷時五年,1917年竣工,1918年2月2日揭幕,今年剛好一百周年。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