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大埔

大埔歷史

相傳大埔在古時林木茂密,猛獸集居。人們害怕受野獸襲擊,因此會大步地穿過此區,因此得名「大步」。最早有關大埔歷史的文字記載出現在五代十國時的南漢。

由於大埔位置與中原相距甚遠,因此每當遇上動蕩不安,中土人士便南遷避難。宋朝末年,外族不斷入侵,中原人士遷徙到南方,大埔居民陸續增加。

清初,朝廷頒布遷海令,令到沿海居民失去生計和家園,大埔也淪為荒域。1669年,清廷撤消遷海令, 鼓勵人們遷往沿海地區居住。不少客家人和原來的居民逐漸到大埔立村生活。

1898年,清朝與英國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翌年4月16日英軍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儀式。由於新界鄉民與政府間溝通不足,使前者擔心他們的未來前景。因此他們聯合起來,以武力反抗英軍。最後, 擁有優秀軍備和訓練的英軍在林村谷擊敗村民,並將吉慶和泰康二圍的鐵門拆走,當作戰利品運返英國。儘管如此,當時的香港總督採用鄉紳管理當地村民, 又通過賦予他們原居民身份,以及不干預新界的傳統、生活等政策,穩固不穩定的政治氣氛。

大埔因地理位置優越,而成為新界的行政和商業中心。北約理民府、新界警察總部和新界鄉議局等,相繼在區內設立。多年的發展令大埔改變許多,區內建有商場、公屋和私人樓宇,但仍然保留著傳統和自然的一面,自然美景、風水林、百年鄉村、傳統文化和歷史建築等,不勝枚舉。透過認識大埔,市民可以了解本土文化,並體會自然和傳統的融合。

(照片提供:高添強)

漁業

採珠

大埔最早的漁業可追溯至五代十國,南漢大寶六年(963年),南漢後主劉鋹募兵三千,置媚川都,在大埔海採集珍珠。採珠業其後於宋朝至清朝,由官民兩方繼續營運,但每朝也經歷過官方停採和復採的狀況。大埔海更於宋朝成為了與廣東合浦齊名的採珠場。不過珍珠生長緩慢,加上不停被採集,產量逐漸減少,採珠業於明朝中葉起逐漸式微,最後於清康熙初年永禁官採,私採也隨之消失。

一般漁業

除了採珠外,大埔也有傳統的漁業。在大埔海面捕魚的分別有蜑家漁民和鶴佬漁民。鶴佬漁民在不同時期分批來到大埔謀生,主要是集中於元洲仔附近,而蜑家漁民則集中在三門仔、塔門等地,他們主要是在吐露港、赤門海峽、海下灣等地捕魚。

今天,大埔塔門、老虎笏、榕樹凹、鹽田仔等地均設有魚排,進行海魚養殖。但因魚苗來價高,還有天氣和細菌等因素,往往造成損失,加上下一代不願繼承,使本地漁業逐漸式微。

五十年代的大埔元州仔,背景為八仙嶺。圖中可見「鶴佬」的婦女。現在大埔區現存三門仔漁港, 而元州仔經已成為往事。(照片提供:鄭寶鴻)

農業 

種茶

根據1688年編成的《新安縣志》,大帽山「山中產茶」,今大帽山上遺下石壆組成的梯田遺跡,從而推測乃是種茶地方。

種香

由於大埔山嶺和斜坡土質適合種植香樹,因此區內曾有種香業,主要運到江浙出售。康熙年間頒佈遷海令,迫使沿海居民內遷,令香樹無人照料,加上一些亡命之徒將老香樹斬刈殆盡,使到種香業一蹶不振。

耕作

區內居民的務農模式主要是種植稻米和蔬菜,輔以飼養家禽。戰後,吐露港北部的農民因水源被截往船灣淡水湖,無法灌溉,導致農業衰落。

此外,香港的經濟在六、七十年代轉型為工業,再加上外來廉價蔬菜的競爭,令農業逐漸式微。儘管如此,一些地方如林村鄉則轉為以種花為主,蔬菜為副的模式繼續務農。近年有不少人士進行有機耕作,嘗試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本地農業出產。

在六十年代前,大埔仍然四處可見不少農地。農民仍然保留他們祖先數百年來的生活方式。

七十年代,大埔寶湖路的會景巡遊。(照片提供:鄭寶鴻)

 

工業 

陶瓷

大埔碗窰曾經是新安縣的陶瓷工業中心。早在明朝, 文、謝兩族已在此經營窰場,生產青花瓷器,主要以碗、碟和杯等家庭用品為主。這些產品除了供應本地外,也售賣至廣東沿岸及東南亞等地。遷海令曾使窰場一度荒廢,復界後,客籍馬氏族人由廣東長樂縣南遷至大埔,並於1674年向文氏購入窰場, 恢復瓷器生產。至清朝中期和晚期更具規模,曾有「海濱瓷都」之稱。二十世紀初,由於無法與廣東的廉價陶瓷競爭而漸漸式微,最後在1932 年停產。

工廠

六十年代,大埔曾有具規模的太平地氈廠,更有許多規模較小的山寨廠,不少工人也是來自大埔的轉型農民。香港首個工業邨於1978年在大埔建成,位於大埔新市鎮東邊的填地區,佔地約七十五公頃。初期大埔工業邨由香港工業邨公司管理,2001年,香港工業邨公司、香港工業科技中心公司及臨時香港科學園有限公司合併,大埔工業邨的管理權也轉至香港科技園。

太平地氈廠是昔日大埔區其中一間主要的工廠,提供不少職位予當地轉型的鄉民。(照片提供: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

七十年代尾,大埔工業邨是政府配合推動本地工業的重要發展,得到當時不少廠商支持設廠。奈何之後中國大陸開放,港商更大規模北移。

商業

大埔舊墟(大步墟)

1672 年,鄧氏族人鄧祥和鄧天章向新安縣申請在大埔立墟,起鋪招賈營生,將墟市收入作為鄧孝子祠糧祀之用,取名「大步墟」。墟市面對吐露港, 能讓漁民和附近村民乘船到來做買賣。吐露港北岸及粉嶺的鄉村也可通過陸路而來,使大步墟成為一個優良的經商地方,鄧氏透過直接做買賣或收取租金賺取利潤。

火車的出現,為偏遠的新界區帶來重大的改變。

太和市

鑒於當時大步墟繁盛,不少鄰近村落也想建墟,但一直未能成功。因此,泰亨村文氏聯合了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和粉嶺約等非鄧氏族群,組成大埔七約,並在1892年獲新安縣知縣批准,同年在大步墟隔岸建設太和市。1913年,大埔墟火車站在太和市旁建立,令太和市生意更蒸蒸日上,逐漸取代了大步墟,成為大埔最大的墟市,因此被稱為「大埔墟」。

七十年代中的大埔,新市鎮工程經已展開。圖中市鎮已具規模, 前方仍見不少農地,上方填海地為準備作大埔工業邨。

六十年代,政府為興建船灣淡水湖,將六條鄉的居民,安置於廣福道上的陸鄉里。

 

交通 

古道

大埔位於新界中部,北接粉嶺,南連沙田,西通元朗八鄉,自古以來經濟蓬勃。其中有通往九龍和烏溪沙的大步徑,也有據說能供馬匹行走,來往沙田和大埔的石砌古道。

鐵路

1910年10月,九廣鐵路英段通車,大埔只設有一個站,位於大埔滘碼頭旁,名為大埔站。太和市旁初期有一臨時旗站,1913年改建為大埔墟火車站。九鐵於1980年代引進電氣化火車,而大埔墟站和大埔滘站於1983年停止使用,由新建的大埔墟站取代。1989年5月,太和站建成啟用。而大埔滘站則在1990年初拆卸。

無可否認,鐵路的出現,為新界區發展帶來巨變。將市區與偏遠地區聯繫上,帶動人口和經濟的往還。(照片提供:九廣鐵路公司)

(照片提供:九廣鐵路公司)

 

水路交通

大埔東臨吐露港,南通沙田海,又與大鵬灣連接, 自明朝以來,海上交通十分發達。對外,處於吐露港和大鵬灣中央的塔門是惠潮與廣州府海路的中途補給站,而吐露港的地理優勢也讓其成為船隻的避風港。

交通網絡

英國接管新界後,港府先後興建連接新界的道路(大埔公路),同時發展巴士和小巴等交通配套, 令大埔交通日趨發達。戰後區內交通擴展不少,如在六十年代引進終站為元朗及大美督的九巴路線, 亦興建連接沙田及大埔泰亨村的吐露港公路。

早年巴士的網絡經已連接大埔區和市區,而小巴加上火車,為居民帶來方便。(照片提供:高添強)

 

總結

在開拓和保留傳統之間,大埔確實符合兩者平衡的良性發展模式,既保留了不少在地的文化特色,也帶來環保思維。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大埔的活力和社區的融和令居民能夠安居樂業。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