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東區

東區簡史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文化葫蘆、太古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香港政府檔案處

東區:從工業城蛻變為商住區

今天漫步港島東區,很難想像百多年前這地方是沿海山崖,人煙稀少,僅筲箕灣和阿公岩有較多人聚居,海岸線就是今天的電氣道、英皇道和筲箕灣道。1881年太古洋行投得鰂魚涌一處臨海土地興建煉糖廠,之後在東鄰買地建造船塢,再加上電車和巴士相繼行走,令人口逐步上升。今天東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北角、鰂魚涌、筲箕灣、柴灣及小西灣,人口達五十六萬人,佔全港人口百分之八。

筲箕灣和西灣河一帶,隨著太古業務發展而成為工業城,繼而出現了社區的雛型。

港島工業重鎮

煉糖廠和船塢在1884和1907年落成後,這區成為香港最大的工業城。當時港島東仍屬維多利亞城的郊區,太古為了吸引人才和照顧員工生活,在區內設立各級員工宿舍,包括在山上興建英式別墅給外籍高級僱員居住,又在柏架山大風坳建了一座休養所。由於山路崎嶇,太古在1892年建了香港第一套由蒸汽機推動的吊車系統接載僱員。但其後發覺不合乎經濟效益,遂於1931年將山上部分別墅放售,翌年拆卸吊車。

生產食糖需要大量的水,太古先後在山上興建多座水塘,最大的是1895年落成的七姊妹水塘,又名「賽西湖水塘」。這些水塘不但供應太古員工和區內居民使用,當香港發生旱災時,也要運水往各區應急。

1908年太古在西灣河建了一批三層高的紅磚宿舍給華籍員工入住,方便他們往返船塢。另外還設有店舖、食堂、游泳池、俱樂部、草地滾球場、戲院、診所和學校等,形成一個人口逾萬、自給自足的社區,增加了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

太古糖廠、船塢於1970年代相繼停用和遷出,該區面貌開始改變。舊糖廠改建為大批廠廈,1991年重建為太古坊。船塢舊址興建大型屋苑「太古城」,除了留下一塊紀念石碑,不見船塢痕跡。太古水塘已經填平,船塢對面的康山亦被削了大半,用作發展住宅大廈。柏架山腰的林邊屋是唯一尚存的舊式別墅,見證往日外籍僱員的居住環境。

在港島東近銅鑼灣的一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另一個工業重鎮,不少公司在今天的電氣道、屈臣道一帶設廠,帶動人口增長。最早到來的是荷蘭皇家石油公司,1897年建立油庫。1904年電車通車後,再有屈臣氏汽水廠(1911年)、廣生行花露水玻璃瓶廠(1918年)、發電廠(1919年)、民新影片公司(1923年)和多間琉璃廠等。當中以發電廠的規模最大,1978年關閉後興建了城市花園。

1920年代,位於北角的發電廠。

前皇家遊艇會會所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經過活化,於2013年成為「油街實現」的藝術中心。

北角娛樂場所林立

早年港島東除了遍布工業設施外,也有不少消閒場所穿插其中。1908年,香港皇家遊艇會在今天的油街建了一座會所,對象是洋人。其後多個華人體育會在七姊妹(今北角)海濱設立泳場,讓本地市民也有機會強身健體。當年亦剛剛興起遊樂場,1918年有商人在七姊妹山坡興建「名園」,吸引不少市民乘電車到來玩樂。1923年更有巴士往來名園和石塘咀。不過,這座遊樂場未能維持下去,到了1930年代尾便結業。

1935年政府夷山開闢英皇道,以應付交通需求,之後在七姊妹填海建屋,以容納更多人口。抗日戰爭爆發,大批富裕的江浙人士南遷香港避難,有些在環境較為清靜的北角定居。為了迎合這批外來移民,1940年有商人在泳灘建了一座麗池花園,設有餐舞廳和游泳池。但沒多久香港淪陷,麗池花園被日軍佔領,改名「豐國海水浴場」。

戰後麗池重開,曾舉辦第一次香港小姐選舉,其後變身為麗池夜總會。與此同時,北角亦出現眾多娛樂場所,包括月園和天宮夜總會(1949年)、璇宮戲院(1952年)、都城戲院和夜總會(1954年)等,夜夜笙歌,令北角享有「小上海」之名。不過1960年代因有大量福建人遷入,因此改名「小福建」。

今天在北角仍見到「小上海」影子的地標,就只有前身是璇宮戲院的皇都戲院了。其立面採用流線形設計,屋頂上方建有拱架,地下設有停車場。大堂有一千零八十七個座位,早期以放映西片為主,足見其對象是中上階層人士。該戲院於1997年結業,但一直沒有拆卸,大堂租給桌球會所。它雖然不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戲院建築,但設計富有時代特色,既反映了當年電影業的興盛,亦與北角發展息息相關。經過民間團體爭取,古物諮詢委員會在2017年將之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

二戰後的北角,住上不少較富裕的上海人,因此出現不少娛樂場所,包括戲院和夜總會。

每年東區最盛大的節慶,相信非譚公誕莫屬,參與巡遊人數眾多。

筲箕灣居民信仰

筲箕灣面臨鯉魚門,擁有一個似筲箕的海灣,前後均有山巒作屏障,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漁船在此停泊避風。岸邊的石山亦吸引擅長打石的客家人到來開採,他們可說是筲箕灣第一批陸上居民,據英國人在1841年的統計,筲箕灣約有一千二百人(未計漁民),鄰近的阿公岩亦住了二百人。

無論是打石業人士或漁民,當時出入主要靠船隻,因此盛行拜祭海神。1845年居民合資在近岸礁石興建天后宮(又稱海心廟),1870年代在筲箕灣東大街再建一座天后廟和一座福德祠。及後採石業愈來愈興盛,1905年打石業人士在阿公岩岸邊興建了譚公仙聖廟。譚公原是惠州客家人的神靈,相傳有呼風喚雨的神通,故此也深得漁民信奉。

另外,以客家人為對象的基督教巴色差會亦很早到筲箕灣傳教。1862年在東大街旁的小山丘建了一座禮拜堂,比東大街的天后廟還早十一年。1924年巴色差會易名為香港崇真會,教堂名為筲箕灣崇真堂。該堂經歷兩次重建已非舊貌,但其所在的小路仍保留「巴色道」名稱。

近年鰂魚涌的海山樓成為市民熱捧的打卡熱點,可惜同時也為居民帶來滋擾。

英軍早年已在鯉魚門兩岸設有炮台,為維港東面提供防衛的功能。

扼守鯉魚門入口

鯉魚門位處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早在1844年,英軍已在柴灣設立兵營,但很快便因疫症流行而棄置。及至1878年,英國提議在港九多處地方興建軍事設施,以加強香港防衛,在港島東先後出現北角炮台(1880年)、鯉魚門軍營(1890年)、鯉魚門碉堡和炮台(1887年)、西灣碉堡(1895年)和炮台(1898年)等。

這些軍事設施到了1940年代初已變得過時,無法抵擋日軍入侵,很短時間就被攻佔,戰後用作英軍訓練基地,1987年交回港府。鯉魚門軍營在1988年改為度假村,營內有十四幢建築物被評級,其中三座更在2016年升格為法定古蹟。鯉魚門碉堡和炮台在1993年改作香港海防博物館,2000年開幕,展示香港六百多年的海防歷史。

筲箕灣東大街電車總站的迴旋處。

經過百年的發展,港島東區再不是荒蕪之地,而成為集商住於一身的多元化社區。

沒有筲箕的海灣

1949年之後香港人口急增,筲箕灣和西灣河山麓搭滿寮屋,高峰期有十三條村,住了數以萬人。教會、政府和其他團體除了提供社區服務外,還興辧不少學校,以應付村民所需。1960年代,香港房屋協會於東大街側的山丘上興建筲箕灣首個公共屋邨,名為「明華大廈」,以房協創辦人之一的何明華會督命名,分三期興建,合共十三座,為不少寮屋居民特別是上岸生活的漁民解決居所問題。到了1980年代,政府開始清拆山麓寮屋,興建大批公屋和居屋,該區景貌煥然一新。

自從1970年代漁業式微,避風塘的漁港風情逐漸消失。東區走廊和地鐵港島綫開通後,令筲箕灣繁盛起來。政府為配合東區發展,將避風塘填平,興建公屋和私人樓宇,供三萬多人居住。筲箕灣從此缺了「筲箕」,避風塘要再往外移。

七十年代後,漁業開始式微,加上社區發展,早年擠迫的筲箕灣避風塘已一去不復返。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