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九龍城

九龍城歷史

文字 | 吳文正

自從啟德機場搬離之後,九龍城區開始大興土木,由於高度限制放寬後,出現不少一幢幢「牙籤樓」,成為區內新的奇觀。 

回顧九龍城的變遷和歷史,可說是應了中國人的一句老話:「滄海桑田」。九龍城在香港的歷史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中九龍寨城,近百年來糾纏著中英兩國政治上的角力。至於在文化歷史層面上,今天九龍城仍然保留了不少舊建築和人文風情,適逢去年在土瓜灣沙中線地盤上,發掘出宋元古井和眾多文物,無疑令九龍城增添了更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憶古的想像,其價值有待將來更深入的探究。

戰後的九龍城發展,緊貼香港社會近代的演進。早於上世紀初,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戰後更有長足的發展,但隨著九十年代,啟德機場和九龍城寨相繼的搬遷和清拆,為九龍城帶來頗大的衝擊。至於今天九龍城的行政區包括:九龍塘、何文田、土瓜灣、紅磡,各自擁有地區的故事和特色,令九龍城區更顯多姿多采。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九龍城一帶遍佈農田,白鶴山下的九龍寨城成為了殖民地中,中國唯一擁有主權的屬地,地位特殊。

地理優越 匯聚人流

九龍城地理優越,背靠獅子山,前臨維港,為先輩立村開墾,繁衍後世之福地。鑑於十九世紀兩次鴉片戰爭,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相繼割讓予英國,其後九龍寨城更成為中國在殖民地上唯一的擁有主權之處,政治地位特殊。清朝早於1843年將九龍的官富巡檢司改為九龍巡檢司,衙署遷回九龍寨內,駐有官兵人員。

而建於1873年的龍津石橋,為清朝海關管轄,除貨船上落貨外,更是中國官員來往寨城的必經之路。至於通往寨城的九龍大街,是早年九龍區最重要商業街,兩旁商舖林立,一些早期的地圖顯示,九龍大街自寨城東門向西伸延至今日衙前圍道一帶,更是九龍墟市所在,令遠至沙田、荃灣、蠔涌一帶的村民,經常攀山越嶺前來墟場買賣,可見九龍城早已是一處重要商易之地。

面海背山,九龍城地理優越,除有村落外,不少人都經水陸兩路前來貿易經商,造就此地往後的繁榮興旺。圖中是龍津石橋。

上世紀初,一班前清遺老來港,以翰林陳伯陶為首,聯同友人常到宋皇臺託古傷今,以詩憑弔寄興,輯錄出版《宋臺秋唱》,為後人津津樂道。

昔日宋皇臺就在聖山之上,可惜日冶時,日軍為擴建機場,將聖山炸毀。

翻天覆地 營商安居

二十世紀初到三十年代,可說是九龍城一個翻天覆地的發展時期。早在1914年,在大律師何啟和商人區德等一班士紳倡議下,在九龍灣臨海進行填海,興建「啟德濱」住宅區,此為香港當時最大的填海計劃。可惜由於1925年省港大罷工,導致「啟德營業有限公司」資金短缺,只完成了第一期計劃便胎死腹中,最後土地為政府接收和繼續發展,隨後建立了之後的啟德機場,為香港往後的經濟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與國際接軌,同時奠定了香港國際都會的地位。

九龍城一直以來是華人社區,商貿蓬勃。從二、三十年代開始,不少商人乘著人流匯集之便,前來營商,各行各業的興盛一時無兩,包括:金銀舖、米舖、當舖、雜貨糧油等,甚至漂染紡織業或醬園加工,如冠珍、美珍等,令九龍城成為生產和本地華商的根據地。

二戰結束後,本地工商業百廢待興,加上1949年後,大量中國難民湧入香港。九龍城寨一帶更成為他們的立足地之一,形成眾所周知的「三不管」地帶。這段時期,更有不少來自潮汕的居民,同時將潮汕文化帶來社區。多年來,旁邊的啟德機場每天頻繁的升降為區內帶來噪音,被視為九龍城獨有景象,但同時也為社區帶來經濟上的得益。至於早年除了本地慈善團體「樂善堂」提供社區服務和教育之外,更有不少教會在區內傳道,當中建立了不少學校,今天部份教會學校成為名校,令家長們趨之若鶩。

多年來,九龍城廣場是區內唯一的大型購物商場,正好如此,令九龍城不致商場連鎖店泛濫成災。

曾經是九龍城區地標之綠色星屋於兩年前拆卸,前身是國際百貨。擁有者是早年有「九龍城大地主」之稱的古巴歸僑—鄺命光,曾任樂善堂多屆主席,國際戲院也是其物業,兩旁也有其他兩座「星屋」。

有三不管之稱的九龍城寨,曾經被視為罪惡的溫床,1993年拆卸,建成今天的寨城公園。

「花園城市」美夢成空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的是在一百年前,來自西方「花園城市」的城市發展概念,無獨有偶曾先後在九龍城區被採納和實踐過。首先是1912年,由何啟與區德等人倡議的「啟德濱」,其次是葡國人梭椏,在1923年去信港府,提出在何文田興建的低密度住宅計劃。還有在1925年獲得通過的九龍塘城市花園(Kowloon Tong Estate),此計劃由時任立法局議員義德(C. Montague Ede)所提出,只可惜三者都先後失敗告終,幸好今天的九龍塘仍然保留昔日的構想格局。

以土瓜灣、馬頭涌、馬頭角相連的區域,早年因應當地的地理特色而命名,據聞皆因全部位處九龍灣的海灣形態似「馬頭」而來。土瓜灣曾被稱為「土家村」和「土家灣」,今天海邊的海心公園內有一塊大型魚尾石,曾是土瓜灣的地標,魚尾石屹立於孤島上,後來在六十年代填海工程下,將孤島與岸邊連接,島上的海心廟內的龍母壇也搬到下鄉道天后廟中供奉。

因地制宜 工業重鎮

至於馬頭角一帶,因上世紀初設有牛房和牲畜檢疫站,引伸到不少與牛相關的行業在此出現,包括皮革廠、牛骨處理廠和肥皂廠等,皆被視為厭惡性的行業。其後的六、七十年代,隨著本地工業起飛,不少輕工業都先後進駐此區,這種小型簡陋的工廠,被稱為「山寨廠」,當中包括:五金、電鍍、燈泡、塑膠及製衣等,不少家庭更成為山寨廠的後勤加工基地,這種與社區緊密扣連的生產模式,無疑為本地工業發展作出不少貢獻。今天此區人口急劇老化,由於租金相對便宜,近十多年來,也吸引了不少少數族裔人士在此聚居。

紅磡區除了有1972年通車的香港首條海底隧道和紅磡火車站外,區內建有大型屋苑和商場,居民眾多。意想不到的是,過去紅磡因著地理上的臨海優勢,早在百多年前已被視作香港工業發展的重地。而創辨於1863年的黃埔船塢,更以紅磡灣為基地,為當時亞洲最大規模的船塢之一,執修船與造船業的牛耳,在1900年期間,船塢工人更達4,500多人,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經歷合併成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業務也轉移至地產和貨櫃業等,原有的土地,則興建為黃埔花園。今天黃埔船塢留下的蛛絲馬跡,仍可從一些街名中找到,例如曲街、機利士南路、戴亞街等,都是以當日船塢經理命名。

至於其他重工業,包括1897年由澳門遷至紅磡的青洲英坭廠,它可說是香港近代工業和基建的支柱,主要供應英坭和瀝青予本地使用外,還會經九廣鐵路運往內地。而中華電力早於1921年,將發電廠遷入紅磡鶴園,既為九龍半島居民提供電力之餘,更為紅磡區一帶的工業提供電力。


紅磡區的另一邊,現有不少殯儀館和相關行業經營,附近的居民早已習以為常。

昔日的黃埔船塢不再,取而代之是大型屋苑—黃埔新邨。

牛棚藝術村和對面的十三街,將會成為土瓜灣區重新發展的新亮點。

發展保留 相得益彰

踏入2000年,九龍城區進入新發展階段。《啟德發展計劃》為2007年特區政府宣佈的「十大建設計劃」之一,希望將啟德機場留下的土地,發展成「環保城」,當中包括住宅樓宇和政府大樓外,更設有都會公園和多項體育文娛設施。至於原機場跑道,已發展成國際級的啟德郵輪碼頭,其大樓與首個泊位已於2013年6月落成。另一方面,連接大圍、紅磡和中環的沙中線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其中四個車站會建於九龍城區內,包括:何文田站、馬頭圍站、土瓜灣站和啟德站。

回首已是百年身,九龍城蘊藏了不少香港早年的歷史發展,經歷了多少代人的艱辛血汗,才得以成就今天豐碩的成果。無論如何,社會處於發展和保留承傳之間,面對不少的困難,深信將來社區方向和契機,永遠掌握在我們的手裏。


沙中線進行如火如荼,對周邊的居民帶來了不少的影響。



啟德發展區的發展規劃,會為社會以至整個九龍帶來深遠的影響。

不要讓我們跟歷史擦身而過

2014年4月,從報章上得知在沙中線土瓜灣地盤中,發掘出六口宋元古井和大量歷史文物,正好印證九龍城土瓜灣一帶曾經是一個具相當規模的聚落,正好填補了不少本地早期歷史的空白;香港並不單是從英國殖民地才見開始,而這個一直被認為是漁村的一隅,可能蘊藏更多未為人知的過去和繁榮。

這次古元古蹟的出土惹來社會上頗大的迴響,首先有歷史學者,認為其規模和歷史價值是繼50年代李鄭屋古墓後最大的考古發現。甚至可追溯到本港流傳已久的一段宋朝皇帝南來的歷史。然而在現實中,不少古蹟在工地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雖然地盤即時停工予考古專家等進行實地考證。社會卻存有兩種聲音,一方希望原地保留古蹟,好讓歷史面貌「原汁原味」呈現給公眾;另一方卻認為古蹟價值不高,需要儘快覓地移置,不要阻礙沙中線的進展,否則在延誤下,有損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雙方都各持理據和因由,但最終的處理方案,仍有待政府和社會各界進行討論。最後,政府於2014年末決定以「先遷移、後重置」形式保育,待日後車站建成後,才計劃原址重置古井。

只是,香港人的歷史意識並不強,在殖民地教育中,也只是輕描淡寫,難得在百多年來城市發展過程中,我們仍有幸接觸到現存留下的歷史文物,這絕對是一種能夠認識根源和身份追認的良機,只可惜在過去不少具有價值的建築或考古發現,都讓路予發展,甚至有不少人認為考古是現代化的絆腳石。隨著近年本地保育意識的提高,一股前所未有的「保育潮」漫延社會,一個現代化城市除了以經濟實力展示予人外,更重要是其是否包含深厚的文化歷史屠次,是次宋元古井的大發現,切實是香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是我們香港人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吸取過去的歷史教訓和經驗,社會需以更大的包容和視野,好好去珍惜保留我們先祖留下的一切,認清過去,以寛宏和謙卑審慎的態度,重新書寫和見證我們的歷史,不要再讓歷史跟我們擦身而過。

自從土瓜灣沙中線地盤發掘出宋元古井文物,即引來社會廣泛迴響。現在工程續續進行,圖中為已覆蓋的古蹟位置。


其中一個古井和旁邊散落的文物。

九龍塘五台山

1967年後,香港政府在九龍城畢架山一帶,發展為香港的廣播中心,而主幹道名為廣播道。在70年代全盛期,曾出現五所廣播業機構,當中包括三間電視台和兩間電台,因此被稱為「五台山」。三間電視台,包括1967年開台的免費電視台-香港電視廣播公司,簡稱TVB;亞洲電視,前身為麗的電視。還有於1975年開始,後因財政財政問題,於1978年倒閉的佳藝電視。

至於電台則是於1969年遷入廣播道的香港電台和於1959年啟播的商業電台。其後於八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紀初,無線電視和亞視相繼遷離廣播道,現在廣播道上,只剩下兩間電台而已。「五台山」的稱號,早已成為一代香港人的回憶。

今日廣播道上只剩下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

樂善堂

樂善堂為紮根於九龍城區的慈善組織,源遠流長,其歷史可追溯至清光緒六年(1880年)。主力在贈醫施藥,施棺助殮,興辦義學。早年甚至擔當排解糾紛的仲裁角色。

據資料顯示,早期樂善堂在成立初期乃來自「四約二十三村」的村落組織,其範圍不止於九龍城,遠至蠔涌、沙田、荃灣的零星村落。另一方面,九龍城為早年重要墟市,加上臨海之便,龍津碼頭更是商業船隻靠岸上落貨之處,在清政府允許下,碼頭設立公秤,管理和稅收歸於樂善堂,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用作慈善公益事業。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樂善堂是為失學女童提供義學教育的先驅。多年來遇有火災,更會提供賑災支援。九龍城由鄉村演變為城市,樂善堂都能因應時代與區內的需要,繼續提供不同惠澤社群的服務。

戰前位於九龍城打鐵街上的樂善堂。

九龍城名校林立

九龍城區屬於傳統的名校區,令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在師資優良、校風純樸的名校就讀。而這些學校大多有宗教背景,例如天主教的中學包括: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嘉諾撒聖家書院等,而屬於基督教,則有民生書院、培正中學、培道中學、協恩中學、真光中學、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等。他們當中不少更是歷史悠久,其校舍建築頗具特色,例如瑪利諾修院學校已成為法定古蹟,協恩中學則是三級歷史建築。 

1000

甚具歐洲式建築風格的瑪利諾修院學校,今年剛好慶祝建校90週年。

(刊於2016年)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