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灣仔區

灣仔簡史

文字 | 高添強
圖片 | 文化葫蘆、太古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香港政府檔案處

灣仔︰身份追尋

與其他較早開發的地區相比,灣仔過去百多年來的發展並不平凡,走過的路,多采多姿,可說是香港歷史的縮影。它沒有中環的高貴,也沒有上環的繁囂;其早期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卻為灣仔帶來濃厚的國際色彩。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政府和民間各自重塑灣仔的身份,情節待續。

1880年代的灣仔區一帶,沿岸已建有貨倉和民居。

海濱住宅計劃

根據英國人登陸港島後所作的第一次人口調查,現今稱為灣仔的地區,開埠時並沒有常住人口。這當然不是說灣仔杳無人煙,學者推測,現今洪聖廟附近或許在開埠前已有少量漁民聚居。

開埠初期,港府本有意把灣仔海旁開發為高尚的海濱住宅區。早在1842年,一名美籍商人紀士拜(Charles Gillespie)已在今天的環境資源中心(當時尚位於海旁)建了一間大宅。港島最早的數幢西式住宅就建築在「春園」一帶,開發者更把附近一帶開闢為花園,栽種植物,並引後面的山水入園,這大概就是該地「泉水花園」(Spring Gardens,「春園」是誤譯)的原意。1848年第三任港督般咸抵港後,因官舍尚未興建,便從一商人處租來「春園」的一座大宅作短暫居停。當時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所託、前來中國採集植物標本的植物學家科廷(Robert Fortune)便盛讚該處的花園異常漂亮。

基督教及羅馬天主教會則於「春園」以西的地段設立墳地,以埋葬大量因感染熱帶傳染病去世的歐籍人士,並設置棄嬰所及醫療機構,為香港這片新興殖民地提供最早的社會服務。在灣仔另一端的摩利臣山上,馬禮遜教育會亦早在1843年開辦學校,惟因經費不繼,學校被迫六年後停辦。

曾於1860年重建的洪聖古廟,原先坐落於海旁,灣仔經過數次填海,見證了何謂滄海桑田。

曾於1860年重建的洪聖古廟,原先坐落於海旁,灣仔經過數次填海,見證了何謂滄海桑田。

香港賽馬歷史悠久,早於1846年已建成跑馬地馬場,同年舉行首次賽事。

六十年代的石水渠街,中間樓宇是今天的藍屋。

貨倉、住宅

海濱住宅發展計劃其後因富人不願定居灣仔被迫草草收場。到了1850年代,「泉水花園」以東的「醫院山」(今律敦治醫院所在地)漸漸成為貨倉區,這亦為華人帶來工作機會。隨著人口及貨運增加,港府開發今天石水渠街一帶作華人住宅區;洪聖廟及玉虛宮相繼於1860年代在灣仔建成,標誌著華人在灣仔落地生根。

從開埠起,軍方在今天金鐘一帶設置營房、船塢和軍事設施,這使灣仔與中、上環分隔,其商業發展因而嚴重受阻。小規模的工業如糖廠、船廠及工場雖一度出現灣仔海旁,可是沒有壯大起來,灣仔漸成一個夾雜住宅的貨倉區,海旁隨處可見用以上落貨物的小碼頭。

另一方面,天主教會的出現卻吸引部分外籍人士在此定居,他們主要來自歐人社會的基層如警察、獄吏和文員等;此外,早期灣仔的居民還有葡人,以及過去曾經跟他們在商業上有聯繫的菲律賓、印度和非洲各地的族群。

玉虛宮建於1863年,三進三間式建築,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1868年的大坑蓮花宮,仍然可見底層的拱型建築特色。

建於1936年的前循道衛理聯合會香港堂於1994年拆卸,屬於灣仔一個時代的憶記。

大填海、小東京

踏入二十世紀,一些無緣居於山頂的富有外籍居民漸漸移居堅尼地道一帶新建的大宅,日籍居民亦遷入灣仔海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灣仔儼然成為「小東京」,舉目皆是日人開設的商店、旅館及酒館。

為紓緩中、上環土地不足的困局及重建灣仔,港府於1921年招商承辦灣仔海旁的填海工程,由軍器廠街開至銅鑼灣怡和洋行的貨倉為止。填海範圍非常大,工程亦相當艱巨,一間名為生利的公司以三百三十萬這個在當時可說是天文數字的金額投得工程。

由於標書指定以摩利臣山的沙土作填海之用,灣仔地貌自此出現重大改變。工程期間,承辦商需要鋪設輕便路軌以方便工人運送沙石至海旁,然而開鑿以後,工程人員才發覺摩利臣山地底多為非常堅硬的岩層,這不單令填海工程暫停,更使費用大幅上升,摩利臣山亦因而到戰後才給完全剷平。及後港府經過多番考慮,接納增加工程費用的要求,承辦商得以僱用船隻往九龍各處載運沙土,繼續餘下的工程。1925至1926年間發生的「省港大罷工」,對灣仔填海計劃亦有一定影響,灣仔填海的總支出最後增至五百四十多萬元。

1929年,填海工程終告完成,灣仔面積增加三十六公頃,可供開闢較寬闊的街道和興建條件較佳的樓宇。多條包括軒尼詩道至告士打道的新街道相繼建成,東海旁(今莊士敦道)亦得以擴建。十年間,灣仔的新填地容納了大量因內地局勢動盪而遷港的內地居民;1929年的世界經濟恐慌亦令不少華僑把資金調來香港,並於灣仔新填地一帶置業。灣仔自此煥然一新,數年後海軍會所及六國飯店亦相繼建成,並迅速成為該區的地標。

可惜好景不常,二次大戰期間,灣仔因鄰近海軍船塢及金鐘軍營而不時遭受轟炸,造成大量居民傷亡,灣仔為戰爭付上沉重的代價。

1920年代的灣仔沿岸,已見初期填海工程的海岸線。

七十年代初的灣仔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和道路配套,以準備即將建成的海底隧道。 

1960年,電影《蘇絲黃的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風靡西方的東方情調,灣仔更是尋找這股風情的所在地。

蘇絲黃的世界

1957年,英國作家美臣(Richard Mason)以灣仔為背景的小說《蘇絲黃的世界》面世;一年後,紐約百老匯及倫敦的劇院相繼上演這齣描述灣仔吧女生涯的舞台劇。1960年,由關南施及荷李活男星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主演的同名電影公映,並掀起熱潮,灣仔紅燈區形象自此歷久不衰。其實灣仔的娛樂及色情事業早在二十世紀初娼妓合法化時期已出現,地點主要集中在汕頭街、舢舨街及春園街一帶;大戰期間,駱克道更是日人指定的娛樂區。

韓戰(1950-53)時期,香港成為聯合國軍的休假區,軍人大都從分域街碼頭登岸,再往附近的酒吧買醉,美臣於戰爭結束後在灣仔的酒吧流連數月,蘇絲黃就此誕生。

越戰(1965-75)爆發把灣仔的色情事業推向高峰。除酒吧夜總會外,數量眾多的休假軍人同時亦造就了灣仔的其他行業,如裁縫、洗熨、紋身、飲食及電影院等。1960年代灣仔電影院可說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當中包括東方、國泰、東成、香港、國民、環球及麗都;以數目來說,在香港可算數一數二。

今天灣仔仍然保留不少傳統文化,其中大坑舞火龍更被獲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許多老灣仔人心目中,修頓球場絕對是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所。

新形象

二十世紀中期以前,不便的陸上交通(特別是金鐘的「樽頸地帶」)一直阻礙灣仔的商業發展。自1958年起,隨著金鐘一帶的軍事設施遷移,灣仔至中環的交通大大改善。1961年,夏慤道建成,金鐘道的擴闊工程隨後亦告完成。

從1965年起至1972年,灣仔再次展開大型的填海計劃。工程完成後,灣仔的範圍伸展至今天會議道一帶。1968年行政局通過灣仔的舊區重建計劃,皇后大道東兩旁的舊廈大量拆卸重建。這段時期,香港正經歷「經濟起飛」,社會普遍對工商樓宇的需求增加,商業活動因中環區的商業樓宇供應飽和而漸漸向東擴展,灣仔的填海與重建,正好回應這一趨勢。另一方面,當時香港亦從「文化沙漠」,逐步走進文化活動百花齊放的年代。

1972年,標誌著灣仔新時代到臨的新水星大廈落成。五年後,香港首座藝術中心竣工。往後十多年間,一座座耀眼的商業大廈、政府大樓、酒店、運動場、演藝學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環廣場等相繼落成,灣仔不斷披上新衣。1997年,舉世矚目的政權交接儀式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舉行,更為灣仔故事添上新情節。

中外混雜及新舊交替原是灣仔最大的特色,該地面貌改變帶來的是甚麼?這可能值得大家細想。

中外混雜,新舊交替就是灣仔最大的特色。

跟灣仔相連的跑馬地,其周邊雖是住宅林立,卻旺中帶靜,形成獨特的悠閒社區。(圖片:香港賽馬會)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