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黃大仙

黃大仙歷史

七十年代中的黃大仙,一排排的徙置公屋林立,前方為摩士公園。

此區以「黃大仙」命名,是1969年港府發表《民政主任工作檢討報告書》時確立的,因區內有一座香火鼎盛的黃大仙祠,而管理機構「嗇色園」又是一個服務社區的慈善團體,故此獲得港府垂青,以此為名。1981年港府發表《地方行政白皮書》,將全港劃分為18個行政區,黃大仙區是其中之一。

地理與交通

黃大仙區位於九龍東,面積約9.26平方公里,北面以獅子山及大老山為界;東臨飛鵝山;南接清水灣道及太子道東;西連聯合道及獅子山隧道。區內包括了樂富、橫頭磡、竹園邨、慈雲山、鑽石山、新蒲崗、牛池灣和彩虹邨等社區。人口約428,700人,其中長者佔17%,為全港之冠。

此乃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行政區,因位處九龍心臟,是連貫九龍東、西的交通樞紐。龍翔道橫亙其中,與大老山隧道及獅子山隧道連接,直達新界。另一條穿過此區的主幹道是太子道東,為九龍交通的大動脈。


上世紀初的蒲崗村,仍見菜田,後右方為富商曾富的別墅。

歷史沿革

有人會以為黃大仙區在戰後才發展起來,其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清時期。康熙廿七年(1688)刊行的《新安縣志》介紹新安縣分有三鄉,其中延福鄉有衙前村和莆岡村,即是後來的衙前圍和蒲崗村。嘉慶廿四年(1819)的《新安縣志》除了提及上述二村外,還有「牛池灣」,都屬官富司轄下的村落。

1898年英國租界新界後,官富司轄下村落納入港府管治範圍。1937年港府將界限街以北、獅子山以南的地區劃為「新九龍」,進行都市發展,鄉村風味逐漸消失。日治時期更進一步破壞,為了擴建啟德機場,日本人下令清拆附近大批村落,蒲崗村和大磡村等被夷平。和平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許多人棲身於新九龍,各地遍布寮屋,大磡村毗鄰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寮屋區,環境擠迫。


早年遍佈黃大仙一帶的村落,大多是客家村為主,村民以務農維生。

鄉村變屋邨

1953年12月25日,深水埗石硤尾六村發生大火,導致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翌年港府成立徙置事務處和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及後為應付人口急增,也在其他地區包括今日的黃大仙區,推行這項公屋政策。

要找合適地點興建大型屋邨,就難免觸及原有的鄉村。1957年港府宣布清拆竹園村(位置在今天黃大仙祠側),但遭村民抗議。其後竹園村聯同鄰近村落組成「九龍十三鄉委員會」,在三山國王廟商議對策,為受影響居民爭取較佳的賠償和安置。

黃大仙區的公屋發展始於1957年,首先出現的是老虎岩徙置區,1963年改稱「老虎岩新區」。鑑於名字帶有煞氣,不為居民所喜,當局於1971年改名為「樂富新區」。1973年房屋委員會成立後,取名「樂富邨」。

第二個在區內落成的公共房屋是黃大仙徙置區(1957年),位於竹園村附近。及後為了區別龍翔道另一面的黃大仙政府廉租屋,而改稱「黃大仙下邨」。黃大仙政府廉租屋(1958年)則於1973年更名「黃大仙上邨」。

六十年代出現的公營房屋有東頭邨(1960年代初)、橫頭磡邨(前身是1962年興建的徙置大廈)、彩虹邨(1963年)、慈雲山邨(前身是1960年代的徙置大廈)、竹園邨(前身是1960年代的徙置大廈)和沙田坳邨(1967年)。踏入七十年代,有美東邨(1974年)、彩雲邨(1978年)和富山邨(原名斧山邨,1978年)等。今天該區有85%的人口居住公屋和資助房屋。

竹園村已經清拆,今只剩下十多間石屋(稱「竹園聯合村」),而九龍十三鄉委員會亦於1986年易名「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抹去鄉村色彩。昔日的十三鄉僅餘衙前圍村,和牛池灣村部分村屋,在觀塘區則有茶果嶺村和鯉魚門村。衙前圍村是市區碩果僅存的圍村,但難逃拆卸命運。


彩虹邨所在地前身為九龍十三鄉之一的沙地園,是黃大仙區最早的公共屋邨,於1963落成,地點利便。一直被坊間認為是風水公屋,據聞住有不少富戶。


星羅棋布的大磡村寮屋群,曾是社會上一個嚴重住屋問題,糾纏多年下最終清拆。


殖民地政府在興建公屋時,也顧及居民的需要,預留空間作簡單的休憩設施。圖為1975年的黃大仙上邨。


早期公屋興建密集,人口凋密,加上街市衛生欠奉。天台上還見不少教會經營的天台學校,為貧苦大眾提供基本教育。


早年社區缺乏消費娛樂場所,隨市民生活改善,有所需要。圖為1965年開幕的啟德遊樂場,提供不少機動遊戲玩樂,於1982年結束。

何謂九龍十三鄉?

十三鄉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新九龍十三個具規模的鄉村,包括沙埔村、衙前團村、竹園村、大磡村、元嶺村、沙地園、坪頂、牛池灣、坪石、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其中,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為九龍四山。

工業發展與衰落

新蒲崗前身是飛機場,日本人曾在這片填海得來的平地興建兩條交叉跑道。戰後港府為適應大型飛機降落,將其中一條跑道向西北方伸延,橫越清水灣道(1963年改名彩虹道)。儘管如此,亦難以滿足航運需求。港府於是在九龍灣填海,1958年建成一條伸出海面的跑道。原有兩條交叉跑道停用,部分土地在六十年代興建客運大樓和滑行道,其餘開闢工業區,因位於已拆卸的蒲崗村以南,故稱「新蒲崗」。

新蒲崗的主幹道路是大有街,兩旁街道以數字命名,有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和八達街。六十年代的香港正由轉口業走向輕工業,工廠和山寨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區內的麗宮戲院於1966年開業,可以容納3,000多觀眾,足見新蒲崗有龐大的消費能力。

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本地製造業開始北移。1998年啟德機場遷往赤鱲角後,新蒲崗更見冷清,不少工廠單位丟空或轉作其他用途,有些工廈重建為商廈。麗宮戲院亦於1992年結業,改建為越秀廣場。


隨八十年代工業北移,新蒲崗工業區今天難復見人頭湧湧的熱鬧。不少舊工廈也隨著市場而改建。


六十年代初的地圖中,已見新蒲崗早有工業和住宅的混合規劃。

1000
「香港製造」曾令香港人感到自豪,這個品牌今日需要配合時代而轉變,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創新元素。

宗教與服務

黃大仙區有不少寺廟,最著名的是1921年在竹園建立的黃大仙祠。而位於鑽石山的志蓮淨苑,原是女尼清修之地。

孔教學院於1963年在大成街開辦大成中學,附設小學和夜校。孔教學院現正申請在鑽石山綜合發展區東面興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孔廟,提供有關儒家的文化活動和課程。若果獲得批准,將使黃大仙區成為儒釋道三教匯聚之地。

天主教和基督教會亦很早進入黃大仙區發展,以教育尤其顯著。戰後香港人口急增,出生率亦上升,學位需求與日俱增。官校未能應付所需,政府便提供地方或經濟支援,鼓勵宗教和慈善團體興學育才。

六十年代大量七層高的徙置大廈出現,天台和地下空間常被辦學團體用作學校,校長室和教育室多租用七樓的單位。有些學校則與公共房屋相通,形成T字。1965年創立的天主教溥仁學校,與東頭邨22座連結一起,是迄今唯一尚存的「附屬」校舍。


黃大仙祠除了有不少本地信眾外,近年自由行帶動下,有不少旅客專程到來參拜。


經過逾七十年的發展,黃大仙祠今天更具規模。


早年黃大仙公屋林立,圖中為已清拆的東南西北座。

 

刊於2014年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