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荃葵青

荃葵青歷史

歷史背景

地理歷史

荃灣、葵涌與青衣這三區都擁有悠久的歷史。據發掘出的遺物來推測,荃灣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和晚期已經有人居住。昔日的書籍也有記載荃灣這地區,如明代的《粵大記》附圖中便將荃灣標為「淺灣」,清代有《新安縣全圖》記載荃灣所在地。除了荃灣外,古籍也有記載葵涌與青衣,前者在明代的《粵大記》附圖中出現;後者則在清代王崇熙的《新安縣志‧都里》被記載成村莊。

據說在1227年(南宋景炎二年),宋端宗逃到廣東淺灣,有考察認為此淺灣即今荃灣。荃灣附近有一地名「城門」,為今「城門水塘」的所在地。據聞,當地鄉人築石城助張世傑抗元軍,此城也傳於清初時被鄉人用以抵抗清兵,後來城牆被拆,只剩城門,因此得名「城門」。相傳在十九世紀中葉,淺灣的居民認為此名意境不佳,因而改名「全灣」;到二十世紀初,有秀才建議以「荃」代替「全」,遂稱「荃灣」,沿用至今。

三棟屋原是陳氏家族於十八世紀中葉從廣東移居荃灣,並在瀕海地方築礐,開墾耕地,其後才大興土本,建成三棟屋博物館。

英國在1898年租借九龍半島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並把新界分成「八約」管治,當時荃灣屬於九龍約。在此之前,荃灣的海壩、葵涌、青衣及石圍角四村組成了「全安局」,用以負責維持地區的安全、調解鄉民之間的糾紛,更會在荃灣天后廟集合討論如何應對村中大事。在1911年7月才設置警察局駐守,戰前更是由歐籍警官掌管,後來才被本地中國藉警員代替。

1926年,新界鄉議局成立,由該局辦理新界普通的民事案件,因為此局對社區的理解較深,減少港英政府因直接管理新界事務而與居民產生衝突。1941年12月,日本侵佔香港,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管治。戰後於1956年,荃灣、葵涌、青衣和馬灣全撥歸荃灣理民府管理。1981年4月,荃灣區議會成立,負責管理荃灣、葵涌、青衣,還包括青龍頭、嘉龍村、馬灣島等。1985年4月,葵涌及青衣從荃灣區被劃分出來,成立葵涌及青衣區議會,並於1988年4月易名為葵青區議會。

昔日的農耕社會早不復見,不少農民更棄耕走到工廠打工維生。

80年代中的荃灣遠方的青衣島,已有大橋連接,不少高樓大廈相繼林立。

經濟發展

早期工業

荃葵青區居民在1930年以前主要靠農務維生,主要農作物為禾稻、菠蘿、蔬菜及蕃薯。當中,荃灣菠蘿更是聞名香港的特產。亦有部份鄉民和水上人以捕魚維生。當時的生活雖然較為簡樸,但仍令鄉民感到滿意。荃葵青區早期也有一些地區性的工業如製香業和石灰業等。製香廠大多聚集於荃灣,約有2 4間之多,可謂是荃灣工廠的雛型,部分製香廠更沿用水車磨粉,有考證部份水車超逾百年歷史,可見這工業具有相當的規模與歷史。石灰廠主要設於青衣舊墟四周, 工人會從青衣海灣一帶打撈貝殼, 交往石灰廠燒成白灰, 製成品用作粉飾牆壁, 工廠也會接收島外的石灰來加工。

在重工業方面,荃葵青區擁有被形容為是戰前唯一真正的重工業—德士古石油庫。據說該廠戰前曾在只有數千鄉民的荃灣聘用多達1,600名工人,可見其規模之大,其大型油庫亦是此區一大特色,所有由海路往來、經過荃灣的人都會因而留下深刻印象。

客家婦女肩負的家頭雜務相當多,荃葵一帶居民多以務農維生。

早年的青衣乃荒蕪之地,用作製造建築物料的灰窟更是隨處可見。

城市發展

墟市發展

鴉片戰爭後,香港島被割讓予英國,其發展卻為荃灣的農產品及手工業製品帶來出路,並帶動了荃葵青區的經濟活動,進一步刺激該區的早期商業發展。在荃灣曾有兩個墟市,青衣有一墟市。三個墟市都很興旺,有賣日常用品的店鋪,也有服務性行業如理髮店和酒樓等。

荃灣舊墟市

荃灣舊墟市是當時荃灣的商業中心,由全安局管理。與新界各區的墟市不同,荃灣的墟市沒有指定的墟期,每天都會經營。當時有不少水上人販售漁獲,也有來自其他鄉村的農民前來販賣蔬菜,亦有道士居於市集,隨時應鄉民要求主持各種儀式。該市鄰近海邊,因而有荃灣「四約街坊輪船公司」經營的「火船仔」服務,提供海上交通至鄰近區域。

荃灣新墟市

荃灣新墟市坐落於城門谷, 於1 9 3 6 年建成, 設施齊全,可算是荃灣第一個具現代化規劃的墟市。這墟市的一大特色是包括了一「苦力區」,專門為當時密集於荃灣區興建城門水塘、醉酒灣防線等工程的工人而服務。由於曾有工程因有工人病倒而耽誤了進展,令政府明白到職業安全的重要性。加上城門水塘的工程已引發過千宗瘧疾,安置工作更刻不容緩,墟市選址也是為了方便安置工人到附近工作。

青衣大街墟

青衣大街墟沒有固定墟期,每天均開門做生意,十分旺盛熱鬧。商店前有時會有小販擺賣, 貨品應有盡有。此墟的顧客主要以水上人為主, 有時遠至九華徑,甚至布吉的居民也會到青衣大街做買賣。同時,此墟的設立使青衣島居民可以自給自足,不需依賴對岸的荃灣舊墟市,但到了1982年,政府因發展青衣大街一帶,於同年8月清拆整條大街,其後在該處興建公共房屋為紀念此墟而命名為「青衣邨」。

戰後發展

輕工業

戰後,大批工業在荃灣發展,初期進駐的大多數是輕工業如紡織廠和搪瓷廠等。至1954年止,荃灣區共有七間配備先進技術的大型紡織廠和五間大型的搪瓷廠。於1971年,荃灣已成為最大的工業區,佔全港工業產值的兩成,1991年更達37%。在1961至1976年間,荃灣的就業人口有六成受僱於製造業。紡織廠主要位於荃灣舊墟市西邊,沿著青山道的新填海地帶。紡織業中包含不同的環節,據知荃灣區的紡織業佔全港的三成,其中紗廠的規模更佔全港紗廠接近八成。但由於荃灣的工業用地並非預先規劃,因此散佈得較為混亂,很快便不敷應用。

六十年代初,不少工廠便開始在葵涌和青衣發展,較出名的有東亞太平紡織廠、大隆染廠、運通製衣廠、寶星紡織廠等。1967年,醉酒灣填海工程完成後,該地成為政府銳意發展的工業區。截至1970年,荃灣與葵涌已合共有接近1,400間工廠,僱用近八萬名工人。新的工業大廈在七十年代陸續建成,製衣、紡織及電子業成為三大主要工業。

早期不少玩具廠都開設於荃葵區。香港製造的產品行銷海外,被譽為信心保證。

戰後的荃灣,由於有大量自大陸南移的資金在此設廠,至五十年代,全港兩成勞動力都聚集在荃灣,主要從事紡織、搪瓷和金屬業,造就了不少「工廠妹」。

六十年代,荃灣德士古道、楊屋道一帶建有多間工廠,當時荃灣工業漸見蓬勃。

貨櫃碼頭

葵涌在1972年建成一號貨櫃碼頭,為葵涌貨櫃碼頭揭開了歷史性的一頁。此碼頭在19 7 4年可每天處理3 , 5 6 1個二十英呎的標準集裝箱;1982年增加每天的處理量至4,630個,創下世界紀錄。碼頭在1988及1989年連續成為全球吞吐量最高的貨櫃港,分別處理了403萬個和446萬個標準箱,奠定了其在世界貨櫃運輸業的地位。
現時葵涌貨櫃港共有九個碼頭, 佔地2 7 8 . 8 5 公頃。根據香港貨櫃碼頭商會有限公司的統計,葵涌貨櫃碼頭在2 0 1 0年處理了超過1, 7 1 0萬個標準集裝箱,其貨櫃吞吐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貨櫃碼頭之一。

油庫

青衣在戰後仍有油庫在島上運作,六十年代中期,美孚、德士古、東方等石油公司已設立石油產品的儲存與分發設施和潤滑油的摻和、包裝與存放設施等,數量一直有所提升。到七十到八十年代間,島上已佈滿油庫。但隨著島上的人口漸增,又意識到油庫的危險性, 故在八十年代開始發起連串運動, 要求搬遷油庫。最後, 這些油庫被迫遷到青衣較偏僻處, 或直接搬離青衣。目前在青衣繼續運作的油庫,計有:蜆殼、埃克森美孚(兩油庫)、華潤石化等。

重工業

青衣本是一孤島,因此著重於發展重工業。第一批重工業在六十年代形成,而在1960年在青衣興建的渡輪碼頭,以及1969年興建的發電廠便改善了交通不便和缺乏電力的問題,使青衣有條件進一步發展工業。

船廠

六十年代,政府指定青衣接收數十家因填海而需要搬遷的大角咀和長沙灣的造船廠。之後,青衣便成了往後需遷拆的船廠和船塢的新址,被打造為造船業和修船業的集中點。同時,水深的港口及航道,有利的政治、經濟環境和地理使香港成為世界上最繁盛的航運港口之一。但九十年代起,青衣北岸一帶土地被改作住宅用途,船廠便再次被迫西移, 近年更逐漸萎縮。

其他行業

荔園

1949年開業的荔園宣稱是「南中國唯一近代巨型遊樂場」,有不少娛樂設施。1961年,荔園由邱德根接辦,增設宋城與動物園,以及更新場內各類玩意,使荔園進入新的一頁。1969年,荔園的遊客依年已達三百萬人次,但當時香港的人口尚不足三百萬,荔園的受歡迎程度從中可見一斑。大笨象「天奴」更是場中最受歡迎的動物明星。雖然荔園於1997年結業,但已為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帶來無限的歡樂,堪稱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1965年,荔園遊樂場入口。

華達製片廠

華達製片廠是一間於荃灣札根的大型片場,由新加坡光藝製片公司投資興建。「光藝」與「邵氏」、「國際」同列為三大院線,華達製片廠亦培育了例如謝賢及嘉玲這等有名的大明星,是當時無人不知的片場。

基建發展

早期水陸交通

村民最初靠步行在區內來往,而荃葵青區內的陸路交通尚算完善,但與其他地區的陸路連繫相對較差,再加上路途遙遠,荃灣舊街又可讓區內居民購買日用品,因此和其他地區接觸不算頻繁。

相較之下,荃葵青區的水路交通顯得較為利便頻繁。由於青衣島乃島嶼,居民經常需要到荃灣的墟市,以及到位於「三百錢」(現今荃灣墳場)的天后廟拜祭,因而要依賴水路交通。即使到了二十、三十年代,島上居民依然只靠簡陋的渡海工具—「舢舨」往來。但因這些手搖船體積小,速度慢,所以極為不便。

青衣大橋於1974年2月28日通車,啟用初期,只供運載物資的車輛使用。

道路發展— 公路四部曲

青山道和大埔道

在早期的公路中, 最重要肯定是青山道和大埔道。這兩條公路的啟用標示著新界地區首次有現代化的公路。在當時來說, 青山道和大埔道約環繞著新界三分之二地區, 是戰前對新界發展有深遠影響的重要工程。這兩條公路經過許多村落、地區及墟市, 在歷史和經濟效益上,都足以為人稱道。

屯門公路

屯門公路是香港第三長的道路, 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北端的柴灣角, 是香港最早成立的高速公路之一, 更是全港首條限制進入的快速公路。此路的建成舒緩了在1973年發展為新市鎮的屯門的交通配套嚴重不足的問題。

荃錦公路

錦田是青山道和大埔道的交匯處, 但初時要由荃灣駕車到達錦田,卻需要繞一個大圈,而在1951年至1952年間所興建的荃錦公路連接起新界南北, 省下了由荃灣去錦田或元朗的時間, 也讓錦田納入當時新界地區的交通樞紐。

橋樑

青衣一島八橋

在短短3 0 年間, 青衣由四面環海的「孤島」, 發展至現在的「一島八橋」,成為陸路交通樞紐的規模,在世界上可稱獨一無二。

橋名 建成通車年份
青衣大橋 1974年2月28日
青荃橋 1987年
長青橋 1997年2月19日
青馬大橋 1997年5月22日
青荔橋 1998年
汀九橋 1998年5月6日
葵青橋 1999年7月26日
昂船州大橋 2009年12月20日

在數十年間,青衣由四面環海的「孤島」,發展至現在「一島八橋」,成為陸路交通樞紐的規模,在世界上可稱得上獨一無二。

隧道

城門隧道

城門隧道於1990年4月20日通車,是連接新界西與新界東的隧道,亦是首個設置大型巴士轉車站的收費行車隧道。由於城門隧道轉車站本身處於山上的封閉環境,所以成為唯一無需使用八達通確認便可轉乘的巴士轉車站。

大欖隧道

大欖隧道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的一部份,是新界西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其興建目的為紓緩屯門公路及青山公路的交通負荷,並將新界各地與港九市區、香港國際機場,以至葵涌貨櫃碼頭的距離拉近。亦因其位置鄰近落馬州及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有助連接國內的過境旅運及物流運輸,為兩地交通及物流擔當重要角色。

交通工具發展

鐵路

荃葵青區擁有多條鐵路線,既有在1982年全線通車的荃灣線,也有於1998年通車的東涌線及機場快線。另外,自2003年該區擁有通往新界西屯門、元朗區和九龍西的西鐵線,而這些鐵路連接了荃灣與香港各地,使其交通變得更方便。

巴士與小巴

隨著青山道通車,以及荃葵青區的交通網絡不斷改善,愈來愈多巴士及小巴路線駛經荃葵青區,使該區儼如一個交通樞紐,連繫著新界、港九及大嶼山。荃葵青地區在戰前已有私營巴士行走,而隨著新界西的發展,政府希望以巴士和高速公路滿足新界西前往港九地區的通勤需要,荃灣便成為巴士的轉匯點,亦令穿梭往來荃灣的巴士路線四通八達。小巴則早於50年代已出現,提供一些較偏僻地區連接中心區的交通服務,今天更成服務新界偏遠地區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碼頭與渡輪

街渡與渡輪曾經是連繫荃葵青區的重要交通工具。直至1974年青衣大橋建成前,更是青衣唯一的交通工具。早期的接駁船就是今天俗稱的「街渡」。荃灣至香港的直線渡輪據說最初於1925年啟航,由新成立的香港新界小輪公司經營,於1938年航線改轉讓予香港油麻地小輪有限公司。因荃灣碼頭於1942年被日軍炸毀,渡輪服務戰時一度停頓,在戰後復航,但隨著戰後交通網絡日益發達,渡輪服務漸漸式微,而於2000年終告結束。

位於荃灣海旁的荃灣西鐵站,是西鐵綫在九龍南綫通車前唯一一個地底車站,給居民帶來利便。

民生

荃灣新市鎮

早期被政府稱為荃灣衛星城市,荃灣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政府於1 9 5 9年開始建區和規劃, 於1 9 6 1 年9月正式刊憲,1 9 73年始開發,而今天已成香港人口規模最大的地區。其特別之處,是與同為第一代新市鎮的沙田和屯門有所不同,荃灣新市鎮沒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帶,市鎮的發展規劃分為荃灣、葵涌和青衣三個中心。隨著葵青脫離了荃灣區,兩區內亦多了屬於自己的公共設施,如以「葵青」為名的葵青劇院,而新都會廣場和葵涌廣場,亦儼如成了葵涌的市中心。青衣更發展成可自給自足的社區。

1965年的荃灣市中心,前方已見有公共房屋,後方的空地預留作公共設施之用,社區漸具規模。

木屋與徙置區

1949年後,香港出現大規模的難民潮,荃灣迅速出現不少的木屋區。這些區域擠迫又毫無規劃可言,再加上因填海工程的關係使地勢改變,造成區內經常因雨成災。因此,火災與水災在木屋區時常出現,每次都一發不可收拾。

為解決居住和衛生帶來的問題,政府在五十年代中已逐步把木屋區清拆掉,並安排居民入住臨屋區。一些宗教團體如衛理公會和天主教福利會等,亦紛紛關注低下層居民的問題。荃灣區興建徙置區是從1954年海壩村木屋區大火後,政府把全部災民送往大窩口徙置區安置開始。雖然簡陋,但徙置區仍供不應求,所以政府便增建大量的新臨屋區,在新政策下又在荃灣興建大型公共屋邨以取代木屋和石屋,解決居住問題。

在公共房屋還未落成之前,政府便把急速增長的人口安置於臨屋區,圖為1971年位於葵涌的臨屋區。

長康邨是青衣島最大的公共屋邨,建成初期屬長青邨的伸展部分直至到八十年代中才易名。

葵涌邨,過往稱為「葵涌新區」,重建前屬徙置區,分為葵涌上邨和葵涌下邨(27-42座)。

公屋與居屋

荃葵青區最早發展公共房屋的是葵涌區,葵涌區第一個公共屋邨—大窩口邨,於1961年落成。荃灣區第一個公共屋邨—福來邨則在1963年入伙。青衣區因早期交通不便,第一個公共屋邨—長青邨在1977年才落成。

現時,葵青區約有廿多個公共屋邨,相對之下,荃灣區只有六條公共屋邨,反映荃灣著重於工業發展而葵青區所得的土地則著重建房屋。當時的公共屋邨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衛生環境很差,邨內只有基本的康樂設施;八十年代起,政府陸續進行擴展、重建、美化、改進等工程;至今,現時的公共屋邨在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已變得更完善。

戰前,荃灣區內雖說缺乏社區設施。今天小孩在簡陋的乒乓球枱玩耍時,那份童真仍然純樸。

私人樓宇

荃葵青區早期的私人樓宇於六十年代開始出現,早期多為單幢大廈。現存最早期的私人樓宇為建於荃灣三陂坊的仁信大廈,葵涌區最早的私人樓宇則為宏華大廈。後來,一些大型屋苑陸續建成,荃葵青區亦日漸演變成今日高樓林立的面貌。較出名的私人樓宇包括位於荃灣的荃威花園和青衣的灝景灣。

時代巨輪不停轉動,眼前的舊建築表面看縱然不及潮流,但其散發的人情魅力卻值得珍惜。

社區建設

荃葵青區在戰前算是全無社區設施可言, 即使是消防局、郵局等,都是在戰後才陸續啟用,社區服務落後,初時也僅有兩間戲院。雖然如此,荃葵青區在社區發展中,仍領先於新界各地,如在1974年於福來邨成立了新界區第一間公共圖書館。現時荃葵青區內社區設施齊備,葵青區更在2003年成為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安全社區。

仁濟醫院

仁濟醫院成立於1 9 6 7 年, 是一間由荃灣原居民發起興建的醫院。五十年代末, 雖然荃灣已逐步發展成人口眾多的衛星城市, 但區內除有一間「荃灣商會坊眾診療所」之外,其他醫療設施卻嚴重不足。於1962年初,荃灣商會理事長葉德範與地區的紳商人士籌備建立仁濟醫院。仁濟醫院於1973年落成啟用,初時只有一百張病床、設備簡陋;但歷經多次擴建後,仁濟醫院發展至今已是一所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的全科醫院,更提供社會服務,成為服務全港的慈善機構。

荃灣大會堂

荃灣大會堂於1980年落成啟用,是新界區首個演藝場地,其設計仿照香港大會堂為藍本。荃灣大會堂曾於1990年及2004年分別進行小型及大型翻新,現在會堂設備完善,適合作展覽、講座及酒會用途。荃灣大會堂還提供演講室及會議室,也是舉行會議、訓練班及研討會的理想地點。

葵青劇院

葵青劇院於1999年11月開幕啟用,標誌著香港演藝文化發展的一個新里程碑。劇院設備完善,適合各類型藝術表演。為滿足香港對小型實驗劇場日益增加的需求,劇院將展覽廳改建為「黑盒劇場」,於2008年5月啟用,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表演場地中第一個黑盒劇場。

荃灣大會堂是香港第三個大會堂,亦是新界首個演藝場地。

龍華戲院已逾四十年歷史,早年提供電影娛樂予居民,近年已改成商場,配合社區需要。


刊於2012年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