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中西區

中西區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英國人選擇中環為行政中心。當年的中環沒有平地,英國人在山坡上建屋,開闢荷李活道和皇后大道,形成維多利亞城。軍事、行政、宗教和商業建築均採用殖民地式或西 式設計,例如三軍司令官邸(1846年)、聖約翰座堂(1849年)、會督府(1851年)、總督府(1855年)和中區警署建築群(始建於1840年代),連同海旁一列洋行和貨倉,塑造了維多利亞城 的最初面貌。

1894年鼠疫後的太平山一帶。

自從1842年開埠以來,英國已有計劃在香港建立維多利亞城,早期西式建築已具規模,街道也井井有條。

沿著二十世紀初中上環的海岸,已見到香港經濟發展迅速的一面。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環,德輔道中一帶,不少商舖林立,一片繁華景象。

中環:商業中心

及後經濟發展,人口增加,政府要多次填海增闢土地。最大規模的一次於1890年展開,範圍由石塘咀至中環,至1904年完成,增加了59英畝土地。原來的海旁路成為德輔道,紀念剛卸任港 督的德輔爵士。新的海旁路命名干諾道,紀念英國干諾公爵來港主持填海工程奠基禮。在德輔道與干諾道之間有一條較短的遮打道,則是紀念推動中區填海的商人遮打。

與此同時,電車公司在堅尼地城至筲箕灣之間鋪設路軌,1904年通車,帶動北岸發展。其時維多利亞城的範圍由堅尼地城伸展至銅鑼灣,周邊豎立了6塊界石。華人習慣稱這城市為「四環九 約」,「四環」是指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今灣仔一部分),共分9區。

中環這片新填海地陸續出現矚目的建築物,滙豐銀行總行對開留作廣場,中央豎立維多利亞女皇像,四周建了香港會所(1897年)、皇后行(1899年)、最高法院(1912年)、太子行 (1904年)等多幢大樓,標誌着中環作為遠東經濟中心的地位已經形成。

中環區是香港的金融區,百多年來地位不變。

不少本地銀行的總行都設在中環,而匯豐銀行更不在話下。

中區不少街道名稱和特色都仍舊帶有早年殖民地的色彩。

中區商廈林立,代表了香港亞太金融中心的重要位置。

上環:華商集中地

香港島憑着優良的地理環境,加上英方宣布為自由港,吸引許多商人到來,成為華南一個重要的交通和貿易港口。當年港府實施華洋分隔,中環是洋人天下,上環是華人聚居地。擁有資金 的華商在上環建立南北行,經營轉口生意。又在區內興建文武廟(1847年)、廣福義祠(1851年)、南北行公所(1868年)和東華醫院(1870年),做生意之餘不忘行善,造福社群。

香港島憑着優良的地理環境,加上英方宣布為自由港,吸引許多商人到來,成為華南一個重要的交通和貿易港口。當年港府實施華洋分隔,中環是洋人天下,上環是華人聚居地。擁有資金 的華商在上環建立南北行,經營轉口生意。又在區內興建文武廟(1847年)、廣福義祠(1851年)、南北行公所(1868年)和東華醫院(1870年),做生意之餘不忘行善,造福社群。

香港教育初期倚賴民間組織和教會辦學,直至1862年,政府開辦一間具規模的中央書院(其後改名皇仁書院)。它最初在歌賦街,1889年遷至荷李活道,俗稱「大書館」。隔鄰是1887年建 立的雅麗氏利濟醫院,附設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先後入讀這兩間學校,累積進步思想,中上環成了革命的發源地。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上環太平山區是重災區,短短4個月有2千多人死亡。往後幾年疫症多次爆發,港府清拆太平山區的房屋,洗太平地,重新規劃時預留空間興建卜公花園。另外聘請英 國細菌學家來港研究疫情,1906年在附近建立細菌檢驗所,監察鼠疫和控制傳染病。這座檢驗所現已改為香港醫學博物館,記載昔日這段歷史。

早在1888年,港府曾頒布《歐人住宅區保護條例》,規定堅道一帶的半山區只准興建西式洋房,目的是將洋人與華人分隔。鼠疫爆發後,許多洋人遷上山頂,港府於1904年再頒布《山頂區 保留條例》,同樣是排除華人。直至1927年何東在山頂道興建大宅,才打破有關規定。隨着華商冒起,華洋分隔的政策逐漸消失。

前中環街市將會進行活化工程,天台會建有空中花園供人休憩。

傳統的中藥店都有售賣涼茶,今天仍會在中環區找到。

中區露天街市仍是一處充滿生活氣息的地方。

近年嘉咸街進行重建,部份街市攤擋仍然繼續營業。

隨着不少老街坊搬遷,街市的熱鬧景況已不復當年。

西區:新開發地帶

1850年代有大批為逃避太平天國之亂而南遷香港的人,政府開闢西營盤給他們居住,十字形的街道井然有序。新教和天主教會隨之到來立足,服務大眾。港督盧吉在1908年建議成立香港大 學,獲商人麽地響應捐款,校址亦選擇此區。1910年動工興建本部大樓,兩年後開學,為香港教育邁出重要一步。

港島北岸最西端的堅尼地城,早年吸納了許多厭惡性設施、工廠和批發市場,包括義山、義莊、疫症墳場、殮房、屠房、傳染病醫院、痘局、煤氣鼓、垃圾焚化爐、水泥廠、雞鴨欄、魚市 場和蔬菜市場、廢物轉運站等,沒有太多人願意入住此區。1985年地鐵港島綫通車,雖然只到上環,但亦令西區開始出現變化。舊樓陸續重建,昔日的厭惡性設施逐步搬離或拆卸,成為一個人 口稠密的住宅區。

現今在堅尼地城可找到一座百年建築,那是三行工人於光緒十年(1884)興建的魯班先師廟。它位於青蓮臺,該處山坡共有七座臺階,由富商李陞家族開發。其中六座臺階的名字與唐朝詩 人李白或其詩作有關,另一座是李寶龍臺,以李寶龍路貫穿七臺。

港鐵公司在2009年動工興建西港島綫,原本計劃在堅尼地城科士街石牆樹地底興建車站,後來應社會要求保護這幅全港最大和最長的石牆樹群,改在堅尼地城游泳池底下設立車站。該幅石 牆生長了19棵大樹,多為細葉榕,最大的一棵超過百年。這是大自然與城市結合的典範,見證了樹木、雀鳥和人類的共存。

西環太白臺,雖然早期的樓房已被拆卸重建,但仍是保留原來的格局。

政府山一帶是中環的核心地帶,未來將會進行不少更新工程。

今天的孫中山博物館前身正是甘棠弟。

荷里活道以售賣古董而聞名,更被外國雜誌選為全球最具特色街道之一。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