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西貢

西貢歷史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文化葫蘆

西貢位於香港東南部,許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何此區以「西」稱之。箇中原因要從明初說起,其時鄭和下西洋,宣揚大明威德,促進海外經商,不少國家帶同本地特產到中國朝貢或貿易,西來的船隻北上大陸之前,停泊在今天新界東部一個漁港,久而久之該處被稱為「西貢」,有「西方來貢」的意思。

現今西貢區包括西貢半島南部、馬鞍山西南部分、糧船灣、清水灣半島、將軍澳,以及遍布西貢海域的七十多個大小島嶼,總面積達12,680公頃,是僅次於離島區的第二大行政區。西貢山巒起伏,三面環海,島嶼星羅棋布,被譽為「香港後花園」,是市民郊遊行山的好去處。西貢半島北部(西貢北約)在地方行政上劃入大埔區。

破邊洲是西貢外海的一個島嶼,是一億多年前火山爆發下,火山岩灰冷卻後,經歷千年的風化而成的天然奇觀。更是不少市民出西貢海指定的景點之一。(圖片 / 陳天權)

西貢半島大部分土地在1978年劃入西貢東和西貢西兩個郊野公園,1996年海下灣又劃為海岸公園。2008年特區政府回應民間呼籲,宣布在新界東海岸設立地質公園,分為兩大園區共八個景區。西貢有糧船灣、橋咀洲、果洲群島和甕缸群島;新界東北有印洲塘、赤門、東平洲,及黃竹角咀至赤洲。

2009年香港地質公園獲國土資源部批准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201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明代的《粵大記》〈廣東沿海圖〉已記載了不少西貢的地名。包括布袋灣(布袋澳)、蠔涌村、龍船灣(糧船灣)等。

西貢墟

西貢墟約在一百年前已形成市集,方圓一帶的村民和漁民在此進行買賣或以物易物。海邊建有天后廟,由於日久失修,1916年重建,同年將油麻莆村的協天大帝廟遷來,建在天后廟旁,形成一列五開間的建築群。

西貢市的海鮮街早已遠近馳名,尤其假日更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品嚐海鮮美食。

五十年代初的西貢墟最為繁盛,當時聯合國對華禁運,偏處一隅的西貢墟成為「走私中心」,吸引不同籍貫的人到來開設店鋪,許多貨物經由此處運往內地。

西貢墟的街道縱橫交錯,兩旁店鋪林立。最有特色的是西貢正街一間打鐵鋪,麥老伯過去每日坐在門口親手製作鋅鐵信箱、容器和用具,可惜他在2015年6月以九十九歲高齡逝世,令舊墟失去一寶。

自從漁業衰落後,許多漁民轉營其他行業,有些從事海鮮生意及經營酒家。八十年代,海傍街先後出現十多間海鮮食店,形成一條「海鮮街」。

二十多年來,西貢吸引不少喜愛郊野自然生活的居港外籍人士到來居住,令小社區充滿中西文化交融的情景。

坑口與將軍澳

將軍澳過去是人煙稀少的海灣,二十世紀初坑口先後出現造船廠、機器廠和拆船廠,人口增多,逐漸形成繁盛的墟鎮,漁村面貌消失。

近年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迅速,人口膨脹,屋邨房屋遍布,令人有密不透氣之感。

八十年代港府決定在將軍澳移山填海發展新市鎮,坑口墟被夷為平地。1988年將軍澳第一個公共屋邨寶林邨落成入伙。1990年11月9日將軍澳隧道通車,2002年8月18日港鐵將軍澳線啟用,對外交通大為方便。據2011年統計,西貢區人口約有436,627人,主要居於將軍澳。

發展新市鎮之餘,港府亦在將軍澳興建廢物堆填區和工業邨,分別在1994年和1995年使用。另外將軍澳也是大型體育場館的集中地,有2009年啟用的將軍澳運動場和2014年開幕的香港單車館。

調景嶺的變遷

調景嶺村早已成為歷史陳跡,取而代之是現代屋苑。

五十年代初,港府將一批逃難來港的親國民黨人士遷往吊頸嶺(後改稱調景嶺),建立佔地廣闊的平房區。區內有學校、醫療設施和市集,居民出入只能經寶琳路或乘搭街渡。隨著回歸接近,港府於1995年宣布清拆調景嶺平房區,居民獲安排入住公共屋邨。原址建成新的公屋,舊貌消失,現今僅存調景嶺舊警署及茅湖山上一座廢堡可供回憶。

廢堡在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之前已經存在,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古蹟辦稱這是清廷興建的觀測台,監視出入附近海道的船隻。該處有一座圓形石砌建築,應為瞭望台,另有一座單層建築物,估計是駐兵宿舍。

影城和科大

邵氏在香港影業史上佔上重要的一頁,位於清水灣道的邵氏宿舍,除建築特色外,更承載了不少珍貴的回憶。

1961年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在清水灣半島設立片場拍戲,七十年代發展電視業,片場轉型為錄製電視劇,曾經培養了不少人才,見證了逾半世紀的電影電視發展史。邵氏片場其後不斷擴建,儼如一個小社區。行政大樓是邵逸夫昔日的辦公室,很多劇集在此取景,現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結構轉變,以發展高科技和商業為主,港府決定在清水灣半島北部的大埔仔興建香港科技大學,香港賽馬會捐出15億元作為建設校園費用。1991年科大創校,成為香港第三間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孕育出不少專才,今天更是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前列之一。

客家文化

舞麒麟是客家文化重要的傳統特色之一,每逢節慶,更是少不了的。

清初有大批客家人遷居香港,他們大多住在偏遠山區。西貢鄉事委員會轄下有七十三條鄉村,大部分是客家村。六十年代港府大力發展新界,漁農業衰退,許多村民移居市區或前往歐洲謀生,導致不少村屋空置失修。

北潭涌上窰村是一條荒廢已久的客家村,當年黃姓村民從事燒灰及磚瓦業,戰後西方建築技術興起,傳統的燒灰業日漸式微,最後全部村民遷出。1981年上窰村及鄰近的灰窰被列為法定古蹟,當局修復後改為民俗文物館。

今天西貢區,仍舊保留不少充滿地道色彩的節慶表演,體現出堅守傳統,是維繫族群團結的精神價值。

現時許多客家村仍保留傳統風俗,以舞麒麟最為普遍,每逢節慶、婚嫁、祠廟開光或新居入伙,村民都會舞麒麟,以求風調雨順、瑞氣盈門。2014年國務院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港有四個項目上榜,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是其中之一。

茶粿是客家人的傳統小食,一般體型細小,但過年過節會製作特大茶粿,稱為「圓籠茶粿」。由於製作費力耗時,曾經失傳了一段時間,近年西貢鹽田梓和上洋村有村民復興傳統,在農曆新年以古法製作這種茶粿。

鹽田梓的圓籠茶棵製作繁複,甚具特色。

基督宗教傳播

百多年前,西方宗教早已來西貢傳道,不少村民也轉而信奉。

英國未租借新界之前,已有外籍天主教傳教士進入新界傳教。1864年有第一位到西貢墟傳道的神父,其後獲鄉紳贈地在墟市建堂。1924年創辦崇真學校,1959年獲政府撥地在崇真學校旁興建新堂,名為「西貢聖心堂」。

十九世紀中,天主教傳播至鹽田梓、北潭涌、糧船灣、赤徑、大浪西灣等偏遠地方。最成功的是在鹽田梓,1875年全部村民歸信天主。村中沒有廟宇、土地神壇和祠堂,只有一座教堂。戰後村民紛紛離開故里尋找生計,最終剩下一個荒島,直至近年有村民重回島上進行各項活化工作。

基督新教較遲到西貢發展,1947年崇真會在西貢墟建堂。普通道有一座雪白的西式住宅,日治時期被徵用為日本憲兵隊總部。戰後崇真會購入該大屋作為樂育神學院的院址,1966年將西貢崇真堂遷入,並開辦樂育幼稚園。

1947年,英軍李芝上將親臨西貢,頒錦旗予西貢鄉紳居民。(圖片/ 西貢區鄉事委員會)

游擊隊根據地

新界東北部和西貢半島山巒起伏,又有眾多海灣,日治時期成為抗日游擊隊活躍之地。1942年2月3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黃毛應玫瑰小堂成立港九獨立大隊,組織民兵,進行敵後破壞。同時收集情報,支援抗日。另外把大量滯港的文化人分批護送到大後方,又冒險營救盟軍離港,立下不少功績。

抗戰期間有不少村民因此犧牲,戰後烏蛟騰村民在村內興建抗日英烈紀念碑,每年中秋節翌日舉行悼念活動。八十年代,一批老戰士發起在西貢斬竹灣建造烈士碑園,供後人憑弔,1989年開幕,每年8月15日或前後,西貢區居民聯同老戰士在此舉行謁碑典禮。

去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西貢區斬竹灣每年都有紀念活動,希望提醒市民不要忘記歷史傷痕。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