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元朗

元朗歷史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文化葫蘆

元朗沒有優良港口或海灣,但擁有廣闊平原,自宋朝開始便有氏族南來開墾生活。今天元朗的範圍包括屏山鄉、錦田鄉、厦村鄉、八鄉、新田鄉和十八鄉,還開闢了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是香港第三大行政區,人口超過56萬。

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翌年英軍接管新界,遭到鄉民奮力抵抗,期間不少鄉民壯烈犧牲。圖 為1899年英軍派出印籍兵駐守屏山。 (圖片/政府檔案處)

早期的大宗族

要數最早來港定居的氏族,不能不提被稱為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鄧氏。嘉慶《新安縣志》記載,宋鄧符築力瀛書院,講學於桂角山下。桂角山即圭角山,位於岑田(明朝改名錦田),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進士鄧符(字符協)獲授廣東陽春縣令,赴任途中經過此地,尋得四個名穴,並興起遷居岑田之念。

英國接管新界後,港督卜力(左一)親自到屏山鄧氏宗祠會見鄉紳領袖,重申港府管治的立場和方針,中間為翻譯員 蔡毓山。 (圖片/政府檔案處)

北宋初年,鄧漢黻由江西吉水遷居廣東,被稱為廣東一世祖。鄧符為四世祖,定居岑田後建立南圍(遺址在錦田市附近)和北圍(遺址在水尾村附近),後人再建吉慶圍、泰康圍和永隆圍,合共「五圍」。隨着子孫繁衍,又先後在附近建立水頭村、水尾村、高埔村、錦慶圍、祠堂村和泰康村。另有一支遷居今日元朗舊墟之旁,名為英龍圍。

至鄧族廣東七世祖,分五大房,長子元禎居屏山,次子元亮居錦田,其他三子居東莞。鄧元亮被稱為錦田一世祖,據鄧氏族譜記載,鄧元亮的兒子惟汲(字自明)娶了宋高宗女兒趙氏,誕下林、杞、槐、梓四子。後來趙氏獲宋光宗相認,稱為「皇姑」,封為郡主,鄧惟汲獲追贈「稅院郡馬」。明洪武年間,錦田九世祖鄧洪贄和鄧洪惠兩堂兄弟遷居厦村,族人亦屬皇姑一脈。

吉慶圍是元朗區中保留最完整圍牆和傳統格局的圍村。這裡曾是1899年期間居民抗英的根據地。近年成為不 少遊客的觀光熱點。

廣東七世祖的長房鄧元禎,其兒子從光(字萬里)由錦田遷居屏山,開枝散葉,鄧元禎被稱為屏山一世祖。五世祖鄧馮遜官至福建方伯(相當於現時的省長),他在屏山倡建鄧氏宗祠。族人以宗祠為中心,先後建立三圍(上璋圍、橋頭圍和灰沙圍)六村(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新起村和洪屋村)。在圍村水口屹立了一座聚星樓(又稱文塔),由七世祖鄧彥通興建,以擋北煞和鎮水災,同時庇佑子孫高中科舉。1993年政府在屏山設立香港首條文物徑,串連鄧族古蹟,方便遊人參觀。

今天元朗屏山一帶仍保留不少舊古蹟。其中表表者是本港唯一古塔—聚星樓。此塔超過六百年歷史,據傳此塔 是與風水有關,令鄧族人在科舉中考取功名。200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圖片/政府檔案處)

元朗另一大族是文氏,以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為廣東一世祖。元代,五世祖文孟常由東莞遷居屯門老虎坑。明永樂年間,七世祖文世歌由屯門遷居元朗新田,分有三房,人口逐漸繁衍,形成三圍(仁壽圍、東鎮圍和石湖圍)六村(安龍村,永平村,蕃田村,新龍村、青龍村和洲頭村)。保留至今的祠堂、大宅和廟宇等歷史建築,主要集中在蕃田村和永平村。

吉慶圍的鐵門曾被英軍拆除,運到英國作戰利品,後 來經鄉紳多番交涉索還,最終於1925年正式歸還和重 置門前。

村民抗英事件

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鄉民以為自己的土地會被奪去,因此起來反抗。他們來自不同村落,在屏山達德公所開會,3月29日在公所張貼「抗英揭貼」,號召鄉勇練兵抗英,又成立「太平公局」作為指揮機關。

雙方的衝突始於4月14日,當日英軍在大埔圓崗搭設草棚,準備接收工作。村民上山燒毀草棚,翌日港督卜力派軍登陸大埔,輔政司駱克決定提前於4月16日在圓崗舉行升旗儀式,宣布接管新界。之後雙方交戰,由林村打到八鄉,尤以4月18日上村一役最為慘烈,不少村民犧牲。英軍訓練有素,又擁有先進武器,鄉民不敵,最終在4月19日投降。

縱使經歷了多年的城市化發展,元朗區仍然保留了 不少特色的傳統慶典。 (圖片/翟偉良)

英軍攻至錦田吉慶圍和泰康圍時,炮轟圍門,將連環鐵門拆走作為戰利品,其後運返愛爾蘭。直到1924年,錦田鄧伯裘和鄧煒堂等人向港督司徒拔要求歸還。英國為了緩和省港大罷工華人的不滿情緒,答應送回,但只尋獲吉慶圍一扇鐵門和泰康圍一扇鐵門。1925年村民將兩扇鐵門同安裝在吉慶圍圍門,形為鴛鴦鐵門。

本地歷史學家夏思義根據各方紀錄,估計至少有450名鄉民在作戰中死亡。八鄉祖堂同益堂事後尋獲55名殉難村民的名字,在八鄉古廟旁邊加建烈士祠供奉,每年秋分日由村代表齊集拜祭,並由父老覆述當年景況,讓抗英歷史世代相傳。錦田鄧族將眾多義士遺體葬於圭角山下,1930年代在逢吉鄉興建妙覺園,再將遺體遷葬於旁邊的義塚。另外屏山達德公所和十八鄉大樹下天后古廟的英雄祠,亦有神位供奉保鄉衛族的村民。

元朗舊墟與新墟

元朗古稱「圓塱」,早在明代已設立大橋墩墟,給村民進行貿易。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頒布《遷海令》,廣東沿海所有居民要往內陸遷徙,墟市棄置。康熙八年(1669年)復界,居民可以回鄉生活。此時錦田官紳鄧文蔚發起在元朗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涌旁建立墟市,以農曆三、六、九為墟期,逐漸成為區內最大的農產品集散地。

元朗區幅員甚廣,曾是本港最大的漁米之鄉,盛產聞名的元朗絲苗。但今非昔比,不少田地都已興建住宅,圖 中為大生圍一帶,70年代尾發展的錦繡花園。 (圖片/ 政府新聞處)

英國接管新界的事件平息後,港府興建青山公路連接元朗,1914年元朗至青山的一段公路建成,帶動新界經濟。原有的元朗墟不足適應時代要求,以伍醒遲、戴鉅臣、鄧英生、梁惠戴、鄧可光、黎翌才、易贊臣為首的一班鄉紳(來自十八鄉、八鄉和屏山鄉不同村落)於1915年成立合益公司,採用股份制集資,以每股2元,共籌得一萬股在元朗舊墟對岸另立墟市,打破錦田鄧氏的壟斷地位和不公平交易。

昔日元朗生活純樸,居民多以耕種捕魚維生。圖中 60年代的南生圍景像早不復見。 (圖片/翟偉良)

1917年建立合益街市(墟市),最初有四條街,即合益街、合發街、合成街和合和街,其後開闢合和後街,統稱為「五合街」。墟內有數十幢二至三層高的樓房,開設大量店舖,貨品應有盡有,又闢空地(雞地)給小販於墟期擺賣農產品。青山公路行經元朗的一段又稱元朗大馬路,此時已經通車,吸引許多村民到來趁墟,漸漸變成元朗的商業重鎮。相反,舊墟細小,墟期又相同,在競爭之下走向衰落。

元朗舊墟歷史悠久,曾是錦田、屏山一帶的農產品集散地,商店林立,每逢墟期,例必人頭湧湧,非常熱鬧 。自從1915年新墟建成後,舊墟也慢慢衰落,圖為60年代的元朗舊墟景貌。 (圖片/高添強 )

20世紀上半葉的元朗商人,有不少參與地方公益事務。譬如鄧煒堂、鄧英生等於1919年發起在坳頭籌建博愛醫院,翌年開幕,為附近村民提供醫療和施棺等服務。1937年有十多家商號包括趙聿修、鄧伯裘、鄧煒堂等,籌組元朗商會,為成員謀求福利,促進元朗經濟。

邁向新市鎮

1949年之後,南來人口激增,元朗新墟更見繁盛,由原本的鄉村市集蛻變為市鎮雛型。踏入1960年代,政府要擴闊大馬路,開始在新墟收地,店舖遷往牡丹街新建的合益市場營業。新墟生意一落千丈,用作買賣穀米的穀亭也被拆去。此時合益公司董事會由新一代接手,包括戴權、鄧樹安和鄧乃文等,對公司業務和管理進行改革。他們擺脫舊日街市的經營模式,重點發展地產和租賃業務。

新市鎮計劃開始後,元朗大馬路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樓宇相繼落成,居民生活也需與時並進。 (圖片/高添強 )

政府為疏導市區人口,開拓新界土地。1970年代,元朗被納入新市鎮發展計劃,新墟成為元朗市中心的一部分。往昔的墟市景象已不復見,現在只憑谷亭街、水車館街、東堤街和西堤街的位置,大約得知舊日墟市範圍。

今天元朗大馬路一帶發展迅速,百業興旺,走在其中,感受市區無異。

1980年代政府再發展天水圍新市鎮,以配合人口的增加。大型屋邨在元朗兩個新市鎮相繼落成,人口稠密,又設有東頭工業區和元朗工業邨,為區內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不過區內仍可見到大片魚塘濕地,如米埔自然保護區和南生圍,吸引許多品種的雀鳥和生物棲息。此外,政府將天水圍東北部一幅濕地闢為一個具生態價值的濕地公園,作為教育及消閒場地,2006年開幕,令元朗增添一景。

橫跨元朗市中心的鐵路網,縮減了與市區的距離,既帶動了人流,也同時令社區特色得以宣揚開去。

新界西的對外交通過去落後於新界東,早年元朗只靠青山公路與九龍和北區連接。1988年輕鐵第一期通車,為新界西的鐵路系統揭開新一頁。1993年新界環迴公路全線通車,1998年三號幹線及大欖隧道啟用,令元朗對外交通大為改善。加上西鐵線於2003年投入服務,大大縮減往返元朗與其他地區的時間,令更多市民遷入新界西。此外,深港西部通道在2007年通車,市民來往內地多了一個途徑,同時吸引內地人經此通道到新界西旅遊購物。

 




其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