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置富山谷牛奶牧場的古蹟生態發現

置富山谷位置

置富山谷位置

置富山谷位置

置富山谷位置

圖2 研究範圍內發現的25種珍貴動物物種名稱

圖2 研究範圍內發現的25種珍貴動物物種名稱

圖3  研究範圍發現的珍貴植物物種名稱

圖3 研究範圍發現的珍貴植物物種名稱

研究範圍發現的牛糞池

研究範圍發現的牛糞池

牛欄

牛欄

文字 |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姚松炎博士
圖片 |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姚松炎博士

置富山谷牛奶牧場的古蹟生態發現

自從2015年民間組織「南區綠化地改劃關注組」(關注組)發現薄扶林置富花園旁邊的一幅政府官地內(現時民間一般稱該幅土地為「置富山谷」,圖1紅圈位置)有過百年歷史的牛奶牧場遺積、瀕危及易危生態和幾十棵珍貴古樹,已引起社會及國際組織關注,,關注組不但成功說服政府放棄在該幅土地發展房屋,改用其他附近棕地,關注組亦已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有關山谷內的古蹟發現,和向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把置富山谷改劃為香港首個「生態古蹟公園」,現正等候排期聆訊。

古蹟評級

古諮會已於2017年6月就薄扶林牛奶牧場部份古蹟進行評級,但由於古諮會部份委員認為個別古蹟破落情況嚴重,建成年份定為1940年代,因此只評為三級。但翻查資料,古諮會對古蹟的興建年份可能出錯,亦忽略了「文化古蹟地景」的國際保育概念,未有考慮整體古蹟群的歷史文化價值,及人文歷史價值等重要因素。

事實上,古諮會主席林筱魯亦呼籲委員在評級時,應將建築群作整體考慮,而古諮會委員謝淑瑩亦提出,「歷史評級不應單看建築本身,更要考慮該建築的社會及經濟背景,而舊牛奶公司紀錄了一個時代的經濟活動,即使散落山頭各處,仍有其價值。」[1]

舊牛奶牧場不但是戰前亞洲最大的牛奶牧場,香港現存最早且難得的工業古蹟,而且在置富山谷周圍,有多項相關的重要歷史文物形成點線面的歷史走廊,包括(1)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 : 薄鳧林牧塲,正以第四期活化計劃推行,(2) 2014年世界文物監察名單列為中國文化遺產的薄扶林村,(3) 法定古蹟伯大尼修院及(4)法定古蹟薄扶林水塘等。而且牛奶公司創辦人白文遜醫生既是孫中山先生的老師,亦是傳染病學權威,1886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整區的歷史、人文價值珍貴,必須全面以文化地景概念進行保育。

古蹟發現源起

薄扶林牛奶牧場始建於1886年,由白文遜醫生(1844 – 1922)朋友創辦,當年選擇薄扶林一帶開設牧場,相信有多項原因:一來背山臨海,氣候較適宜歐洲牛隻,方便種植大量牧草,亦有多條河溪供應水源,而水流正是流向英國人熟識的瀑布灣;而且旁邊有一條原居民村落,不少村民為牧場提供勞動力;加上距離市中心的步行距離適中(約一小時至中環),既可防疫避免傳染病傳播,又可保證新鮮供應牛奶,一舉多得。

置富山谷的牧場百年古蹟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實在是一次巧合。薄扶林牛奶牧場本於1970年代逐步收縮,及至1983年全面結束,以作發展置富花園之用。然而,由於部分地盤位於斜坡,且有溪流經過,不利發展,當年發展商與政府進行換地,才意外地保留了部分百年牧場遺址。

過去三十年置富山谷一直是圍封官地,平時很少市民進入。但由於香港政府在幾年前突然宣布考慮在置富山谷重建華富邨公共屋邨,有居民提起當年牧場事跡,決定入內作臨終普查,才發現不但有多處珍貴古蹟,更有百年古樹和瀕危生態,成為香港唯一一處工業古蹟與瀕危生態並存的絕世樹林。

確認生態和古蹟發現

最近,政府的顧問報告確定我們的發現,包括在置富山谷一帶發現二十五種珍貴動物物種、九種珍貴樹木和十五處百年牧場古蹟!報告亦確認我們較早前發現世界瀕危和易危的短腳角蟾和小棘蛙。最新發現還有截趾虎和彩虹蜻。珍貴樹木方面,除了我們較早前發現的土沉香外,最新發現還包括桔梗和香港大沙葉等。

最近古諮會亦正在就牛奶牧場古蹟進行評級,我和其他住戶亦親身向古蹟辦職員講解我們的發現,包括牛欄落成年份比古諮會鑑定的要早三十年,結果可能影響評級。

珍貴動物

上圖2顯示在置富山谷一帶發現的珍貴動物物種,其中確認關注組發現世界瀕危級別的短腳角蟾,和易危級別的小棘蛙。另外還發現截趾虎和果子狸等,生態價值不斐。

重要植物

下圖3顯示在置富山谷一帶發現的珍貴植物物種,其中確認關注組發現的土沉香。但報告並未提及四十棵達古樹級別的大榕樹。

百年古蹟

落成年份

有別於古蹟辦所指置富山谷一帶發現的古蹟落成年份為1940年前,我們透過翻查牛奶公司牧場的差餉記錄,發現最早在1910年已經有牧場牛欄的記錄,包括農場地段73及75號 (Farm Lots 73, 75),最初只記錄有多少個牛房,至1927年記錄更詳細,把牛欄編號逐一列出,譬如農場地段73號包括牛欄C16及C17號,農場地段75號包括牛欄編號C18, C19, C20 及C28。

1910年代的地圖已經記有農場地段73號 (F.L. 73),位於薄扶林道與域多利道交界(薄扶林道現已拉直),圖4顯示農場地段73號C16及C17號牛欄。根據古蹟辦資料,現時C17, C18, C19 及C20牛欄遺蹟尚存,而C16則已不復存在。

因此根據差餉資料,C17號牛欄應該建於1910年或以前,C18, C19, C20則建於1910至1927年之間,比古諮會文件所估算的落成年份推前三十年。

 

參考

1. ARUP (2017)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of the Technical Assessments of the Proposed Public Housing Developments in Pokfulam South, 31.7.2017, Presented to DDHC of Southern District Council.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south/doc/2016_2019/tc/committee_meetings_doc/DDHC/11890/DDHC_2017_12_TC_ppt_2.pdf

2. 姚松炎 (2017) Rezoning Application for Redevelopment of Wah Fu Estate – Pokfulam S/H10/15A, https://ecyy.weebly.com/uploads/1/2/9/3/12935669/redevelopment_of_wah_fu_estate_-.pdf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