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文化葫蘆
圖片 | 太古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文化葫蘆
百載企業城,成就港島東
說到太古,相信大家今天不期然會想到太古城、太古廣場,以及國泰航空。這些都是逾二百年歷史的太古集團在香港的重要商業地標和業務。而在上一代的香港人心目中,太古糖廠和太古船塢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回顧歷史,正正因為早年此兩大工業的出現,遂令原先在十九世紀中葉仍是一片荒蕪的鰂魚涌和西灣河一帶,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工業城。當時為了吸引大量工人到此工作,太古更借鑑當年企業城(Company Town)的概念模式,將這裏建立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在百多年來變遷和歷史,見証了太古和港島東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故事也應該由十九世紀開始。
涉足中國、開展業務
來自英國利物浦的老施懷雅,老早跟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於1866年落戶上海,同年創立太古洋行,從最初經營進口英國毛織製品開始,其後涉足輪船航運生意。十多年間,太古輪船公司沿著長江流域發展至不少中國沿岸城市,但隨著航運業務競爭激烈,發展空間也受到掣肘,這景況令老施懷雅苦思在華營商的新出路。正好此際,歐美各階層對食糖的需求有增無減,當其時在煉糖技術和市場策略,英國也擁有相對優勢,同時加上製糖原料和製成品也可為太古輪船提供穩定貨源,兼且香港作為英屬殖民地,英商擁有一定的稅務優惠。這些因素都令老施懷雅深信進軍煉糖業,將會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盈利。
其時的鰂魚涌雖是荒蕪之地,但擁有天然廣闊的深水港灣,附近有花崗岩可作建築材料,加上山上的淡水供應,確是一處非常適合興建糖廠的選址。在1881年,太古向政府投得這幅佔地760,000平方呎的臨海地皮,在翻天覆地的開墾興建後,太古糖廠於1884年落成投產,成為當時號稱「蘇彝士運河以東最大煉糖廠」,也是香港首批裝置了電燈系列的公司之一。
開天闢地、進軍糖業
太古糖廠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機械和技術,設有停泊碼頭、大型貨倉、辦公大樓、儲煤庫和運輸鐵路等設施,規模龐大。糖廠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優質的糖產品及靈活的銷售模式,漸被大眾所接受。到了十九世紀末,太古糖廠已穩佔中國食糖市場的三分之二份額。為了應付龐大的工業提供穩定的勞動力,太古借鑑「企業城」的概念,在工場一帶興建員工宿舍,不論華洋,提供基本生活所需,以至部份食水也是來自太古在山上興建的水塘,照顧員工更是無微不至。例如早年外籍員工難以適應香港的炎熱和潮濕,太古在柏架山上興建一所「休養所」,為了方便員工往返,太古更於1892年,建成香港第一個吊車系統,其中英皇道以南的山崗上,今天康山花園所在地,正是糖廠首任經理Dr. Korn昔日住處,後來該山崗以康山(Kornhill)命名。除此之外,太古又在柏架山和寳馬山一帶築起了不少住宅供他們居住,包括斯坦利台(Stanley Terrace)、卑利麻台(Braemar Terrace)及西灣台(Sai Wan Terrace)等。
船塢投產、社區成形
隨著業務發展策略,太古決定興建太古船塢,1900年申請延長毗鄰糖廠地段的租用期,同年進行填海和建造工程,1907年太古船塢正式投產,當時已是遠東最大的船塢之一,工人也多達數千人。據一些老員工憶述,平日中午鳴笛放午飯時,數以千計的工人都會湧出英皇道,兩邊路旁更有不少工人蹲下吃飯,場面壯觀。
在芸芸太古提供的員工福利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首選當然是宿舍,其次就是教育。一般單身員工享有單人住房,不少更於在職期間結婚,婚後也可安置於較大面積的單位,有獨立的廚廁設施,相比其時一般市民的居住環境,可說是非常不錯。華人宿舍多分佈在鰂魚涌和西灣河一帶,人口增長下,連帶附近社區也興旺起來。六十年代初,早期的舊宿舍進行重建,成為多座11層高的宿舍,即現在的太祥樓、太順樓、太富樓、太康樓等。踏入七十年代,隨著太古糖廠和太古船塢相繼關閉和進行合併,不少員工離職,同時太古以較低價錢將宿舍賣給員工,此舉令他們即使在退休後也能夠安享晚年。在教育方面,太古船塢早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已成立太古義學,為華工的子弟提供免費教育和學徒訓練,之後更有機會獲聘入船塢工作,這種一條龍的制度,既可提供穩定勞動力,也令員工無後顧之憂,同時也增進對公司的忠誠和歸屬感。太古義學於1947年接受政府津貼,正式易名為「太古漢文學校」,亦即是今天「太古小學」的前身。時至今天,太古集團仍然是太古小學的辦學團體。
善待員工、福澤社區
多年來,太古除了照顧到員工的住屋和教育外,更在福利常規化下,為員工提供不少休閒的娛樂。太古船塢華人福利會於1930年代成立,設施包括戲院、診所、足球場、泳池、食堂等,福利更惠及員工家屬。這種種的一切都務求令員工在工作以外,得到身心舒展的機會,從而令員工之間增進交流,加強凝聚力和互相關懷,視彼此如家人一般看待。每位員工和家屬也仿如「太古家庭」的一份子,已非一般的左鄰右里的關係般簡單,而這種親切的聯繫也帶到今天的社區之中。
1974年,太古宣佈發展一個自給自足的商住城,繼而將原先的廠地陸續興建成集住宅和商場於一身的太古城,提供約12,600個單位,配套更有園林休憩空間,這無論在社區設施、居住空間設計和交通利便方面都跟昔日的情景不可比擬。時至今日,只要走在鰂魚涌和西灣河一帶的英皇道上,仍會經常踫上不少昔日的太古員工,他們縱使已是年邁,仍然精神抖擻,滔滔不絕跟你細說太古的種種故事和回憶,喜樂溢於言表。
就是基於這種以人為本,關懷善待的處世營商哲學,令這份跨越世紀的主僱情誼,帶來了深厚人情,令人讚頌細味。與此同時,透過這份「太古精神」的承傳和延續,多年以來為社區帶來福澤。
1. 何謂企業城(Company Town)?
企業城首先出現於十九世紀的英美的煤炭、木材、採礦的行業,由於工地大多在偏遠的地區,公司會在工地附近興建員工宿舍和交通配套等設施,提供基本生活所需,令工作地點和日常生活連結,務求吸引更多工人,增強勞動力。
2. 太古之名何來?
早年不少外國洋行到中國營商,為了入鄉隨俗,都會取一個吉利順口的中文商號。太古洋行也不會例外,而坊間一直流傳太古大班到中國後,見到新年家家戶戶貼上「大吉」的揮春,遂靈機一觸取其大吉,但卻誤將大吉寫成「太古」這名字。而事實是當年一位駐上海的漢學家在中國古藉中,找到「太」自「太初」,而「古」源自「盤古」,喻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
註:部份內容摘自《太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