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由小上海至小福建

沿著北角英皇道兩旁聚居不少福建人,帶來了家鄉的傳統融入了社區。

沿著北角英皇道兩旁聚居不少福建人,帶來了家鄉的傳統融入了社區。

早在1918年,北角曾建有大型遊樂場「名園」,後來於三十年代結束。舊址的新建大廈有部分命名「明園」。

早在1918年,北角曾建有大型遊樂場「名園」,後來於三十年代結束。舊址的新建大廈有部分命名「明園」。

麗池夜總會曾於1946年舉辦第一屆的香港小姐選舉,今天已改建為住宅。

麗池夜總會曾於1946年舉辦第一屆的香港小姐選舉,今天已改建為住宅。

新光戲院是北角區的地標之一,多年來都以上演粵劇為主。

新光戲院是北角區的地標之一,多年來都以上演粵劇為主。

位於北角英皇道338號的「蘭心照相」,當年是不少影星光顧的影樓,中國一代女作家張愛玲曾在此留下倩影。

位於北角英皇道338號的「蘭心照相」,當年是不少影星光顧的影樓,中國一代女作家張愛玲曾在此留下倩影。

位於北角英皇道338號的「蘭心照相」,當年是不少影星光顧的影樓,中國一代女作家張愛玲曾在此留下倩影。

位於北角英皇道338號的「蘭心照相」,當年是不少影星光顧的影樓,中國一代女作家張愛玲曾在此留下倩影。

電車駛入春秧街的畫面,早已深入民心,是區內福建人的「購物中心」。

電車駛入春秧街的畫面,早已深入民心,是區內福建人的「購物中心」。

春秧街街市內不少店舖都是以售賣福建土產食物為主。

春秧街街市內不少店舖都是以售賣福建土產食物為主。

華豐國貨相信是區內僅存的國貨公司,也是不少北角人的回憶所在地。

華豐國貨相信是區內僅存的國貨公司,也是不少北角人的回憶所在地。

新都城百貨,格調上當然不可跟銅鑼灣的百貨公司相提並論。

新都城百貨,格調上當然不可跟銅鑼灣的百貨公司相提並論。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文化葫蘆

由小上海至小福建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北角因有不少上海人定居,而有「小上海」之稱,但維持了不到十年就被「小福建」之名取代。這兩個外來族群均以北角為落腳點,為此區帶來有別於廣東的文化色彩。

娛樂場所林立

抗日戰爭爆發後,較富裕的江浙(泛指江蘇、浙江、上海及周邊地區)人士為避戰亂而南遷香港。接著中國內戰,移民潮更加劇烈,1949年之後達至高峰。有部分上海人選擇居住人口不多的北角,除了英皇道外,在堡壘街、建華街、清華街、長康街和北景街等亦可見到他們的身影。

舊上海燈紅酒綠、夜夜笙歌,有商人照辦煮碗,在北角建立娛樂場所,先後出現麗池、月園(內設天宮舞廳)、璇宮戲院(1959年改名皇都)、都城戲院和夜總會等,讓來自上海的移民可以延續往日的生活方式。區內亦出現不少上海食肆、服裝店、照相館、理髮店和售賣江南食品的店舖,「小上海」之名由此而起。

在「小上海」未形成之前,北角在1918年已建有大型的遊樂場「名園」,但到1930年代尾便告結束。1947年浙江籍實業家王寬誠南遷香港,購入名園舊址,1954年建了都城戲院,但只維持了九年。王寬誠發覺其時人口急增,住宅需求很大,於是拆卸戲院,連同附近的地皮興建四座大型住宅,合共逾千單位,名為「新都城大廈」。背後還建有三幢住宅大廈,取名「明園」。後來港府開闢了一條明園西街,「名園」自此被人忘記。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業發展迅速,成為普羅階層的娛樂活動。北角除了皇都戲院外,還有國賓、國都和新光等戲院。至於夜總會和遊樂場事業則走下坡。隨著上海人遷出北角,麗池夜總會和月園亦相繼結業,重建為住宅大廈。

到了1980年代,錄影帶、影碟愈來愈普遍,戲院逐漸乏人捧場。國賓、國都和皇都先後於1981、1995和1997年結業,只剩下新光戲院勉強經營,後來更轉為粵劇演出場地。皇都戲院並未拆卸,內部改作其他用途,其富有時代特色的外貌見證了舊日「小上海」的風光。

除了消遣場所外,北角也有為江浙人士而設的學校。蘇浙旅港同鄉會於1953年在北角道創立蘇浙公學,採用國語教學,提供小學和幼稚園教育。1958年獲港府撥出清華街山坡興建較大校舍,並因應兒童成長創辦中學。校舍今天仍在,中學部已於1969年起分階段遷上北角半山寶馬山道了。

北角有兩座建於1950年代的教堂,當年主要服務南來的江浙人士。在這之前,北角沒有教堂,衛理公會的牧師有見及此,便聯絡不同省份的教友於1953年創立了以國語為崇拜語言的教會,1962年遷往長康街高處盡頭,就是今天的北角衛理堂。

天主教會也在這段時間到來服務,1953年白英奇主教委任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文明德神父負責北角的救濟工作,他在北角中安台設立了聖達竇小堂。因應教友增加,白英奇主教向政府申請在建華街興建大型教堂,1957年底落成,取名「聖猶達堂」。

福建人進駐

1950年代的北角,人口愈來愈多,當中有不少是福建人。上海人開始遷離此區,或搬往地勢較高的北角半山。

為何福建人選擇定居北角?要探究這個問題,先由福建人的移民歷史說起。福建省以海為鄰,當地人很早便飄洋出海謀生。香港開埠後已有福建人來港經商,當時集中在上環,1917年創立旅港福建商會,團結鄉親。

二十世紀上半葉有大批福建人經香港前往東南亞打工,以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居多。郭春秧是早年移居印尼爪哇的福建人,家族經營白米、茶葉、糖等生意,其中糖業最為成功,後來成為糖商鉅子。1920年代初他來港做生意,營辦商業銀行和船務,又在北角填海及建築碼頭,讓爪哇運糖船隻靠泊。他本打算在新填海地興建糖廠,但遇上經濟不景而作罷,改為興建住宅,當局將這條街道命名為「春秧街」。

戰後香港人口上升,1948年港府在春秧街對開填海造地,有商人興建四十間相連房屋,人稱「四十間」,吸納大批新移民入住,有不少是福建人。1950年代,菲律賓和印尼實行抑制華商的措施,導致一些福建華僑離開,轉到香港生活,並申請福建親人來港團聚。1960年有十多萬名印尼華僑響應中共呼籲回去新中國,後來有部分華僑因無法適應內地生活而遷居香港。

新來港的福建人由於言語不通,為了互相照應,大多數住在北角,如新都城大廈、僑冠大廈和美侖大廈等。大廈樓上設立了許多福建同鄉會,也有幾間廟宇。區內有不少售賣福建食品的商店食肆,因而享有「小福建」之名。1962年,旅港福建商會搬至北角,四年後在渣華道建成福建中學新校舍,為同鄉子女提供教育。今天在春秧街一帶仍見到不少福建店舖,但已聽不到太多人說福建話了。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