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粉嶺圍

粉嶺圍的部份圍牆已改建成村屋,正面僅有圍門和圍斗保存至今。

粉嶺圍的部份圍牆已改建成村屋,正面僅有圍門和圍斗保存至今。

圍門前面放有三台康熙年間古炮,據說於日治時期被埋藏於地基之下,至1986年才重見天日。

圍門前面放有三台康熙年間古炮,據說於日治時期被埋藏於地基之下,至1986年才重見天日。

粉嶺圍有分南邊、北邊和圍內村,據說各村都有一口井,方便村民日常取水。

粉嶺圍有分南邊、北邊和圍內村,據說各村都有一口井,方便村民日常取水。

村長彭未齊(左)和父老彭日光(右),熟知村內的大小事務。

村長彭未齊(左)和父老彭日光(右),熟知村內的大小事務。

刊於2014年

粉嶺圍,由香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彭氏於明朝萬曆年間建成。據傳,彭氏原籍潮州揭陽,在南宋光宗年間舉家遷往香港,初期定居於龍山(今天的龍躍頭),後遷往粉嶺樓建村居住。隨著人口增長, 粉嶺樓的生活空間漸顯不足,因此一些彭氏族人便西遷,建成粉嶺圍。粉嶺圍包括圍心村、南邊村與北邊村。今年五十九歲的彭未齊村長介紹說,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水源是村中重要資源,而粉嶺圍每一條村在建立時都有自己的井。圍牆上曾設有炮樓及炮孔,圍四周更有壕溝,傳說是用來對付威脅粉嶺圍安全的敵人。今天,圍牆和壕溝已被拆除和填平。

圍門前的三台古炮。彭村長述道,在清康熙初年, 粉嶺圍和沿海一帶經常有山賊和海盜出沒。為了保護村民,彭氏建立了炮樓,又購買大炮,用以抵禦襲來的盜匪。1941年12月,日軍侵略香港,而村民懼怕大炮會惹來日軍的禍害,因此將它們全都藏在地下。戰後,大炮就被遺忘了,直到1986年村民才把它們挖出,並放在圍門前。

返回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