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沙田2050 規劃想像

沙田早已成為香港新市鎮的表表者,居住人口也是全港十八區中最多。

沙田早已成為香港新市鎮的表表者,居住人口也是全港十八區中最多。

表一:各種規劃土地用途及面積 (公頃)

表一:各種規劃土地用途及面積 (公頃)

烏溪沙沿岸景色怡人,令社區的環境更貼近自然。

烏溪沙沿岸景色怡人,令社區的環境更貼近自然。

(圖一)沙田2050規劃想像之河畔濕地復農示意圖 (來源:研究團隊製圖)

(圖一)沙田2050規劃想像之河畔濕地復農示意圖 (來源:研究團隊製圖)

單車徑是沙田其中一個重要交通設施,既環保減碳之餘,也增進居民健康。

單車徑是沙田其中一個重要交通設施,既環保減碳之餘,也增進居民健康。

河道兩旁加上綠化,道路橋樑連接不同的區域,方便居民穿梭往還。

河道兩旁加上綠化,道路橋樑連接不同的區域,方便居民穿梭往還。

(圖二) 沙田2050規劃想像之耕住合一平面圖(來源:研究團隊製圖)

(圖二) 沙田2050規劃想像之耕住合一平面圖(來源:研究團隊製圖)

(圖三)沙田2050規劃想像之懸浮行人系統示意圖(來源:研究團隊製圖)

(圖三)沙田2050規劃想像之懸浮行人系統示意圖(來源:研究團隊製圖)

文字 | 香港中文大學 未來城市研究所及城市研究課程  姚松炎(副所長/副教授)
圖片 | 黃偉傑

1961年,政府批准把沙田發展為新市鎮,曾以百萬人口為目標。政府在1970年代初擬備一份發展計劃修訂草圖,把沙田發展完成時的人口定為50萬人,2015年的沙田區人口已高達683,900人,人口密度約為每公頃246人。

沙田的規劃用地變化

對比沙田分別於1961,1978及2011年的三份分區計劃大綱圖,其規劃總面積由原先的3073公頃大幅下降到2776公頃,前後減少了300公頃土地,其中最大幅減少的用地正正是住宅用地,由825公頃,減至436公頃,但人口總數卻已超出原先設定的上限。

對比1978年和2011年的變化,工業用地總面積大幅下降(64公頃),這或與工業式微有關,休憩用地也下降了不少(81公頃),政府用地和其他指定用途用地則大幅上升(77公頃和115公頃)。

沙田的農地歷史

沙田本來就是一個泛濫平原,而且有大片鹹水田,這些都可歸類為濕地的一種。沙田再填海之前,大部分土地都是農地,而農地多位於昔日城門河的出口處。農地為城門河河水所夾帶的泥沙在出海前淤積而成,非常肥沃。沙田分為上、中、下部分,位置低的部分灌溉容易但排水難,位置高的排水容易但灌溉困難,故位置居中的為產量較高的農田。這些農田主要生產以米糧為主,更曾是貢米產地。(註一)昔日聚集村落漸多,依靠農田維生,古稱「九約」,即大圍約、田心約、徑口約、排頭約、隔田約、火炭約、沙田頭約、沙田圍約和小瀝源約。

沙田2050規劃想像

規劃沙田未來,善用沙田自然優勢,若能恢復一定程度農耕,還地於農,建構永續生活,糧食自給。並建立懸浮行人系統,提升社區之間與山水的連接性,環抱大自然。此外,重新規劃社區布局,改善現有社區空間,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從宏觀角度看,未來全球氣候變化、人口膨脹、健康水源等問題預料會更嚴重,全球糧食供應將變得緊張,糧食價格大幅波動,對於極度依賴進口食品的香港來說,在未來的規劃當中必須提升糧食生產力及區內自給率。但糧食生產亦必須生態友善,促進生物多樣性及健康有機糧食。

A.河畔濕地復耕

城門河作為沙田地標,現時河畔用途單一,生態友善安排欠佳。引入生態推動農業可自然恢復河灘濕地,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圖一為示意圖)。例如新界塱原,透過人工回復淡水濕地,締造農地,吸引候鳥及雀鳥棲息,讓農業與生態共生共榮。此外,譬如2004年英國的Wallasea Wetlands Creation Project,將原本已填海的土地變為濕地,四年間,每平方米錄得一萬九千種微生物,更在高峰期錄到有一萬二千隻水鳥,成功地變為一處良好的棲息地。(註二)而且在沙田發展人工濕地,如生物量(Biomass)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可以作為碳匯吸收二氧化碳,減少香港的碳排放,有助舒緩溫室效應。

B. 社區農地,耕住合一

透過社區農圃、垂直種植等設計,期望提高糧食自給率。在新的社區設計中,居民家前的園地加入社區農圃,讓居民能享受農耕的樂趣之餘,亦可種植食物供自己食用,又加強鄰里間關係,推動社區參與。毗鄰樓宇依東西座向排列,以免遮擋陽光照射耕地。樓宇採取中低密度發展,切合周圍自然環境(圖二為耕住合一社區)。此外,大量休憩用地及建築物外牆可作垂直種植,從糧食生產和食品安全的角度衡量,垂直種植能在有限土地下製造出較高產量的農作物。(註三)

C. 懸浮行人系統穿梭文化徑

現時沙田市區與山水的連接並不完善,雖然環抱自然美景,生活上卻與自然分割。懸浮行人系統能提升社區與山水以及區內的連接,系統根據沙田獨特的地形以下延的方式而建,由山邊延伸到河畔,多條天橋分支把各個社區接駁起來(圖三為懸浮行人系統示意圖)。人們在懸浮行人系統上可以自由穿梭,避開車輛所造成的污染,並且讓人沿途享受一個全景視野的景觀,有如置身於山水之間,更可穿梭沙田文化景點,如梅子林、紅梅谷及望夫石等。

註一 衛慶祥。(1987)。《沙田歷史展覽特刊》。 香港:沙田歷史展覽及特刊出版工作小組。頁32。

註二 Defra (2011) Wallasea Wetlands Creation Project – Allfleet’s Marsh, Newsletter 4, May, Defra, UK government.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69200/DEF-PB13469_Wallasea_WEB.pdf 

註三 以新加坡的Sky Greens Farm為例,垂直種植系統適合土地空間不足的城市改善蔬菜生產量。 http://www.skygreens.com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