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吳文正
原稱瀝源的沙田,從一個古老傳統的鄉村,經歷了逾半世紀的城市化發展,變成今天現代化的新市鎮,可說應驗了中國人一句老話「滄海桑田」。
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解決市民居住問題,政府銳意發展沙田作為衛星城市,時至今日,沙田已成為全港十八區中,人口最多的社區。其實回顧沙田百年歷史進程中,曾出現不少鮮為人知的「首次」和「第一」,當中的歷史掌故更是趣味盎然,為人所津津樂道。我們嘗試從芸芸歷史中,找尋一些故事跟大家分享。
沙田首次飛行
說到香港航空發展史的開始,不期然會想到啟德機場,但事實往往被忽略,香港首次的飛行竟然發生在今日的沙田。這場飛行表演出現在1911年3月18日,比萊特兄弟的飛行創舉遲了八年,地點在今天帝都酒店一帶的沙灘空地上,由英國人開設的遠東飛機公司(Far East Aviation Company)策劃,機師是法籍比利時人查約斯布恩(Charles Vanden Born)。
原定表演為期三日,出席嘉賓有當時港督盧押爵士(Sir Frederick John Dealtry Lugard)和其夫人與及不少名流和市民。可惜首日試飛,天氣驟變,颳上大風,令飛機未能起飛,不少觀眾耐心等候上三、四小時,最後只好離場,包括港督伉儷和隨員。及後風勢緩和,飛機最終成功升空,在空中滑翔十分鐘,可惜能目睹飛行的觀眾為數甚少。
為了紀念此次香港首次飛行的歷史,特將此雙翼機命名為「沙田精神號」(Sha Tin Spirit),後來此機的複製模型更安放於香港國際機場的離境大堂中。
香粉寮下的天體營
「寮內有球場、有泳池,我跳到水裏去玩了一回,看見無論是游泳的或在玩球的,都沒有意識到別人的不雅相‥‥‥」
新界傳統民風純樸,鄉民大多思想保守,想不到的是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沙田竟出現了本港首個天體營。據當時報章所述,天體營由一位居港的捷克人連伯氏在1931年設立,他看中曾出產香木的香粉寮,地處山林之中,流水淙淙,環境優美,極為適合天體活動。此活動最初的會員以男性為多,女性較少,大多是外籍人士,之後兩三年,開始為人所識,女性會員也增至二十多人,其中華籍女子也有六、七人。坊間都稱香粉寮為裸體聖地,後來連伯氏覺得香粉寮沒有天然沙灘作有效的日光浴,遂於1933年將天體營搬往青衣島,每逢週日上午舉行。今日回首前塵,香粉寮的香豔故事也只作上一代人的茶餘話題,只成追憶。
沙田最大的綜合商場
沙田新城市廣場,今天不但是車水馬龍,人頭湧湧的大型商場,更視作沙田市中心的地標,內裏商鋪林立,加上商場下的電氣化火車,交通利便,成為到沙田必經之處。
回想六十年代,政府銳意發展沙田作為新市鎮。新城市廣場位處原沙田舊墟上,地點優越,整體發展計劃跨越二十多年,共分作三期,首期在1984年開幕,發展商首先引入大型日資百貨「八佰伴」進駐,成功吸引了人流,加上火車電氣化,交通更為利便,不但為區內居民提供了購物娛樂的好地方外,更帶來不少區外市民到來消費。
早年新城市廣場設有大型音樂噴泉,加上燈光璀璨,定時有精彩表演和節目推廣,為商場增添不少娛樂氣氛。至於中西餐飲美食繁多,令人流連忘返,成為市民消磨半天的好去處。
隨著時代演進加上新廣場的發展,商場內商戶不停更新交替,令不少沙田人仍然懷念那作風「平民」的八佰伴,已於1997年結業。2015年,同期開業逾三十年的麥當勞,也難敵貴租而搬遷,惹來不少市民專程到來惜別,始料不及。
沙田馬場
沙田馬場是香港第二個馬場,亦是新界區第一個馬場,工程1973年展開,並於1978年10月7日落成啟用。草地跑道全闊30.5米,周長約1900米,可容納85,000人,是亞洲以及世界一流級數的馬場。而馬場中央更設有大型休憩公園—彭福公園。園林景緻優美,為市民提供舒展的空間。
沙田畫舫
海上食府早在1950年代已出現於香港仔。至於新界第一艘海鮮舫就是「沙田畫舫」,於1963年開業在沙田墟市側海面,其裝潢和特色美食吸引不少到沙田旅遊人士到來光顧。
隨著新市鎮發展和填海,沙田畫舫數度遷移和易手,最終在濱景花園旁的城門河上設置永久石舫,八十年代名為「敦煌畫舫」,2002年易主,現名為「明星海鮮舫」,2016年作價10億出售。
沙田屋邨傳奇—瀝源邨
瀝源邨可說是港英時代推行十年房屋政策下衍生出沙田首個的公共屋邨。在1975年落成入伙,提供逾3,200個單位,隨後雅麗珊郡主到訪,成為歷史一頁。其設計留有中間大片公共空間和設施予居民休憩使用,大型的三葉草噴水池更成為瀝源邨的標記,還記得港台電視部製作的劇集「小時侯」,就是在瀝源邨實地取景拍攝。另外鮮為人知是瀝源邨曾孕育出兩位香港運動界精英代表,一位是單車之寶黃金寶,另一位是桌球亞運獎牌得主區志偉。至於位於瀝源邨旁的「娛樂城」,更曾是潮人必到之處,九十年代曾有桌球室、全港最大的卡拉OK和兩間戲院等。時移世易,「娛樂城」今天已被教會所取代。
第一條行車隧道—獅子山隧道
於1967年11月14日通車的獅子山隧道,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西和新界東的行車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