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大埔頭鄉

大埔頭鄉鄧族原居於水圍之內,後因圍內空間不敷應用,在漸漸擴展出一圍一村的格局。

大埔頭鄉鄧族原居於水圍之內,後因圍內空間不敷應用,在漸漸擴展出一圍一村的格局。

正門的「敬羅家塾」石額,是著名書法家鄧爾雅的墨寶。據說他的父親鄧蓉鏡既是「翰林院庶吉士」,又是東莞鄧氏後人。

正門的「敬羅家塾」石額,是著名書法家鄧爾雅的墨寶。據說他的父親鄧蓉鏡既是「翰林院庶吉士」,又是東莞鄧氏後人。

大埔頭村石由愛新覺羅溥儀堂弟溥儼題字,並於2013年開光。

大埔頭村石由愛新覺羅溥儀堂弟溥儼題字,並於2013年開光。

鄧森賢族長

鄧森賢族長

刊於2014年

新界鄧族的源流可追溯至商朝。廣東一世祖為鄧漢黻,於宋初任承務郎,宦遊入粵。四世祖鄧符協為宋崇寧年間進士,授職陽春縣令,置田築室於錦田,曾孫有元英、元禧、元禎、元亮、元和,合稱 「五元」,成為鄧族五大房,而大埔頭鄉鄧族為鄧元亮一房的分支,視鄧元亮為一世祖。

明代(十四世紀),鄧族六世祖鄧仲昌為大埔頭開基, 最初定居水圍,其後向外擴展。鄧族於萬曆年間在大埔建立孝子鄧師孟祠,康熙十一年(1672年)以維持孝子祠營運為由,申請建立大埔墟,起舖招賈營生,「將該墟出息為孝子糧祀之用」。由於大埔、粉嶺、沙田、西貢北一帶的村民都到來買賣,因此大埔墟生意興旺,每日營運不息,當年可算是新界東的經濟中心。

大埔頭鄉今位於太和站西北,在鐵路未修築之前本為一體,及後被大埔公路及鐵路分隔為兩部份, 北面為大埔頭村,而南面則是水圍。現年七十二歲的族長鄧森賢表示:「水圍是偽稱,以前理民府的登記是大埔頭圍,連圍門都是寫大埔頭老圍。」但為了發展鐵路和公路交通,將大埔頭鄉一分為二。而每逢秋祭及十年一屆之太平清醮,兩村都能團結一致,共聚一堂。

返回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