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追憶終將逝去的古村

衙前圍村經歷日冶時期和五、六十年代的市區發展,這條市區中最後的一條圍村在不久將來,也難逃被清拆的厄運。

衙前圍村經歷日冶時期和五、六十年代的市區發展,這條市區中最後的一條圍村在不久將來,也難逃被清拆的厄運。

村前的門樓上,仍見刻有「慶有餘」石匾,年代久遠,無從稽考,圍村佔地雖少,整體仍保留圍村格局。

村前的門樓上,仍見刻有「慶有餘」石匾,年代久遠,無從稽考,圍村佔地雖少,整體仍保留圍村格局。

與衙前圍村甚有淵源的梁錫麟,對昔日村中的逸事記憶猶新,趣談當年景況。

與衙前圍村甚有淵源的梁錫麟,對昔日村中的逸事記憶猶新,趣談當年景況。

天后廟是村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雖說廟宇在1947年後修重建,但門前有一石柱刻有清乾隆年,証明廟宇歷史可追溯至三百年前。

天后廟是村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雖說廟宇在1947年後修重建,但門前有一石柱刻有清乾隆年,証明廟宇歷史可追溯至三百年前。

牛池灣村每年一度的大王爺誕是凝聚鄉民的好機會,可惜近年參加人數不復當年,年輕一代對習俗也少有參與。

牛池灣村每年一度的大王爺誕是凝聚鄉民的好機會,可惜近年參加人數不復當年,年輕一代對習俗也少有參與。

牛池灣鄉是少數能夠在市區,仍舊豎立傳統牌坊的城中村,但村內已是兩三層樓高的石屎房屋,舊式的磚屋所剩無幾。

牛池灣鄉是少數能夠在市區,仍舊豎立傳統牌坊的城中村,但村內已是兩三層樓高的石屎房屋,舊式的磚屋所剩無幾。

從六十年代照片中,仍見牛池灣鄉有不少瓦頂屋,甚具鄉村色彩,村前則建有不少臨時寮屋。

從六十年代照片中,仍見牛池灣鄉有不少瓦頂屋,甚具鄉村色彩,村前則建有不少臨時寮屋。

歷史無痕,昔日大遍的竹園鄉,今天只剩下寥寥數間石屋而已,大部份鄉民早已散居各處。

歷史無痕,昔日大遍的竹園鄉,今天只剩下寥寥數間石屋而已,大部份鄉民早已散居各處。

牛池灣鄉早年的村屋,已被後期興建地鐵站而獲賠償的兩層高樓房取代。

牛池灣鄉早年的村屋,已被後期興建地鐵站而獲賠償的兩層高樓房取代。

位於坪石邨旁的三山國王廟,創建年份不詳,曾分別於1947、1970、1992年重修。早年十三鄉一帶村民經常聚集於此處理鄉事,早年廟旁小屋曾是十三鄉委員會會址,此廟可說見證了十三鄉的前塵往事。

位於坪石邨旁的三山國王廟,創建年份不詳,曾分別於1947、1970、1992年重修。早年十三鄉一帶村民經常聚集於此處理鄉事,早年廟旁小屋曾是十三鄉委員會會址,此廟可說見證了十三鄉的前塵往事。

林氏的家族古墓位於黃大仙嗇色園旁,每年重九和天后誕,族人會一同前往拜祭祖先,凝聚鄉情,平日墓園深鎖,外人免進。

林氏的家族古墓位於黃大仙嗇色園旁,每年重九和天后誕,族人會一同前往拜祭祖先,凝聚鄉情,平日墓園深鎖,外人免進。

昔日傳統的農村,經歷城市化的演變,宗族故里不能世代共處,好些習俗早已失傳,高樓大廈式的「邨」取代了「村」,鄉里變成鄰居。

昔日傳統的農村,經歷城市化的演變,宗族故里不能世代共處,好些習俗早已失傳,高樓大廈式的「邨」取代了「村」,鄉里變成鄰居。

從前,東九龍有十三條鄉村,包括衙前圍、大磡村、牛池灣、竹園、沙埔、元嶺、沙地園、坪頂、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坪石,當中聚居了不少客家人。牛池灣由「鄉」變「村」;竹園就餘下一座古墳和幾間石屋;市區最後一條圍村衙前圍也奄奄一息,逃不過被重建的命運。鄉村舊貌一去不復返,全新的住宅、屋邨,將淹沒人與物。在這裡活過的人,回想褪色的古村,訴說他們和古村的盛夏光年。

衙前圍——細說太平盛世

據說衙前圍村在元朝已在港紮根,至清初遷界後由吳、陳、李氏復村。衙前圍內有磚屋、泥屋、石屋,住了100多戶人家。1943年出生的吳少洪是衙前圍吳成達祖子孫。他指出,「新蒲崗以前是田地,祖先在那耕種,在村外的魚塘抓魚。到了這一代,大家都是打工仔,分散了。」1976年至1992年間,他做了長達20年海員。而同村的兄弟十家有八家都以當差或海員為生。

祖屋依舊人情不再

這些年過去,改變的還有村民對「祖屋」的概念。他說,年輕人不再依靠「祖屋」,他們向外走,選擇更好的居住環境,以致村屋丟空,「沒有人居住的祖屋,關上門就是一間舊屋。租不出去,也就成為一間爛屋。」他認為這是衙前圍最大的弱點。「現在地產商用200萬幫我買間爛屋,我不賣?」他反問筆者。2012年,他在祖屋吃了最一頓晚飯,那個晚上,他忍不住落淚想起了昔日的「太平盛世」。

守村的人與鄰里 

衙前圍村並不富有,舊時200呎的屋子,沒有廁所、沒有冷氣、甚至連風扇也欠缺。有的是門口巷口一張張麻石凳,老人、女人也就坐在其上乘涼,揸把扇撥著撥著打牙骹。進村的外人,必先通過他們。女人開口便是圍頭話:「阿妹,入來做奶啊?(進來幹甚麼?)」答不上話,也就進不去了。圍村的人情味,可以用圍頭話說出來。吳少洪還記得,慶有餘的大門,長年都開著,唯獨新蒲崗六七暴動那一晚:「我們爬到屋頂望出大坑渠,看見機動部隊出動了,他們著白衫,拿盾牌,整齊的操兵,皮鞋啪啪響。那時我才20歲,不怕死。」說出這稚氣話的人,現在頭髮斑白了。

原居民年紀日長,村內的風光也不再。2012年,100多位原居民遷出,10多戶非原居民堅持留守,爭取賠償。自80年代起,村民開始賣地,加上政府認為衙前圍村只餘完整的佈局,卻失去了護城河、更樓和吊橋等獨有的原貌特色,不值得保留。衙前圍村的未來,都在發展商的規劃中。

牛池灣——鄉村遺孤 

較衙前圍早上幾十年已面臨城市化影響的有牛池灣鄉。牛池灣鄉在港存活了二百多年,現在的居民只剩餘1,000多人,完整的齋堂也僅餘萬佛堂一間,鄉村的範圍也收窄了。過去涵蓋坪石、龍尾、田心及河瀝背等十多條村,如今就只剩下龍翔道至永定路之間的地方了。

牛池灣鄉鄉公所理事長余志偉表示,「百多年前,我們比井欄樹、西貢更旺。小時候到市區行山路,會在牛池灣歇腳,才再到深水埗。」現年65歲的劉明,經歷了牛池灣風雲的年代,他說:「從前的小村落都以牛池灣鄉馬首是瞻,慈雲山開村請我們去,我們的麒麟隊都帶齊裝備去慶賀,場面墟冚。」

70年代以前,牛池灣鄉有逾13間祠堂和6間齋堂。從舊照片可以知悉,那時牛池灣有農田,有紗廠,杜、劉、楊等多個姓氏的人家,逾二百多,聚居於此,以客家人為主。人多,自然熱鬧了,而鄉情都在快樂中凝聚。

竹園村——龍翔道旁的林氏宗族 

黃大仙祠旁有一古墓,為九龍竹園和蒲崗村林氏宗族墓園,它的出現比殖民時代更早,有達四百年的歷史。林氏宗族是本港的原居民,早於800年前便定居香港,其後聚居竹園村,日治時期和1957年分別被日軍和政府收回土地並分期清拆,林氏後人自此各散東西,而今竹園舊村僅存數間石屋由林氏擁有,附近的古墓可作為維繫宗族和鄉情的一個據點。2013年,竹園林氏宗族口述傳說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的類別,足見其歷史價值。

亂世遷居模範村 

林氏家族林道義祖堂司理林國強,1935年於蒲崗村出生。日治時期,林國強家是其中獲得安置到九龍塘興建「模範村」的一戶。年約6歲的他跟隨父母遷到模範村居住。「日本仔來打仗我才幾歲,那個時候拆村,我們也安安樂樂有屋住。」香港光復後,他們亦隨即返回竹園村。林國強表示,舊時,竹園村和其他鄉村的交往頻繁,村民彼此也有姻親的關係。「圍村人對親家,在村內個個都是『老表』,在村內叫老表一定無撞板。」

古墓聚宗族 

竹園村經歷了數百年的建設,已成為一個社區,與本港的古村也有緊密的聯繫,拆村無疑對村民帶來重大的影響。清拆時,幾經周旋,他們終爭取到地權和住權。1957年後,竹園村的林氏開始遷至黃大仙鳳凰新村居住,部分仍住在竹園村,現在還沒有完全搬遷。位於黃大仙祠旁的林氏古墓安葬了十一、十二、十三和二十一世祖等先人。古墓現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如今林氏宗族每逢重九都會齊集祖墳前,舉行拜祭儀式。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賀誕亦會相聚,拜祭另一祖先,凝聚鄉情。

黃大仙區的古村色彩正在褪色。曾經有無數人在竹園、牛池灣、衙前圍落地生根,一代又一代,住久了,也忘了自己最初是從哪裡來。今日物是人非,待衙前圍的居民全部遷出後,圍村四角便會興建高層住宅大廈,原本的古樸面貌將會消失。

 

(刊於2015年)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