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工業前沿和理想家園 – 紅磡和九龍塘的發展

1995年,鶴園發電廠的位置被平整,預備興建海逸豪園

1995年,鶴園發電廠的位置被平整,預備興建海逸豪園

鶴園發電廠,1950年代。圖中的海灣是大環海灘,下方為電廠貨倉、油煤貯藏庫及發電機組廠房,中上方可見黃埔船塢。右邊小山後來被夷平,1991建成和黃公園。

鶴園發電廠,1950年代。圖中的海灣是大環海灘,下方為電廠貨倉、油煤貯藏庫及發電機組廠房,中上方可見黃埔船塢。右邊小山後來被夷平,1991建成和黃公園。

1950年代的黃埔船塢。

1950年代的黃埔船塢。

新船進行下水禮,1950年代。

新船進行下水禮,1950年代。

紅磡鶴園發電廠,1925年。

紅磡鶴園發電廠,1925年。

1898年由澳門青洲遷至紅磡的青洲英坭,曾是香港唯一的英坭製造商,昔日於紅磡海旁的廠房非常龐大,六十年代供應逾半本港所需英坭,高峰期有員工三千。

1898年由澳門青洲遷至紅磡的青洲英坭,曾是香港唯一的英坭製造商,昔日於紅磡海旁的廠房非常龐大,六十年代供應逾半本港所需英坭,高峰期有員工三千。

1930年代初加多利山,該帶是一片荒地。

1930年代初加多利山,該帶是一片荒地。

今天的加多利山。

今天的加多利山。

1950年代的聖德肋撒堂,是九龍塘花園城市的社區設施之一。

1950年代的聖德肋撒堂,是九龍塘花園城市的社區設施之一。

開發中的加多利山,前面房屋所在乃太子道。

開發中的加多利山,前面房屋所在乃太子道。

1950年代的亞皆老街及中電總部。

1950年代的亞皆老街及中電總部。

聖佐治住宅大廈,1950年代。

聖佐治住宅大廈,1950年代。

總部鐘樓裝飾藝術(Art Deco)建築,三面安裝同步的時鐘。在那個不是人人有手錶的年代,鐘樓發揮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報時。不少路上行人或車上乘客經過鐘樓,都慣性會抬看鐘。有時候三個時鐘的時間有偏差,有中電員工憶述收到熱心市民通知後,會立即攀上鐘樓把時間較準。

總部鐘樓裝飾藝術(Art Deco)建築,三面安裝同步的時鐘。在那個不是人人有手錶的年代,鐘樓發揮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報時。不少路上行人或車上乘客經過鐘樓,都慣性會抬看鐘。有時候三個時鐘的時間有偏差,有中電員工憶述收到熱心市民通知後,會立即攀上鐘樓把時間較準。

文字及圖片 | 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
刊於2015年

重工業重鎮 : 紅磡

談香港工業,相信大家腦海浮現的,是戰後新蒲崗的工廈林立和工廠妹埋頭拼搏的影象。其實戰前香港已有具規模的工業,發軔之地是已蛻變成中產住宅區的紅磡。隨著19世紀中香港轉口貿易發達,船塢落戶紅磡支援航運發展,及後發電廠、英坭廠相繼遷入,這個九龍東南海岸靜靜地推動香港發力發光發亮。

黃埔船塢 

在昔日船塢位置 - 黃埔新邨和黃埔花園,船塢遺痕已不復見。但區內船型設計的地標「黃埔號」商場,正是從前的旱塢所在,提醒著大家船塢對紅磡和香港發展的貢獻。

船塢由怡和洋行和德忌利士洋行等創辦,於1860年代年末於紅磡海旁設廠,往後幾十年配合香港轉口貿易發展不斷擴張。造船修船是勞動密集行業,黃埔船塢19世紀末全盛時僱用逾七千人,大量船塢工人在附近的紅磡村、即今蕪湖街一帶聚居,逐漸形成人口稠密的社區。

船塢對紅磡的影響見於街道。曲街 (Cooke Street)、機利士路 (Gillies Street),和戴亞街 (Dyer Street),都是以船塢大班的名字命名。黃埔船塢於20世紀70年代初停止建造大型船舶,船塢原址建成黃埔花園。

中電發電廠

供電九龍和新界的中電,首間發電廠1903年建於今日漆咸道和公主道迴旋處。由於該帶的填海工程影響汲取海水冷凍和煤炭運輸,故1921年遷至紅磡鶴園,即今海逸豪園一帶。當時紅磡已是極具規模的工業區,鄰居黃埔船塢和青洲英坭,更是中電首批工業用戶。

發電廠是重要戰略設施,故1941年12月日軍進攻香港時,中電接到政府命令,要炸毀發電機組。工程人員和皇家海軍等合力拆毀發電設施,掉進電廠旁的維港。不過,日軍佔領後立即進行打撈和復修,又敷設一條海底電纜連接當時位於北角的港燈發電廠,供應港島。1945年香港重光後,剛從赤柱集中營釋放的中電工程師立即趕回電廠,只見滿目瘡痍,有廠房被日軍用作碾米廠;又發現日軍後期缺乏燃煤,到新界大規模伐木,以燃燒木材驅動鍋爐繼續發電。

戰後電廠配合香港工業急速發展,曾經多次擴張。但隨著青衣、青山兩所更大型和先進發電廠的投產,紅磡的發電廠於1990年代功成身退,全面停產。

九龍綠洲 – 加多利山 

位於旺角、何文田、九龍塘交界的加多利山,可說是鬧市奇葩 – 這個旺角綠洲大大隱於市,過去八十年免於周遭急促發展,其得以靜靜安於旺角一隅,原來有其歷史因由。

建築公司救命草

加多利山(Kadoorie Hill)的名字,來自開發山崗的發展商「建新營造」的大股東之一艾利‧嘉道理(Sir Elly Kadoorie)。公司另一主要股東是葡萄牙裔商人布力架,故山上除了有嘉道理道,亦有布力架街。

建新營造乃1922年成立的建築公司,惟成立不久即面臨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的打擊,1930年更瀕臨倒閉。當時的主席布力架,認為九龍的發展潛力可挽業務於既倒 - 他建議把這「九龍最後一幅處女地」發展為住宅區,出售少部份收回建築成本,另一部份則放租,使公司收入細水長流,並將公司由建築轉型為物業發展。嘉道理跟布力架對九龍前景同樣樂觀,兩者遂合作以32.6萬港元投得這片土地。

填谷造林 

今日加多利山林木蔥鬱,林蔭處處,難以想像1930年代初,那裡只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山。土地開發工程在當時來說可謂相當巨大,建新營造要夷平兩座花崗岩山,再填平山谷。小區規劃參照1920年代由英國傳入香港的「花園城市」設計概念,即興建附帶小花園的洋房,區內設學校、遊樂場等公眾設施,並廣泛綠化,在當時的市郊建理想的生活環境,令加多利山成為繼梭椏道和九龍塘後,第三個以花園城市概念規劃的住宅區。

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群 

首批洋房於1937年中落成,1941年香港淪陷前已有近四十幢洋房。到1950年代進行大規模的發展,至今山上住宅過百間,部份採用傳統的包浩斯風格,另一些則展現流線型現代主義的設計元素。

加多利山是現時僅存的花園城市建築群,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相信是業主至今仍貫徹只租不賣的原則,亦致力保存舊樓房外觀和內部設施,盡量避免拆卸重建,故山上仍有不少戰前建築。

戰後一段時間,不少加多利山的租客是本地和海外的大企業,作為高級職員宿舍,例如怡和、滙豐、中電、黃埔船塢、港機、還有國泰、泛美航空等。直至1980年代才慢慢起變化,本地的企業家、演藝巨星的漸漸遷入,成為名人聚居地。

中電舊總部 

亞皆老街147號的紅磚鐘樓,不免會吸引途人目光。這是昔日的中電總部。為什麼在這個住宅區,會有一間公用事業的總部?

故事由1930年代說起。當時香港經濟穩步發展,九龍電力需求大增,中電業務發展一日千里,中電於窩打老道變電站的辦公室亦不敷應用。惟當時中電首要是大量投資發電和輸配電設施,故中電主席嘉道理從他投資的另一家公司「建新營造」,買下剛投得的加多利山山腳一小部份,冀經濟和迅速地解決辦公空間問題。總部於1940年落成,早期的中電辦公室只是鐘樓及以下的部份,後來的西翼,原是兩幢豪華出租公寓,名為聖佐治住宅大廈。

總部是現代主義建築物的典型風格,以實用為設計原則,簡約線條,牆角及外牆設計直線主導,包含對稱、幾何等設計元素。外牆舖上壁毯圖案釉面磚,由英國進口,質料上乘。半個世紀後外牆需要修補,市面上卻再找不到同樣質量、顏色、圖案的面磚。鐘樓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