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喧鬧多姿的平民天堂:油尖旺的小販街市

旺角花園街是典型的商販街道,兩旁的攤檔售賣琳琅滿目的物品。

旺角花園街是典型的商販街道,兩旁的攤檔售賣琳琅滿目的物品。

早年在大光燈映照下,不少社區都有各自的夜市,為市民提供閒遊消遣飲食的去處。

早年在大光燈映照下,不少社區都有各自的夜市,為市民提供閒遊消遣飲食的去處。

一架自製的簡陋木頭車,就是一盤自家的流動生意。

一架自製的簡陋木頭車,就是一盤自家的流動生意。

旺角女人街是不少遊客體驗地道文化的必到購物景點。

旺角女人街是不少遊客體驗地道文化的必到購物景點。

小販可以透過擺賣自力更生,融入社區,展現庶民的真實生活。

小販可以透過擺賣自力更生,融入社區,展現庶民的真實生活。

一些式微行業漸被邊緣化,難得仍有一處容身之所。

一些式微行業漸被邊緣化,難得仍有一處容身之所。

早年不少擺地攤的玉器商販,都集中於油蔴地玉器市場內經營。

早年不少擺地攤的玉器商販,都集中於油蔴地玉器市場內經營。

早期成行成市的街頭營商形式,被遷移和管理後,逐漸失去原來的活力。

早期成行成市的街頭營商形式,被遷移和管理後,逐漸失去原來的活力。

新填地街的露天市集。

新填地街的露天市集。

公共空間的利用,需要官民雙方互相協調配合和建立信任,才能達致最高效益。

公共空間的利用,需要官民雙方互相協調配合和建立信任,才能達致最高效益。

文字 | 梁志遠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圖片 | 文化葫蘆、政府新聞處

尖沙咀、佐敦、油蔴地及旺角一帶從來都是基層工人的平民天堂。根據資料,1970 年代初是小販社群全盛時期,油尖旺區的小販總數為七千五百三十三人,約為當年小販總數三萬四千七百一十二人的兩成。但2015 年的數字已顯示,油尖旺區的持牌小販下降為一千一百四十八人。 如果再減去2018 年內退回的三百三十七個小販牌照(區內三條最多小販退回牌照的街道分別為通州街、廟街及廣東道),區內現時仍在營業的小販只剩下八百一十一人,情況令人憂慮。

其實,食環署在2019 年9 月公告的四百多個新發小販牌照當中,接近半數(共一百九十七個)位處油尖旺區,包括歷史悠久的廣東道街市,通菜街及廣為人知的花園街等等。除了小販以外,公共街市從來都是與小販合而為一的,因為絕大部分的室內街市當初就是為了安置露天市集或熟食小販而興建。除了已經關閉的旺角街市外,油尖旺區現時仍有五個街市(包括海防道臨時街市、官涌街市、油蔴地街市、花園街街市及大角嘴街市),以及一個熟食小販市場(旺角熟食市場)。比較令人意外的是,食環署在2014 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油尖旺的街市的空置情況並不嚴重,這相信是與有關街市地處交通中心及食環署減低空置數字的政策有關。申訴專員公署在2018 年的報告就指出,食環署但求租出檔口的行政處理既不合理,也欠效率,反而造成今天公共街市規條混亂及布局不佳的惡果。

對公眾來說饒有趣味的還有榕樹頭或廟南一帶的無牌小販夜市。這個地段一直具有深厚的歷史及庶民特色。在1997 年前,市政監管鬆懈的當年,該區便是以旅遊紀念品、蛇羹、性玩具、看相及唱戲等民間消費娛樂聞名,活脫脫就是一個露天平民夜總會。廣東道碧街交界一段結集成市的鐵器店舖也同樣可堪玩味,因為它們都見證著戰後油蔴地避風塘漁業及航運業的盛衰。而現在的玉石市場原來除了安置原地附近的玉石小販外,其實亦包括了一批鮮為人知的寫信小販。當時社會識字的人不多,寫信回鄉及處理公司稅務等都需要有通曉文化及會計的專人代筆。這種提供個人服務的小販現在都被歸類為工匠小販,但其實內裏種類卻是包羅萬有的。1980 年代廟街及通菜街(女人街)眾多的無牌小販曾經與政府發生激烈的抗爭,成功迫使當時已堅決停發小販牌照的港英政府,再度發出以朝桁晚拆方式營業的固定小販牌照,形成了今天兩個以遊客為主要售賣對象的特色市集。可惜,它們近年的生意已經大不如前了。
或者,新的一代都比較接受窗明几淨的冷氣商場,忘記了舊日港人的生活足跡,其實更多是流連在街頭之上的。當年應運而生的小販街市正是亂中有序地,回應著升斗小民日常生活的所需所想,從而構成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間眾生相。

在緊密都市中尋找小販、墟市與基層生活的共生方法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近年民間對重整本港的小販、墟市政策關注度很高,當中除了反映民間對社區規劃上的重視,尤其在基層謀生機會、便利基層生活的需求外,亦有對社區如何保留和承傳本地文化、歷史和孕育創意的期望。以往,我們一般都認為小販是由缺乏技能及學歷的居民所擔任,實際上則是臥虎藏龍。根據現時食環署列出容許持牌小販售賣的第二及第三類物品中(見下表),滿足普羅大眾生活所需外,亦屬專業知識和手藝,例如鐘錶修理匠、鎖匠、鞋匠等,不少都是以「小販」兩字便將這些從業員簡單地概括,很容易忽略小販為社區所提供的「生活機能」。

城巿發展與小販/墟巿其實並非處於對立點,許多時候相輔相成,尤其在我們這個貧富極懸殊的社會,就更需要發展更多不同的社區經濟模式,不但可讓基層可以回到「非以租金佔去極大成本」的買賣模式來滿足所需, 也可令社區更有韌性(resilience)去回應生活中種種需要和轉變。

除要求重發小販牌照外,近年社聯與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積極在社區不同公共地點嘗試申辦社區墟市,希望讓當區的基層市民有多一個改善生活的選擇。雖然這些活動在申請上仍然繁複,申請者需要與不同政府部門協商及周旋,令社區墟市日期與地點難以固定; 目前要靠主辦方盡力經營,才慢慢開展出這些社區經濟機會。不過,在試驗中主辦單位及許多檔販均期望推動這種社區墟市的成功方式,可以於各區定期舉辦──這也是市民希望可以善用社區中不少本來只有單一用途的空間,例如球場及公園,同時增強社區生活機能的「由下而上」建議。

第二類或第三類貨品簡介

第二類貨品

  1. 食物類乾貨/醃製食品
    例如:粉絲、臘腸、荳類、菜乾、臘肉、冬菰、蝦米、鱆魚乾、蛋、雜貨、粉麵類、花生、腐乳、皮蛋、鹹蛋、涼果、鹹菜、米和鹹魚
  1. 鮮果
  2. 預先包裝的食品和飲料
    例如:瓶裝/罐裝醬油/調味料、樽裝/罐裝食物、不含酒精樽裝/罐裝飲品、茶葉、罐裝食品和經包封的食品
  1. 麵包、餅食和甜點
    例如:餅乾、 麵包、餅食、糕點(包括中式甜/鹹點)和糖
  1. 草藥和中藥
  2. 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批准的其他貨品

第三類貨品

  1. 廣告招牌(小型)
  2. 影音器材及配件
  3. 袋和手提包
  4. 電芯及電子配件
  5. 工藝品
  6. 刺繡/編織物品
  7. 圖章
  8. 布料
  9. 衣服
  10. 衣服配件
  11. 布料/紡織布料/布類製成品
  12. 化裝品
  13. 古玩
  14. 窗簾
  15. 電器用具(小型)
  16. 釣魚器材及配件
  17. 鞋類
  18. 園藝用品及工具
  19. 洋雜
  20. 五金製成品
  21. 家居擺設
  22. 家居用品
  23. 資訊科技器材及配件
  24. 首飾
  25. 元寶蠟燭
  26. 皮革物品
  27. 麻雀牌用品
  28. 寵物用品
  29. 印刷品
  30. 紀念品
  31. 眼鏡
  32. 文房用品
  33. 玩具(小型)
  34. 雨傘
  35. 鐘錶
  36. 磅及秤
  37. 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批准的其他貨品

政府應著手與從業者及社區持份者尋找「最大共識」,才可以強化小販/墟市可以帶給社區的回饋,走出日漸沒落的宿命,同時也可視之為作為一個緊密都市(compact city)的發展模式。參考外國經驗,當局可考慮增加不同類型的小販牌照,例如紐約市的節日和季節性牌照,更靈活地增加城市的經濟機會;新加坡亦建議成立小販行業的培訓、一站式資訊中心和獎勵計劃等,目標是將小販行業發展成社區中更為體面(decent)的工作機會,同時也具有更大社會關懷(social consciousness)的工種。在實際執行上,政府應保留現有小販認可區的規模,同時協助區議會透過不用的「試驗計劃」,以「多用途」或「不同時段、不同用途」的形式善用社區中室內、外閒置空間;地點可以考慮包括:公園、海濱空間、較闊的行人路、閒置/待發展用地/建築物等,嘗試設立適宜作固定攤檔或假日/節日/平日午間墟市或夜市地點。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