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尖沙咀的多元文化色彩

   尖沙咀早年不少建築充滿歐陸風格和情懷,圖中左上方為諾士佛臺,照片攝於1908年。

尖沙咀早年不少建築充滿歐陸風格和情懷,圖中左上方為諾士佛臺,照片攝於1908年。

1902年落成的九龍英童學校,紅磚外牆結構甚為搶眼,典型英式建築風格。

1902年落成的九龍英童學校,紅磚外牆結構甚為搶眼,典型英式建築風格。

九龍佑寧堂由遮打爵士出資,於1930年奠基,以建築造型優美見稱。

九龍佑寧堂由遮打爵士出資,於1930年奠基,以建築造型優美見稱。

聖安德烈堂是尖沙咀最悠久的基督教教堂,屬於哥德復興式風格。

聖安德烈堂是尖沙咀最悠久的基督教教堂,屬於哥德復興式風格。

九龍木球會的會員多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籍,第一代於1908年建成,並由商人麼地爵士奠基。

九龍木球會的會員多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籍,第一代於1908年建成,並由商人麼地爵士奠基。

尖沙咀的清真寺是著名的地標,寺內可容約三千五百名信眾。

尖沙咀的清真寺是著名的地標,寺內可容約三千五百名信眾。

九龍清真寺後的九龍公園, 是九龍區第二大公園,前身是威菲路軍營。

九龍清真寺後的九龍公園, 是九龍區第二大公園,前身是威菲路軍營。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文化葫蘆、政府新聞處

九龍開埠之初,殖民地政府在尖沙咀開闢軍事地帶,其餘地方劃為「歐洲人住宅保留區」,只許興建花園洋房,變相不許華人居住。尖沙咀自此由農村蛻變為歐洲人社區,居住者以英國人和葡人佔多。英國租借新界後,遷居九龍的人口激增,學校、宗教場所和會所相繼落成,改變了尖沙咀的面貌。 

學校和教堂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於1887 年已在尖沙咀買了一幅臨海地段興建平房,作為休息和飼養牲畜家禽之所。英國租借新界後,港島不少葡人遷居尖沙咀,葡籍教友甘曼斯醫生捐款給嘉諾撒修會建立學校,1900 年開課,名為「嘉諾撒聖瑪利書院」,最初只收葡籍女童,後來兼收華人。

與此同時,政府撥地並由富商何東捐資在今天的彌敦道興建九龍英童學校,1902 年落成,供英籍兒童入讀,後來增設中學。當校舍不敷應用時,1936 年遷往何文田新校,之後改名「英皇佐治五世學校」。舊校舍未有拆卸,先後租給香港家庭福利會和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使用。1992 年列為法定古蹟,作為古物古蹟辦事處工作的地方。英國曾於1900 年調派一批軍人來港,駐紮在尖沙咀候命,其中百多人為天主教徒。為了牧養他們,神父每週日由中環乘渡輪到來,借用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房子舉行彌撒。後來地方不足以容納信眾,遂要求嘉諾撒修會讓出部分土地,再由甘曼斯醫生伉儷捐款,1905 年建成九龍第一間天主堂,名為「玫瑰堂」。

聖公會也要照顧英軍和英籍居民的心靈,由遮打爵士捐款,在九龍英童學校毗鄰興建聖安德烈堂,比玫瑰堂遲一年落成。其後遮打再捐款增建牧師樓和禮堂,禮堂現已拆卸重建,其他仍保留古貌。

另外,其他新教教派信徒亦在1922 年聯署要求港府撥地興建一所跨宗派的教堂讓他們崇拜。當局答允撥出油蔴地東的佐敦道,由倫敦傳道會策劃、遮打爵士捐款建堂,1931 年重建,附有牧師樓。倫敦傳道會在港島開埠之初已創辦一所跨宗派的佑寧堂,九龍這座命名為「九龍佑寧堂」。

當九龍人口不斷增加,喇沙會於1917 年在漆咸道開設聖若瑟書院九龍分校。美國瑪利諾女修會亦於1925 年在柯士甸道開辦幼稚園,其後發展為中、小學,當年主要為外籍人士提供教育。太子道和窩打老道通車後,不少外籍人士遷往九龍塘等地,這兩間天主教學校亦跟隨他遷,命名喇沙書院和瑪利諾修院學校。始創於港島西區的拔萃書院原是男女校,1892 年分家。女校於1900 年取名「拔萃女書院」,收錄歐籍和混血兒女童。1913 年遷往油蔴地東的佐敦道,開始接受華人入讀。拔萃男書院在1926 年遷往亞皆老街,毗鄰後來發展為加多利山住宅區。1950 年代教育需求增加,香港葡人在覺士道開辦小學和幼稚園,名為「賈梅士學校」,現已結束。

外籍人士會所 

洋人重視運動和社交活動,會所是他們不可或缺的消遣場所。1900 年,一班英國人和澳洲人成立香港首個草地滾球組織,港府撥出槍會山軍營以西土地(今柯士甸道)給他們興建會所,1926 年重建。另一方面,九龍的印度籍人士亦申請興建木球會,會址在九龍草地滾球會隔鄰,由印度富商麽地奠基,1932 年重建。此外,在加士居道一帶還先後建立三軍會、印度會、西洋波會、菲律賓人會和巴基斯坦協會等,供不同國籍人士運動消閒。

加士居道以北的山丘曾是軍人練靶場,後來改為英軍運動場,稱為King’s Park,中譯「皇囿」,紀念英皇愛德華七世,戰後譯作「京士柏」。該處集合了許多運動場所,其中曲棍球場是印巴人常到的地方。1960 年代山上出現兩間醫院,一間是伊利沙伯醫院,另一間是陸軍醫院,後者已拆卸重建成住宅大廈。

九龍清真寺

尖沙咀有很多印巴人士居住和工作,其中原因是該區有座清真寺。早年來港的印度人以穆斯林居多,他們加入英軍和紀律部隊工作,尖沙咀的威菲路軍營曾有不少從印度招募而來的穆斯林,華人叫他們為「嚤囉」。隨著印籍士兵增加,他們要求軍方撥地興建清真寺以便禱告,第一座清真寺於1896 年建成,威菲路軍營關閉後仍繼續使用。但1970 年代受地鐵工程影響而受損,最終拆卸重建。

今天在九龍公園旁所見的清真寺屬第二代,1984年落成,由印度孟買的建築師卡迪設計,中央有巨大的桃形穹頂,四角各有一支宣禮塔,富有中東風情。寺內可同時容納三千五百名穆斯林禱告,是香港最大的清真寺。現今屹立於尖沙咀黃金地段,已成為著名地標。 

1947 年印巴分治後, 由印度和巴基斯坦移民來港的人激增,當中包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他們在尖沙咀營各種業務,有些遷入重慶大廈開設店舖和食肆。該廈後來成為廉價賓館的集中地,1990 年代又有不少非洲人進駐從事轉口生意,令大廈如同聯合國般,終日有不同國籍的人出入。 

早期的尖沙咀只許外籍人士居住,直至1898 年之後逐漸開放,華人遷入。九廣鐵路通車,加上九龍倉碼頭擴建,使尖沙咀蛻變為旅遊中心,更成為民族文化的大熔爐。今天在高樓大廈之間還可見到不少老舊建築,依然保留著一份異國韻味。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