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九龍半島的殖民地建築

位於尖沙咀的威菲路軍營,在1967年交還政府,成為今天的九龍公園,其中的營房被活化成文物探知館。

位於尖沙咀的威菲路軍營,在1967年交還政府,成為今天的九龍公園,其中的營房被活化成文物探知館。

位於小山丘上的香港天文台,建於1883年,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位於小山丘上的香港天文台,建於1883年,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1908年,位於前尖沙咀水警總部的小山崗上的報時塔。

1908年,位於前尖沙咀水警總部的小山崗上的報時塔。

九廣鐵路的英段於1910年通車,打通中港兩地貿易。

九廣鐵路的英段於1910年通車,打通中港兩地貿易。

開業於1928年,曾是九龍半島最高和最華麗的建築物,充滿歐陸的建築風格和典雅的氣派。

開業於1928年,曾是九龍半島最高和最華麗的建築物,充滿歐陸的建築風格和典雅的氣派。

昔日的尖沙咀火車站早已拆卸,保留的鐘樓加上天星碼頭成為今天地標。

昔日的尖沙咀火車站早已拆卸,保留的鐘樓加上天星碼頭成為今天地標。

現存的油蔴地抽水站工程師辦公室,俗稱紅磚屋,於1895年落成,是區內歷史最悠久的殖民地建築。

現存的油蔴地抽水站工程師辦公室,俗稱紅磚屋,於1895年落成,是區內歷史最悠久的殖民地建築。

在廣東道的油蔴地警署是第二代,建於1922年,富有愛德華建築風格。

在廣東道的油蔴地警署是第二代,建於1922年,富有愛德華建築風格。

1930年落成的油蔴地戲院,在1990年代初上演色情電影而聞名,今天經活化後成為推廣粵劇的地方。

1930年落成的油蔴地戲院,在1990年代初上演色情電影而聞名,今天經活化後成為推廣粵劇的地方。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文化葫蘆、政府新聞處

中英在1860 年簽訂《北京條約》,自此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便成為香港殖民地的一部分。英國人首先將尖沙咀村民遷往油蔴地,同時開闢一條道路作運輸之用,這就是今天的彌敦道。馬路西面興建威菲路軍營,馬路以東劃為歐洲人住宅區,令尖沙咀洋溢異國風情。 

威菲路軍營

威菲路軍營不斷擴充,1910 年時營房多達八十五座。二戰後英軍逐步撤出香港,1967 年將威菲路軍營交回港府使用。市政局把它改建為九龍公園,1970 年揭幕,1989 年擴建,形成今天的城中綠洲。園內現仍保留四座建於1890 年代的舊營房,其中S61 座和S62 座活化為文物探知館,介紹香港的建築文物。附近的S58 座是歷史博物館藏品庫,靠近尖沙咀港鐵站出口的S4 座成了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 

九龍公園的山坡上還有一處較少人知道的九龍西二號炮台遺址,1878 1880 年興建,以防範敵人從維港西面登陸。英國租借新界不久,此炮台便停用。九龍公園擴建時把它納入園中,改名「歷奇樂園」。許多人以為是兒童嬉戲場地,殊不知它的歷史比四座舊營房更悠久。 

駐港英軍還在尖沙咀建立了槍會山軍營和漆咸道軍營,前者已於1997 年交由解放軍使用,後者拆卸後在1998 年建成香港歷史博物館。 

尖沙咀的 

英國人取得九龍半島後,即在尖沙咀臨海山丘興 建警署,1884 年再在該址建了規模較大的水警總 部。除了主樓和馬廄,還有一座時間球塔。塔頂 桅杆附有一個銅球,每日下午一時由天文台發出 信號時降下,海港的船員看見,即調校他們的航海時計器,出洋時便可知船隻所在經度。  

隨著海港上船隻漸多,當局於1907 年在尖沙咀另一端山丘上興建較高的訊號塔,塔頂同樣附有銅球,繼續報時服務。當大家可以透過電台得知時間後,訊號塔的功能便被取代,終在1933 年關閉。今天,時間球塔和訊號塔依然屹立在尖沙咀兩端,而且對外開放,讓我們了解昔日的報時設施。  

1874 年香港發生超強颱風,傷亡慘重,港府決定選址尖沙咀中部一座山丘設立天文台,1883 年開始觀測氣象和提供颱風警告。兩層高的主樓散發著殖民地年代的建築特色,至今功能未改。四周長滿了高大樹木,猶如鬧市中的隱密花園,與尖沙咀的巍峨高廈形成強烈對比。  

九龍交通樞紐

來自印度的亞美尼亞裔商人遮打,在1885 年以五萬多元投得尖沙咀西面海旁兩幅土地連海權,與渣甸洋行成立「香港九龍碼頭及倉庫有限公司」,經營轉口業務。二十世紀初重建,可供遠洋客輪停泊,吸引歐美人士來港旅遊。 

1898 年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之前,九龍半島的發展仍然緩慢。英國租借新界後,尖沙咀開始蓬勃起來。九龍倉收購九龍渡輪公司,改名「天星小輪公司」,加強往來港九的班次服務。大批港島居民遷居尖沙咀,服務外籍社群為主的學校、教堂和會所相繼落成,郵政局、市場和消防局先後建立,並有巴士路線往來尖沙咀與深水埗、紅磡和啟德濱之間。 

尖沙咀當時最大一項建設是九廣鐵路,由中英雙方合作,以打通中港兩地貿易。英段於1906 年動工,1910 10 日通車, 華段則在1911 10日完成。早期尖沙咀臨時車站設於九龍倉的貨倉,1916 年才建成宏偉的火車站大樓。九廣鐵路不但將香港和廣東連繫起來,後來還接上北京,再經西伯利亞鐵路通達法國巴黎,進一步確立尖沙咀成為國際交通樞紐的地位。因應遊客增加,嘉道理家族在火車站對面建了半島酒店,1928 年啟用。到了1970 年代,由於政府要發展尖沙咀,將火車總站遷往紅磡,車站大樓拆卸,只保留一座鐘樓。 

歷史建築

油蔴地一直以來是華人聚居社區,早期海岸線在今天的上海街。1874 年風災後,港府在該區進行城市規劃,撥地給天后廟重建,廟前闢為廣場(今天的榕樹頭公園),廣場另一端是1873 年落成的油蔴地警署。 

經過多次填海,出現了新填地街、廣東道和渡船街,對出海面停泊了許多漁船。1906 年再有超強颱風襲港,造成重大破壞,死亡人數逾萬,許多是油蔴地的艇戶。當局於1909 年通過《建築避風塘條例》,在渡船街對開興建避風塘,1915 年底完成。 

1922 年當局在廣東道和公眾四方街(今稱眾坊街)交界興建第二代油蔴地警署,舊警署用作巡理府(即裁判署),直至1936 年新的巡理府在加士居道落成才搬遷。及後擴闊上海街,拆卸了舊巡理府,1981 年在原址建了七層高的梁顯利油蔴地社區中心。加士居道的巡理府曾稱南九龍裁判署,2000 年改為土地審裁處,東座大樓現為勞資審裁處。 

油蔴地現存最悠久的殖民地建築是上海街的抽水站辦公室,此抽水站建於1895 年,原有工場、機房和辦公室三座,負責抽取井水供應九龍半島居民飲用。英國租借新界後,於1910 年建了九龍水塘,上海街的抽水站便關閉,曾改作不同用途。隨著市區重建,只剩下兩層高的紅磚辦公室,許多人包括政府都已忘記了它的歷史。1999 年當紅磚屋準備拆卸時,有市民和水務署人員發現它是香港重要的供水設施,向古蹟辦反映後,最終獲得保留。當局現將紅磚屋連同1930 年落成的油蔴地戲院,活化為戲曲演出場地。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