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四山採石

九龍石礦場,攝於1920年。

九龍石礦場,攝於1920年。

1960年代,茶果嶺村。

1960年代,茶果嶺村。

客家石匠,攝於1930年代。

客家石匠,攝於1930年代。

1920年代,鯉魚門村。

1920年代,鯉魚門村。

今天在茶果嶺仍見不少房屋以麻石堆砌而成。

今天在茶果嶺仍見不少房屋以麻石堆砌而成。

茶果嶺天后廟是一所以麻石興建的廟宇,甚具特色。

茶果嶺天后廟是一所以麻石興建的廟宇,甚具特色。

文字 | 高添強
圖片 | 文化葫蘆、高添強

九龍中部的九龍城一帶,原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有著悠遠流長的歷史,衙前圍、蒲崗和馬頭圍等村落可追溯至宋代。牛池灣以東地區則很不一樣,這裹盡是陡峭的丘陵,幾乎沒有平地;由於缺乏耕地,幾乎不可能種植稻米。

從十八世紀開始,九龍東部沿岸逐漸出現了一列聚居帶。這段時期是中國一個繁榮穩定的年代,因此對用於建造各種建築物和其他結構的石材有著龐大的需求。無論是用於大型傳統建築的石柱、門枋、門楣和門檻石,以至小型結構或建築物的地基,甚或是橋樑和行人道的建造,對俗稱「麻石」的花崗岩石材需求。

石礦場的發展

港口兩岸,特別是東九龍一帶的山崗,大都由優質的細粒花崗岩組成。直到二十世紀初為止,當地居民大量開採這些花崗岩層,其中沿九龍灣北部向東延伸至鯉魚門的採石場,最為重要,開採面積超過一百英畝,供應了香港當時大部分建築石材,部分更輸往其他需要高質量花崗岩作建築用途的地區。

由於東九龍生產的石材質量很高,甚至有法國人獲許在牛頭角採石,在1860 和1880 年代間興建廣州石室教堂。這座被稱為「東亞巴黎聖母院」的教堂,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花崗岩天主教建築,並且是世界上僅有四座全花崗岩哥德式教堂之一。

當時華南地區基本上沒有輪式車輛,水路是運輸石材的唯一方法,因此採石場不得不建於海旁。四山的採石場在英國佔領新界之前早已運作多時。早在18 10 年,錦田的鄧族就曾說服了東九龍的石匠以低廉工資在九龍採石,以建造城寨對付猖狂的海盜。1 8 4 4 年1 2 月,施美夫牧師(後為香港聖公會首任會督)到當地訪問。據施氏記載,當他一行人抵達東九龍的一個石礦場時,工人們暫停手上工作,約二十人聚集於他跟前聆聽他的說話。接著施氏等人走了兩英里的路,沿途所見盡是排得密麻麻的簡陋小屋,小屋外牆相當堅固,以抵禦強盜。

鴉片戰爭後香港被割讓予英國,建造維多利亞城期間對石材需求很大。興建公路、海堤、公共和私人建築、軍事設施、填海以及後來的水塘,均需要大量石材。

四山-客家採石人的聚居地

繁榮發展導致東九龍石礦場的迅速發展。到十九世紀中葉,東九龍逐漸出現了四條石礦村落:牛頭角,茜(晒)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這些聚居地點被統稱為「四山」。所有定居者均是客家人,不少來自香港境外,尤以歸善縣(今惠陽)為甚,亦有部分人來自五華縣一帶。

四山是新界的一部分,於1898 年被一併租借予英國。香港政府早已得悉當地的採石場,更把它們視為寶貴財富。

最初,許多採石工人隻身來到工作,一般只打算待個幾年,故把家人留在鄉間。後來愈來愈多石工在採石場附近定居, 並將他們的家人接來。根據香港政府在19 1 1 年進行的人口普查, 四山地區的人口分別為4 4 0( 牛頭角),255(鯉魚門),211(茶果嶺)和58(茜草灣),這顯示當時的四山人口眾多,堪比香港市區以外的任何主要聚居點。

十九世紀把家人帶到四山定居的村民, 通常不會切斷與鄉間的聯繫, 並會回鄉擇偶。新界的客家村落普遍都有祠堂, 四山卻沒有, 說明四山的居民仍視祖鄉為家。

東九龍的客家石工都是從家鄉招募, 而不是從九龍或新界的客家村聘僱。家鄉的婦女們同樣會被招募到這裏工作,許多石工的妻子和未婚女兒亦會在採石場工作。他們負責打磨,然後把石材搬運到石船上。技術層面上,婦女可能跟丈夫一樣專業,有時具有技能和合適性格的寡婦更會結夥開設石場。在較小的採石場中,婦女會為家人和僱勞做飯。妻子和女兒往往也會種植蔬菜和蕃薯以及飼養豬隻幫補。

有些婦女並非因受聘而在四山生活,而是以妻子和「新抱仔」身份被帶進。四山地區,女童成為「新抱仔」的情況並不少見,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令當地保持著純客家的特色,他們大多數來自廣東的同一家鄉。四山與家鄉的聯繫,相比許多香港的客家或本地村落山都來得牢固。

高技術的採石工作

採石是一項高技術工作。直到二十世紀初,四山的採石場都以傳統手工切割石頭。從採石場的石面上切出石塊,先用手工鑽在岩石上鑽洞,每幾英寸一個,利用槌把乾木楔子錘打進去,然後浸泡石塊,直至木楔膨脹把石頭分裂開來。採石工人分為切石匠和打磨匠,切石匠專責從採石場上切下石塊,再由打磨匠將石塊磨光。因為兩項工序所需技能截然不同,所以由兩組工人分別負責。此外,採石場通常聘有一名鐵匠負責製造和修理工具,還有一些勞工和一名文書。採石場建有棚子作儲存用途,並設置鐵匠的熔鐵爐,同時作為石匠的居所。每個採石場均由「頭人」經營,一般情況下,「頭人」向新安縣(今寶安)知縣取得租約以營運石場,在英國人管治後則向港府獲取相類租約。採石場是縣政府的經常性收入來源,到十九世紀末,四山所繳納的採石場月費超過一百二十兩。

「頭人」一般會為採石工人提供午餐,傳統上以此作為薪水的一部分,工人大都居於海邊的小屋。於採石場切下的石塊,會即場打磨和加工。用作基石的石塊,只略加打磨(甚至不作加工便直接使用),道路、小徑和橋樑的鋪路石也只會在頂面進行簡單的處理,門楣、門檻、門枋、石柱所用的石塊,及許多傳統建築正面的石塊則經過精心加工,使用平滑錘和石輥打磨。加工後的石塊會以人手從採石場運送到碼頭的運石船上。這些船是專門建造,大型運石船的船艙中設有加固的橫樑,以運載沉重的石塊。

採石業式微

英國統治新界後不久,採石業開始走下坡,其中一個主因是混凝土的出現。十九世紀末,本地製造的水泥開始在建築業中跟石材競爭。自二十世紀初開始,大多數新建築都不再使用花崗岩,或僅使用很少的石材。與此同時,使用炸藥和現代化機械的採石場亦逐漸出現,在四山這種家庭式經營的小型傳統採石場,根本無法與新一代採石場競爭。

為幫補家計,許多男人外出打工,部分家庭成員到九龍市區賣菜,他們也會販賣柴草給村外人,包括偶爾來到的蜑家人。一些家庭最後離開到別處謀生,有些更到馬來亞和印度支那之類的遙遠地方,但大多數人因擁有自己的房屋而留下。

戰後初期,由於建造油庫,茜草灣被移平。用作四山公所的天后廟亦被清拆,後來於茶果嶺村旁重建。1966 年,政府清拆四山最大的牛頭角村,至1980 年代中期為止,舊村民仍依舊舉行打醮。茶果嶺和鯉魚門雖然逃過被拆的命運,卻已成為寮屋區。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