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葉栢強
圖片 | 文化葫蘆、葉栢強
鯉魚門立村不足二百年,昔日是一條雜姓客家小村,十九世紀初期,開村的居民是姓曾、葉、張三大石匠族群。曾氏和張氏同是來自惠陽縣而葉氏來自赤溪縣。其後,原居於廣東沿海地區的劉、陳、羅、李、鄧等姓家族亦遷徙來村定居,並以採石謀生。出產石材的「四山」專名,則在十九世紀中葉才被修編入史書及文獻中,箇中所指的四條村落是鯉魚門、茜草灣、茶果山(今稱茶果嶺)和牛頭山(今稱牛頭角)。
鯉魚門最早的百年石礦業和近五十年的海鮮飲食業,皆為村中最著名和最長壽的工商業。昔日除卻一些規模較小、甚或短暫的工商行業外,還摻雜一些介乎合法與非法的工商業活動如釀酒、賭博、毒品和走私等等。
交通及運輸
十九世紀初,鯉魚門村石商在九龍灣水道東南面的內灣(二十世紀後稱「酒灣」)沿岸設置小碼頭,讓一般以槳、櫓、帆作為動力的運貨盆艇及木船泊岸,繼而將石材運往廣東沿岸。村民倘要造訪九龍內陸各村落,方法只得一個,就是沿古道一路攀山越嶺而行了;如要往返九龍灣水道及港島北面沿岸村落的話,村民就只好乘坐渡仔(客語稱謂,即由槳櫓推動的小渡船)前往了。二十世紀初,港島東北面、西貢將軍澳及九龍灣水道沿岸各村落已有機動街渡穿梭往返,這類橫水渡服務是以工商業比較蓬勃的筲箕灣為中樞。而當時較落後的鯉魚門,仍只有渡仔往返沿岸及鄰近的村落。
1930 年代,鯉魚門村村民余安、坑口村村民洪安和茶果嶺村村民曾亞橋等三人合資創辦「三順利電船公司」,以柴油內燃機推動的「電扒」(客語稱謂,粵語稱電船,俚語稱哇喇哇喇)穿梭鯉魚門、筲箕灣、茶果嶺、牛頭角等地。來往鯉魚門的電船原先欲以英軍於1902 年建造的「皇家碼頭」作上落客貨,但遭到村內渡仔船伕及其他利益社團反對,泊岸位置最終選址較遠的三家村一破舊石商碼頭。政府登記註冊冠以「三家村碼頭」一名,一直沿用至今天。
日治時期及1940 年代後期, 陸路交通不便, 鯉魚門村民只可以徒步往返九龍城市集。香港重光後,政府展開大規模填海,發展九龍灣沿岸各區。1950 年代初,觀塘正式建設為衛星城市,鯉魚門村對外的陸路交通才逐漸得以改善。
1960 年代初,觀塘已發展成為工業區,油塘邨又剛落成,馬路網絡已可貫通至鯉魚門了;前往觀塘工作或取道觀塘出九龍到其他地區的話,村民需要步行到油塘邨第五座迴旋處,乘搭班次疏落的巴士方可抵達目的地;因此,對鯉魚門村民來說,往返九龍仍是不便。當年,某些投機商人連絡有勢力集團支持的村民共同成立「白牌車」(即非法載客私家車)專線服務,觀塘的終點站竟設在當時的「觀塘裁判署」前方!當年貪污風氣極盛,政府又不積極取締白牌車,直至1960 年代後期,十四座位小巴合法化後,載客白牌車才被大環境淘汰。但話說回來,這非法白牌車行業除了養活一些有駕駛執照的村民外,還大大改善了全村居民的生活節奏。
1960 年代中,政府在三家村填海,為油塘工業區及臨時安置區造地,地區人口逐漸增多。1970 年代高超道公屋群落成,人口一下子大增。是時,「油蔴地小輪公司」獲得鯉魚門至西灣河渡輪服務的新經營權。期間,油塘區內小巴和巴士服務相應增加,配合從新三家村碼頭往返港島西灣河的渡輪班次,居民往還港九各地便可省卻很多交通折騰了。
新三家村碼頭在1970 年代初啓用,但村民需繞過整個避風塘外圍才得以上船,故村民又在海傍道的皇家碼頭設置電船橫渡避風塘往返三家村碼頭。同時,也有三兩名投機商人以小艇接載食客橫渡避風塘直達沿岸各酒家碼頭,讓前來吃海鮮的遊客增添樂趣。
1980 至1990 年代後期,油塘區的馬路網絡已臻完善,再加上2002 年中港鐵油塘站投入服務,鯉魚門的陸路交通愈加方便,導致往返港島西灣河的渡輪服務使用人流大減。
醫療
鯉魚門立村時,流動暫居的客籍石匠於生病時多是自診自醫, 煎煮從鄉間帶來的傳統中草藥。1880 年,九龍城已有「九龍樂善堂」贈醫施藥,但交通不便,故病重村民多乘坐渡仔往港島筲箕灣就醫。1929 年,西灣河海寧街的「筲箕灣公立醫局」(俗稱「分局」)開始提供免費西方醫療服務。病情嚴重的村民再被轉介往銅鑼灣掃桿埔的「東華東院」治療。
殯儀及殮葬
當年鯉魚門村的風水殮葬區是在今天油塘和高超道等位置。1898 年後,鯉魚門村原屬英殖民地的「新界區」,殖民政府保留去世原居民可享用原村落葬的權利。1937 年後,鯉魚門村歸屬「新九龍區」,居民雖無丁權,但仍然享有原鄉土葬權。
郵政及通訊
十九世紀中葉,村中並沒有郵政服務,村民個人書信或消息是需要託人經水路或陸路帶往目的地。1930 年代,村民多選擇在筲箕灣進行各類活動。在1956 年之前,村內仍沒有直接郵遞服務,很多官方信件是由筲箕灣東大街的商號所轉交。這些商號多是接近渡船碼頭,專營燃料、糧油、日用品、雜貨等物。因村民是這些商號的相熟顧客,與老板關係良好,故借用商號的地址作為他們的郵政地址;村民在購物時拿取信件或委託前往筲箕灣的相熟村民代勞。
電力及食水
鯉魚門開村近百年後,於1950 年代時,村民仍只是點用油燈、火水燈、氣燈等作採光。1953 年,有商人在今安鯉西村豪門酒家附近一所石屋以柴油發電機供電。由於收費高,只有商舖及極小部分富戶才以電力照明,此舉促使其他村民極力向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申請供電。1959 年,中華電力有限公司開始入村裝設架空電纜,向村民提供亷價電力。
鯉魚門於十九世紀初開村後,首先進村的曾氏霸佔了魔鬼山西面山腳的天然溪流;較後入村定居的葉氏在自家後園挖掘一個小水塘( 客語稱水湖),而張氏則在屋前開鑿了一口方形水井,兩家得以自給自足。其他稍後進村定居的村民則要去今天的燈塔的水湖取水。其後,張氏的方井成為公眾水井。官方於1957 年替大小街道命名時,把通往公井取水之路段命名為「泉源道」。1972年政府應商戶及居民要求,鋪設街喉供應食水,後再駁喉入屋向各戶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