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荃灣歷史之遷海三波

文字 | 姚松炎博士

荃灣的發展,經歷三波遷海。荃灣為香港最早發展之新市鎮,亦是少數保留城鄉郊並存共融的典範,引領香港發展啟航。

遷海第一波,清康熙元年(1662年),在東南沿海一帶實行「遷海」政策,強令居民內遷,造成無數家破人亡,令土地大量荒廢。然而政令不出八年,民怨四起,至康熙八年(1669年)終於復界,可惜能歸者少,官府招墾遷民,大批客籍農民,遂大量遷入荃灣、葵涌一帶,這是荃灣客家村落之源起。

遷海第二波,自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後,港府著手興建水塘,於1923年開始收地建城門水塘,村民又再次遷村。城門八村(老圍、白石窩、碑頭肚、石頭見、芙蓉山、南房肚、大碑瀝和張屋村),就此長埋水塘之下;村民在政府的安排下,跨海他遷到錦田、大埔及粉嶺等地方,再次背井離鄉。

此外,50年代因興建大欖涌水塘和石壁水塘,前者之大欖村、關屋地村和後者之石碧村村民遷入荃灣市區,「棄農上樓」。這是香港政府首次以住宅單位換取農地,遷入有圍村特色的「大屋圍」及「石碧新村」(但大屋圍已再次拆卸,為目前「海天豪苑」及「寶石大廈」一帶地區)。遷海第三波,香港政府於戰後進行大規模填海,首個發展的新市鎮就是荃灣,遷村再現。1960年,關門口村與政府達成「原區遷村」,政府為村民在荃灣山坡(大帽山南面山坡)提供房屋。至80年代,因地下鐵路擴展至新界,三棟屋改建為綠楊新村,海壩村和木棉下村亦成為荃灣遷村第三波的最後一幕,遷上荃灣山坡。

遷海三波,突顯荃灣在急速發展的過程中,圍村努力存活的一頁,村民遷徙各處,從新開村發展,繼往開來。

(刊於2012年)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