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年份 | 2015
漁農社區服務史
講古,老街坊是寶,由西貢區社區中心總幹事譚景華說西貢故事,看到不一樣的視角。西貢有數十條村,他未必一一踏遍,或耳聞,或目睹,西貢社區服務史,是一部微縮香港史。
遊人鮮少會留意到西貢區社區中心所在,畢竟服務對象是區內人士。譚景華於1993年調至這區任職,一晃廿多年,這區鄉村多,當年他作為「新人」初來步到,首先接觸的是鄉村人事。西貢人大致可分為客家、水上及畲族(音蛇)三大社群,譚景華祖籍清遠,他笑說:「按源流我都係客家人!」社區中心隸屬鄉事會,算是有護蔭,可以慢慢成長,「凡事由鄉事會主席先跟相關村長打招呼,我哋同事先至落村做村務工作,咁樣容易溝通啲。」譚景華的工作方式是外展式Reaching Out,即是送服務落村,逐條村做,「開始時做人口多嘅村先,南圍、蠔涌、大埔仔、井欄樹、坑口村等。」西貢地靈人傑,區內長者未到九十三歲,沒資格參加敬老宴,教人聽傻了。譚景華指漁民上半生攞魚操勞,骨質疏鬆,老來不能離開屋,所以中心會做保健服務。他直言中心發展至今,老中青幼都照顧得到,然而最初是由兒童服務開始,「六十年代鄉郊康樂設施匱乏,青少年只能夠通山跑,或喺沙地踢波,為此,一班鄉紳、老師、神職人員就出力籌款十多萬自建社區中心。」中心在新界理民府支持下獲何東爵士信託基金贊助九萬元,1970年落成,「一班鄉紳領袖繼續夾錢做營運資金,為農漁民子弟提供理想嘅康樂社交及學習場所,造福整個社區!」
童工、街童是那時代全港推行兒童教育面對的問題,西貢尤甚。譚總幹事續說:「西貢務農家庭,農忙時小童要停學幫手收割;漁民家庭仲艱難,每次出海捕魚,動輒一星期,返唔到學,做功課又無處所。社區中心正好提供地方施行託管服務,俾佢哋做功課、補習,又或參與體育比賽、康樂遊戲。」鄉村人筋骨發達,中心以運動助他們宣洩精力,間接造就了西貢的運動黃金年代,「例如划艇、足球都出過港隊代表,如南華守門員何容興,獨木舟選手有吳軒宏、馬觀生,馬觀生仲代表過香港運送奧運火炬。 」七十年代經濟起飛,踏入最輝煌的工業時代,西貢鄉郊區的經濟亦隨之轉型,青少年務漁農者已極少,紛紛轉作不同的工作,例如泥水、清潔、包裝等技術行業。那時候的社區中心,其歷史任務亦大致完成,走進了另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