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坑口十八鄉古今點滴

西貢作為「香港後花園」的美譽當之無愧。圖為景致怡人的布袋澳。

西貢作為「香港後花園」的美譽當之無愧。圖為景致怡人的布袋澳。

相思灣大王爺伯公廟重修,村民齊集拜祭,場面熱鬧。

相思灣大王爺伯公廟重修,村民齊集拜祭,場面熱鬧。

大王爺伯公是鄉民尊崇的神衹,基本上每一條鄉村都有伯公,起着保佑鄉民的作用。

大王爺伯公是鄉民尊崇的神衹,基本上每一條鄉村都有伯公,起着保佑鄉民的作用。

慎終追遠是鄉民數百年來遵照祖訓的傳統。

慎終追遠是鄉民數百年來遵照祖訓的傳統。

早年村落的古屋,早已被改建為現代房屋,但仍保留原有格局。圖為上洋村。

早年村落的古屋,早已被改建為現代房屋,但仍保留原有格局。圖為上洋村。

下洋村居民代表劉錦昌先生。

下洋村居民代表劉錦昌先生。

宗教信仰一直是村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亦起著維繫鄉情的作用。

宗教信仰一直是村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亦起著維繫鄉情的作用。

井欄樹三十年一屆的安龍儀式,村民以鴨頭代替龍頭沿村巡遊。

井欄樹三十年一屆的安龍儀式,村民以鴨頭代替龍頭沿村巡遊。

馬游塘村長曾慶明先生站在自己祖屋前。

馬游塘村長曾慶明先生站在自己祖屋前。

舞麒麟是客家三寶之一,其他為黃酒和傳統山歌。

舞麒麟是客家三寶之一,其他為黃酒和傳統山歌。

文字|林芷勤
圖片|文化葫蘆

西貢區素有「香港後花園」美譽,除了依山傍水的鄉郊和七十多個風光旖旎的島嶼,還有將軍澳和坑口新市鎮。大自然優美糅合都市化活力,締造特色的多元化社區。

急速發展下,西貢區仍保留了傳統鄉鎮。跟坑口新市鎮咫尺之遙,有十八條鄉村:井欄樹、大埔仔、馬游塘、茅湖仔、將軍澳、魷魚灣、坑口、水邊、田下灣、斧頭洲、孟公屋、檳榔灣、上洋、下洋、相思灣、大坑口、大環頭和布袋澳。不論原址居住,或曾於八十年代遷村,村民們都竭力保留文化遺產,奉守習俗,重視節慶。當中大埔仔乃圍頭村;布袋澳、水邊乃漁村;將軍澳及相思灣則兼容客家、圍頭;其餘多為清朝康熙年間,客家人隨海禁解除南來所開墾。至今三百多年。歷史悠長,我們走訪其中,嘗試搜集一鱗半爪。

同姓雜姓 開村闢地

坑口區十八鄉有單姓村,但更多是雜姓聚居。彼此因曾共患難,感情堅固。如三姓村相思灣。駱氏先在西貢北港聚居,後遷相思灣捕魚、務農為生,卻遇海盜橫行,為保家園,遂往蠔涌邀林氏也移居相思灣,同抗海盜。繼後本住在對面牛尾洲養羊的黃氏亦遷入。林、駱兩姓說圍頭話,黃氏說客家話,無礙守睦相助。林、駱兩家更結拜為兄弟,自此互不通婚。又有相同姓氏的幾條村落,實為同根。上洋、下洋、檳榔灣,便是劉氏三兄弟開枝散葉而成。

碼頭墟市 戰前盛極

坑口是最早發展的村落。十九世紀後期已見繁盛。其時遠未有清水灣道(建於三十年代)、西貢公路(建於四十年代),鄉民外出,如非經井欄樹徒步下飛鵝山腳至牛池灣、九龍寨城,就是在坑口墟乘船去筲箕灣。坑口墟位處坑口村前海邊,因人流暢旺,很快便成墟市。眾人紛攜魚穫、農作物往交易。戰前已開有各式商店、雜貨店、藥材鋪、茶樓、醬油廠、磨石墨廠、灰窰廠、機器廠、造船廠、燂船廠等。為日後發展船務工業露了端倪。

自給自足 漁農維生

戰後,十八鄉依舊自給自足。務農維生者,栽種番薯﹑稻米等季節性作物,輔以畜牧和捕魚。近海村落如布袋澳、坑口和相思灣則捕魚為主。

據坑口村村長張錫金憶述,舊日臨海的坑口村,村民出門拐彎即可釣魚,每天可享用新鮮海產,剩餘便徒步出坑口墟或九龍區賣。至六十年代香港發展重工業,坑口村成為大量造船、拆船廠和鋁廠的集中地。再至1989年填海遷村,村子變了位處內陸。

他眼見昔日漁港變成一片石屎地,感無奈和嘆惜,「你而家立足嘅地方曾經係一片汪洋大海。」現今香港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不論漁農業或重工業俱已式微。年輕村民大多出市區謀生,鮮有留村內發展。

節日喜慶 保留習俗

要看鄉村傳統,惟有待時節、喜慶。

客家人好客、愛熱鬧,逢農曆新年,不少村落都會舞麒麟和敲鑼打鼓,大排筵席宴請全村,興起時村民還會即席演唱客家山歌。大環頭村村代表劉偉章議員表示,近年多了外來租客、外籍人士居住,村民設家宴都會邀請他們參與,融入鄉間。

另據馬游塘村原居民朱官發先生所述,每逢嫁娶,他們會四出邀請鄰村,如大埔仔、孟公屋、茅湖仔的村民,圍攏灶頭一起煮菜餚共享。而茅湖仔村不論春節、嫁娶都愛宴請自己村及鄰村合數十圍,每圍兩碗燜豬肉、粉絲、豆卜、魷魚等,是農村人眼中的珍饈。

神誕祭典 聚首一堂

另一傳統是祭祀。因多條村落位近海邊,海神天后娘娘和洪聖爺是主要民間信仰。位於田下灣村和佛頭洲村之間的坑口天后廟,每年天后誕都舉行五夜四日祭典及神功戲。

布袋澳洪聖古廟更有一年兩度盛事,村民先於農曆三月十九日請洪聖爺移駕往大廟灣天后廟賀天后誕三日,三月廿二日回朝。再至農曆八月初十,籌辦五夜四日洪聖誕慶典兼神功戲。此廟建於清康熙初年,為香港現存最古老洪聖廟。

每半甲子 安龍去穢

至於最大盛事,首推井欄樹村每三十年一屆的安龍打醮。

安龍,顧名思義,安撫龍神。一眾父老笑言,往日村民務農維生,特別希望五穀豐收,風調雨順,但發展期間難免動土,為恐有驚擾神明之舉,故每逢半甲子,舉行為期五日四夜的安龍大典,以潔淨村內三十年來所積存的穢氣,並表達對神明敬畏之意。期間村民會茹素,並停止村內一切工程,大會亦會事前申請其上空為禁飛區,以示尊重傳統。最近一次安龍打醮剛於2011年舉行,可惜因客家法師難尋,加上政府管制,舊有儀式如「上刀山﹑行炭路」、法師男扮女裝向神靈頌唱「雞歌」等已不復見,猶幸仍見開路麒麟。

客家麒麟 承傳經典

「客家人有三寶:麒麟、黃酒、山歌。」下洋村劉村長說。

麒麟是客家人最為重視的象徵圖騰,他笑言,客家人遷徙時只會帶走祖先金塔及麒麟,因為這已是他們的全副家當。村長亦指,舞麒麟是一種難得的客家文化,舞動期間麒麟會盡量趴在地上,越低越好,以示尊重。麒麟亦同時代表著遇到困難時願意犧牲個人利益而成全大眾公利的一群,故此麒麟在客家人眼中不單只是為人帶來祥瑞的神獸,同時其講究禮節﹑講求整體的特質更標誌著一種承傳已久的客家精神。

如此重視體統,難怪於當今世代、新區背後,十八鄉還是給人世外桃源之感。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