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香港工業發展

60年代開始,一些新建的廠房陸續出現,例如荃灣、新蒲崗、觀塘等地區。

60年代開始,一些新建的廠房陸續出現,例如荃灣、新蒲崗、觀塘等地區。

塑膠花廠的工人除了在工廠工作,不少工序更會帶 回家中,藉此幫補家計。

塑膠花廠的工人除了在工廠工作,不少工序更會帶 回家中,藉此幫補家計。

1949年以後,從上海一帶南來的企業家,當中部份是經營紡織業,為香港工業奠下基礎。

1949年以後,從上海一帶南來的企業家,當中部份是經營紡織業,為香港工業奠下基礎。

香港工業式微? 現時的工廠生產線已北移,2005至2007年,香港製造業廠商數目一直下降,2007年只剩一萬二千多家,僱用工人數目不到十五萬。  大量工廠遷出香港是不爭事實,但重要決策、產品設計和市場推廣等仍由香港負責,低技術工業無疑式微,惟有轉型創意或高科技工業,方是香港工業的出路。

香港工業式微? 現時的工廠生產線已北移,2005至2007年,香港製造業廠商數目一直下降,2007年只剩一萬二千多家,僱用工人數目不到十五萬。 大量工廠遷出香港是不爭事實,但重要決策、產品設計和市場推廣等仍由香港負責,低技術工業無疑式微,惟有轉型創意或高科技工業,方是香港工業的出路。

香港從小漁村變成今日的國際大都會,工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香港工業經歷了起飛、興盛、衰落,其發展與本地、周邊以至國際的經濟及政治社會事件有密切的聯繫,其中包括二戰、韓戰、中國文化大革命、中國改革開放、中英就香港前途的談判、香港回歸、亞洲金融危機、SARS、世界金融海嘯等。香港工業的主要動力──中小型廠商靈活變通、轉型迅速、製造技術精良可靠,並且具國際網絡和視野,從而成功應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20世紀初:香港工業萌芽

約在20世紀初,香港的製造業開始慢慢發展起來,出現以家庭為單位的家庭式手作業,生產衣服、火柴、肥皂、煤炭、籐器等生活必需品。中小規模的華資企業亦相繼誕生,如1898年「雙妹嚜」在香港成立。

20、30年代:「國貨」最搶手

紡織業開始萌芽並出現極大增長,一些低技術和勞工密集、以出口為導向的輕工業湧現,如膠鞋、手電筒、五金用品和搪瓷用品等。然而,香港貨品當時沒有很大競爭力,而國貨較為受歡迎。港貨被中國內地視為外國貨而未能享有關稅優惠。本地廠商便成立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致力改變中國政府的看法。1938年舉辦了第一屆工展會,極受大眾歡迎,「香港名牌」效應亦深入民心。

戰後第一次經濟轉型

二次大戰後,香港經濟重現生氣。由於內地參與韓戰引致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一向依賴轉口貿易的香港深受影響,於是尋求發展工業。中國內戰爆發,至1949年,內地動盪的局勢令不少企業家和工業家從上海湧到香港,除了帶來龐大資金外,還有技術、機器和熟練的技工和現代管理手法。開創了香港工業歷史新一頁;同時,大量難民從國內逃至香港,造就了一個充足而廉價的勞動力市場。香港工業受惠這些有利條件,日漸茁壯成長。

50、60年代:山寨廠興起

山寨廠開始興起,這類小型工廠以低技術的製造業為主,如織假髮、車衣、剪線頭、裝嵌、串膠花等,多以家庭式經營,加班時更會請年輕的女街坊來幫忙,這些女工們可謂香港工業的後備大軍。而隨著本港紡織業的迅速發展,製衣業被帶動起來,塑膠業和電子等亦逐漸發展,實現了香港經濟的另一次轉型。

70、80年代:蓬勃發展,繼而由盛轉衰

70年代,香港工業飛躍發展;製造業全盛期,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三成,就業人數佔全港四成半。進入8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一日千里,鐘錶、玩具、成衣的出口量更名列世界前茅,帶動香港經濟高速成長,人們的生活水準亦大大提升。「香港製造」早已成為國際認同的「品牌」,除了一貫的價廉物美、耐用可靠外,其設計和整體配套也具國際水準,靈活變通也是本地廠商的優勝之處,為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帶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但好景不常,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一系列優惠政策,港商紛紛將廠房移遷至珠江三角洲,留總部於香港,香港工業亦漸趨式微。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