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布離島的基督宗教教堂

聖母神樂院位於大嶼山大水坑,神父和修士在此遠離俗世地方靜修。

聖母神樂院位於大嶼山大水坑,神父和修士在此遠離俗世地方靜修。

大澳人口最多的時候,永助聖母小堂有神父長期駐守。

大澳人口最多的時候,永助聖母小堂有神父長期駐守。

中華便以利會長洲堂是島上最悠久的教堂建築。

中華便以利會長洲堂是島上最悠久的教堂建築。

長洲浸信會堂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紀中葉。

長洲浸信會堂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紀中葉。

位於梅窩橫塘村的耶穌聖嬰小堂現已改為避靜中心。

位於梅窩橫塘村的耶穌聖嬰小堂現已改為避靜中心。

上嶺皮村的東涌聖母訪親小堂,用作舉行平日彌撒。

上嶺皮村的東涌聖母訪親小堂,用作舉行平日彌撒。

坪洲的和平之後小堂在1976年遷入圍仔街一幢大廈地下。

坪洲的和平之後小堂在1976年遷入圍仔街一幢大廈地下。

南丫島榕樹灣的露德聖母小堂,有菲律賓籍修女在此隱修。

南丫島榕樹灣的露德聖母小堂,有菲律賓籍修女在此隱修。

嚴規熙篤會成員在聖母神樂院聖堂禱告。

嚴規熙篤會成員在聖母神樂院聖堂禱告。

花園門廊具有中世紀色彩,但園內的聖母亭則以中式設計。

花園門廊具有中世紀色彩,但園內的聖母亭則以中式設計。

文字 | 陳天權
圖片 | 陳天權、文化葫蘆

香港開埠後,最早有傳教士踏足的離島是長洲。時維1843 年,當時該島仍屬清朝大鵬協水師管轄,但美國浸信會牧師粦為仁(Rev. Wi l l iam Dean)已到來傳教。1851年浸信會將一座民房改為教堂,並辦女子學校。今天在新興後街所見的浸信會堂,乃1951 年重建,全麻石建造,仍富歷史氣息。

1898 年英國租借新界後,有更多傳教士到離島開展事工,當中最積極的是新界傳道會(由倫敦傳道會推動成立)。該會在離島開設多間教堂,計有長洲堂(始於1904 年,1969 年重建)、大澳的雅各堂(始於1919 年,1949 年重建)、沙螺灣堂(始於1919 年,已拆卸)和梅窩堂(始於1930 年,1958 年重建)等,反映出當年這些地方人口較多,吸引傳教士建堂。

隨著基督教會本色化之需要,新界傳道會於1932年將屬下教堂交予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第六區會(現稱香港區會)管理。1938 年中華基督教會差派牧師到南丫島榕樹灣開荒佈道,其後成立林馬堂,2018 年剛好八十周年。

長洲還有一間古老教堂名為「中華便以利會長洲堂」,1936 年奠基。它不是長洲最古老的教會,卻是島上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整座用麻石建成,形如城堡,甚為罕見,但該堂與島上另一間古老教堂──浸信會堂均沒有被列入歷史建築評級名單。

天主教的傳教工作

天主教傳教士在離島的工作由大澳開始,約1923年有一聖堂在永安街建成, 附設育智學校, 結合教育傳揚福音。其後教堂連同學校被颱風摧毀,1937 年教區購置太平街現址進行重建, 取名「永助聖母小堂」(Our Lady of PerpeturalHelp Chapel) 和「永助學校」(Wing Choh School),1961 年再建成今天面貌。自1965 年開始有神父長期駐守大澳,並負責大嶼山其他地方的宗教服務。隨著大澳人口減少,永助學校於2003 年因收生不足而結束,永助聖母小堂亦一度空置,2012 年修復後重開,現在恢復彌撒活動。

長洲的傳教工作在1930 年代開始,神父借用大新後街一間簡陋石屋佈道。戰後教友漸多,1952 年在東灣興建兩層高的新堂,名為「長洲花地瑪聖母堂」,同時開辦小學和幼稚園。聖堂每年10 月舉行「聖十字架及花地瑪聖母敬禮遊行」,已成為長洲著名的節慶活動。

大嶼山另一人口聚居的地方是梅窩,1970 年代有天主教信友團體在涌口街租用村屋作為聖堂,但很快便應付不了需求。1980 年一間新堂在附近的橫塘村落成,名為「耶穌聖嬰小堂」(Jesus,the Holy Child Chapel)。七年後教區購入梅窩銀寶大廈地下和閣樓用作聖堂和神父宿舍,胡振中主教將聖堂重新命名為「主顯堂」(EpiphanyChurch),橫塘村的舊堂改為避靜中心。


嶼北的東涌原是人口稀疏的村落,最初神父在教友家中舉行彌撒,後來在上嶺皮村的東涌聖母幼稚園舉行, 幼稚園前身是一座建於1971 年的診所,現今建築物仍然存在。1998 年機場遷至赤鱲角後,東涌發展成新市鎮,教友激增,2001 年教會使用剛落成的東涌天主教學校禮堂舉行主日彌撒,命名為「東涌聖母訪親小堂」(Tung ChungVisitation Chapel),上嶺皮村的舊堂用作舉行平日彌撒。教區現計劃在東涌興建一間新聖堂,讓教友有永久的聚會場所。

大嶼山的神父過去要負責梅窩、東涌、大澳、坪洲和愉景灣的彌撒工作,經常分身不暇。2015 年香港主教公署頒布法令,將大嶼山劃分兩個新堂區, 主顯堂區(Epiphany Parish) 負責南大嶼山、梅窩、坪洲和大澳, 新增的聖母訪親堂區(Visitation Parish)負責北大嶼山、東涌和愉景灣,以減輕神父們的負擔。

坪洲的天主教傳教工作始於1958 年,當年一位並不富裕的女傭把永興街21 號的物業捐贈給教區作傳教之用。神父將之裝修成聖堂,名為「和平之后小堂」(Our Lady Queen of Peace Chapel),後來遷往圍仔街一幢樓宇地下。

天主教在南丫島的傳教工作亦在此時開始,1958年港島薄扶林露德聖母堂主任司鐸明之剛神父(Fr. Rene Chevalier) 到來開辦露德聖母幼稚園(Our Lady of Lourdes Catholic Kindergarten),1966 年建立小堂, 稱「露德聖母小堂」(Our Lady of Lourdes Chapel)。1972 年教區 委派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Missionary Sisters ofOur Lady of the Angels)負責幼稚園的工作,她們遷出後,嘉勒會(Order of St. Clare)於2000年遷入,設立寶尊隱修院(Portiuncula Monastery)。現有多名菲律賓籍修女居住,她們終日用心祈禱讀經,過著貧窮簡樸的生活。

遠離外界的隱修院

大嶼山大水坑也有一座天主教隱修院,距離愉景灣不太遠, 名為「聖母神樂院」(Our Lady ofJoy Abbey)。該院建於1951 年,院內住了一群嚴規熙篤會(Trappist)的修士,他們遠離俗世,儉樸克己,保持靜默,每日祈禱、勞動和讀書。

修院內的聖堂於1955 年落成,附有高聳的鐘樓,遠在坪洲亦可見到。另外在1960 年加建了「永援聖母橋」,連接聖堂和院外的山路,橋旁的花園在1979 年建立聖母亭,供奉花地瑪聖母像。該亭採用中式設計,頂端放置十字架,基座寫上祈求字句,圍欄的裝飾圖案由A 和M 兩個英文字母組成,代表「萬福瑪利亞」(Ave Maria)。

1960 年代初有熱心教友贈送乳牛給隱修院, 為神父和修士提供牛奶飲用。其後修士們開始繁殖乳牛, 自行生產「十字牌」牛奶(TrappistDairy),供應外界飲用,享譽一時。1980 年代末,院方把十字牌的經營理念託付給一間廠房生產牛奶,現今聖母神樂院內只留下牛房遺跡。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