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周樹佳
圖片 | 周樹佳
昔民間相傳,大嶼山的風水有利於宗教發展,因地形是「大象拖小象,代代出和尚。」所以今日島上才出現如寶林寺、寶蓮寺、觀音寺、靈隱寺、羅漢寺等大寺院和無數的中小型佛教場所。
一輪明月開丹灶,八面青山映鹿湖
然而,數大嶼山宗教建築之始,實乃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 年),歲次癸未的純陽仙院(按:實由純陽和普雲二仙院合併而來,普雲仙院乃女士清修之所,但外人一般只稱純陽仙院),也即是直到今天仍䇄立在鹿湖村18 號的鹿湖精舍。
鹿湖精舍建於昂平與大澳之間的深林處,佔地寬廣,主要由大殿、純陽仙院、兩座兩層高的建築( 內間有很多小房間) 及一間大厨房組成, 在1955 年曾大肆重修(是年改名為鹿湖精舍),如今其大殿和殿後的純陽仙院小屋(供奉呂祖)均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但這項評級明顯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以至低估了這間由道觀成「佛寺」的真正價值!
首先,精舍是目前所知大嶼山首座宗教道場和佛寺1,其由道轉佛始自1909 年開山祖羅元一(原名陳炳南)的後人託產給來自鎮江金山寺的觀清法師,時間上雖與昂平最早建成的靜室——普明禪院同年,但當時普明禪院仍處於茅篷階段,實無「建設」可言,而要到1915 年才建成一間石屋,故其與精舍之承接仙院規模,實不可同語。
另外,在大殿、純陽仙院和廚房以外,精舍還包括了獨立的三寶殿(佛泉寺)、山門、廣場、祖堂、客堂、禪房、涼亭、藏舊經塔和作坊(放耕田工具及磨)等處,以及建於山上的普同塔(墓園)和化身亭等,論其規模及整個寺院的組合,都是鹿湖區內最大和齊全者,甚至在整個大嶼山的禪林區也屬少見。
其次,精舍前身原為道觀,主奉呂祖,此乃是目前可知廣東道堂最早在港傳道2,而又有實物佐證者, 其對引證廣東道教在香港的發展, 地位獨一無二, 故它在香港道教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呂祖信仰是香港道教的大宗, 至今亦然, 但有趣的是, 在香港歷史上, 這些供奉呂祖的道堂曾接二連三的轉易玄風, 除了純陽仙院這個典型個案,沙田的般若精舍( 前稱普靈洞) 和西貢的佛光寺都有相同遭遇,以至內裏至今仍奉有呂祖像, 成為一特殊現象。
其三,在非物質文化方面, 鹿湖精舍雖為佛寺,但到今日仍保留在每年農曆四月十四賀呂祖誕的道教傳統,以示飲水思源。此傳承屈指一算,已逾百年,如今在誕日更備有簡單齋筵接待相熟香客和區內的出家人,可算難得。
其四,在史蹟上,精舍正門兩旁的石門框,至今仍留有末代廣東狀元梁耀樞(1832-1888)在光緒九年為純陽仙院落成而作的對聯——「緱嶺分踪雖處天涯皈淨土、嶼山寄跡獨超塵界峙中流」,這在香港哪曾多見? 3 而鹿湖開山之初,石門額當有閩浙總督何璟(1816-1888)所題的「純陽仙院」四個大字4,其後雖遭磨平而改刻「鹿湖精舍」,但原在兩邊的上款「光緒九年吉日建」和下款「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閩浙總督何璟敬書」仍存。梁、何二人都是清末廣東的著名人物,後者更是封疆大臣,牽涉中法於福建馬尾的海戰(1884年),這些書法題字都是香港重要的歷史文物。
其五, 今在大殿後的純陽仙院左門牆, 鑲有一塊1883 年立的「純陽、普雲仙院石刻示諭」石碑5,乃是本地研究地方宗教史和治安史的珍貴文獻。該碑文內容主要是示諭民眾不得騷擾這間遠離人煙的道觀,甚或破壞其四周環境,否則一經報官,定必追究云云,反映當時大嶼山一帶的治安頗不穩。
其六,寺內純陽仙院所藏的一組四個人般高的呂祖侍神(青龍、白虎、捧印和掌劍)像,造工精奇,特別是諸神姿勢均作前傾狀,一若佛山祖廟諸神的造型,能給到來參拜的善信一種壓迫感,以堅其誠,可謂是精彩的藝術品。
鹿苑風清翻掃徑,湖源水淨不沾塵
純陽仙院由道轉佛,觀清法師是第一人。有關他的資料存下不多,只知他生於1853 年,終於1928年,法名覺集,觀清是他的別字,屬禪宗南宗五個主要流派之一的臨濟傳人。他死後以坐葬的形式下葬昂平的「蠄蟝地」。
據言,觀清法師是在民國初年由羅浮山來港,原先在大澳虎山地藏廟6 住了三年,後來,因地藏廟倒塌,他唯有另覓宿處,便到了鹿湖洞的純陽仙院居住。適時因當地發生大瘟疫7,影響所及,仙院內一共有十三人死亡,羅元一雖然倖免,但他為人深信風水氣運之說,認為仙院經此一劫,全因鹿湖洞宜佛不宜道,觀清法師的出現正好讓他放下心頭大石,遂有收容法師之舉;而法師後來更把地藏廟的地藏王像搬到仙院安放,至今尚存。
及後,羅元一魂歸道山,其子陳景生、院主和司理等人,因無意經營道觀,才在1909 年委託住在院內的觀清法師接手,結果將道觀改成佛舍,但仍留下仙院內的神像及迎門的王靈官等道教文物。
自觀清法師後,鹿湖精舍逐漸變成一間尼姑庵,改行淨土宗,做的是廣東佛教,即俗稱的釋家法事,其住眾清一色轉為女性,其字輩自觀清而下,分別是德、法、慧、智、妙,而到如今已傳到圓字輩。
1950 年代是精舍的全盛時期,當時全舍約住有百名尼姑和虔誠信徒,她們潛修佛教典籍,生活自供自給,過著非常平淡卻充實的宗教生活。曾幾何時,不少大德高僧都喜歡到鹿湖精舍講經說法,著名的如寶蓮寺的筏可大和尚便曾在1952 年到精舍的三寶殿講授《金剛經》;另外愍生法師也曾到鹿湖精舍學法七年,並在1972 年在精舍講授《維摩經》,這些都是當年大嶼山的禪林盛事。
但踏入二千年後,骨灰龕集團看準香港佛教式微之機,大舉收購島上的佛寺精舍,以求改裝圖利,鹿湖的數十間庵堂最少已有八間易主,精舍面積廣大,但因住眾日少,亦早已成為骨灰龕集團的覬覦之物,常派人上門洽購產業,不勝其擾;而島上的一間大寺院,財雄勢大,更早早便看中精舍土地有價,派僧人強勢上門洽購,唯都遭寺眾一一婉拒,然而鹿湖精舍諸比丘尼雖云有心守護寺產文物,不讓外人得動分毫,但歲月無情,難保諸眾終有一天力所不逮,這間百年宗教建築的前途,實在叫人憂心如焚!
1 《香江梵宇》頁336:「……鹿湖精舍是大嶼山的禪林中最早修建的一家。」
2 游子安主編《道風百年》第一章第二節。
3 據筆者所知,廈村靈渡寺有梁耀樞的「道從此入」匾;另屏山覲廷書室有另一廣東狀元林召棠的對聯。
4 這在江山故人黃佩佳的舊相片中可尋覓得到。若細心察看,「純陽仙院」四字仍隱約在石額上留下輪廓。
5 此碑昔日原在正門左邊,後改置大殿後純陽仙院小屋外牆上。
6 據鹿湖精舍前人所傳,此廟已有三百年歷史,其位置即今大澳文物酒店(舊大澳警署)。
7 有指是二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