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陳天權
文化葫蘆、二澳農作社、政府新聞處
從今日香港的地理環境看,位於大嶼山西端的大澳位處一角,距離市區甚遠,人口不多。昔日的大澳卻是繁盛漁港,自北宋開始已設有鹽場,明朝的《粵大記》也有記載此地。為何大澳如此興盛?若將地圖範圍擴大,就會看見大澳位處珠江口東面,是船隻出入必經之地,因此成為重要的補給站。
由於大澳扼守航道樞紐,明萬曆年間,朝廷在此設立汛營,駐紮水師,清初又在附近的汾流角興建炮台。大澳地域包括——小島(虎山所在)和大嶼山的沿海陸地,有Y 字形的水道分隔,當地人稱為涌。涌上現架了三道橋樑,漁民在涌旁興築棚屋棲息,形成一片水鄉景色,曾享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
有漁民聚集,就有商人到來經營生意。大澳的商人以廣府人居多,永安街和太平街是最早形成的商業中心。後來小島南面也有人建屋居住,出現了吉慶街、吉慶後街、街市街和石仔埗街。清初遷入的客家人住在外圍山腳,以耕種為生。另外也有一班海陸豐人(鶴佬),主要從事製鹽工作。
全盛時期大澳住了二、三萬人, 水道上停泊了五百多艘大小漁船。但自1960 年代起,漁、鹽、農業相繼衰落,年輕一代出外謀生,現今長住大澳的只有二千多人。部分居民轉做海產加工,如製鹹魚、蝦醬、蠔油和花膠等。2012 年政府禁止拖網捕魚後,銀蝦供應不足,有蝦醬廠已轉往內地跟當地工場合作生產了。
大澳的水鄉風貌現在只靠連綿不斷的棚屋維持,但政府視之為寮屋而無意保留,還多次提出清拆。2000 年一次大火,近百間棚屋燒毀,之後有不少居民遷入政府興建的龍田邨,但也有人願意自費重建棚屋,只為保存家族的根。
多樣化的神靈世界
大澳最鼎盛的時期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這可從現存五間古廟的始建日期反映出來。最早是寶珠潭畔的楊侯古廟,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落成,接著是新村的天后古廟(1713 年)、吉慶後街的關帝古廟(1741 年)和石仔埗街的洪聖古廟(1746年)。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關帝古廟旁又增建一間天后古廟,兩廟相通,可視之為關帝古廟之偏殿。
廟宇在大澳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亦是現今的人了解大澳昔日社會的主要途徑。大澳有十多間供奉不同神靈的廟宇,最受大澳人尊崇的是哪一間呢?許多人以為天后廟,但其實是楊侯古廟。該廟偏離鬧市而建,背靠寶珠山,兩旁有獅山與虎山環抱,是漁船出入必經之航道,漁民出海作業之前都會拜祭侯王。
大澳每年最熱鬧的節慶首推端午遊涌,參與的三個漁業行會先到大澳四間主要廟宇請神,將小神像放在神艇上,然後由龍舟拖行巡遊水道,祈求驅除疫害,保境平安。其他重要節日有農曆六月初六的侯王誕,及正月二十日的土地誕,兩者均演出神功戲慶祝。
大嶼山的分流亦建有天后古廟和洪聖古廟,自從村民全部遷出後,洪聖古廟已破落不堪,天后古廟亦無復往日光景,但村民在每年農曆四月廿三日仍會慶祝天后誕,並在大澳搭棚演出神功戲。
相對於廟宇的大神,土地神的地位較低,但其神壇卻遍布大澳每個角落,與居民關係密切。這些土地神壇大多是露天的,只擺放石頭,沒有神像,有些加上弧形鐵皮遮蓋,只有少數供奉在廟宇中。吉慶後街有一個路邊神壇,所奉的石塊形似狗隻,有學者估計是土著畲族留下來的遺物。畲族過去信奉狗頭人身的盤瓠,雕刻狗像拜祭。
距離漁民社區不遠的橫坑村和坑尾村,分別有華光古廟與龍巖寺。華光被梨園戲班奉為保護神,但香港只有大澳一地設有華光廟,年代可追溯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 年),今天的廟宇乃1973 年重建。2000 年重修時,香港八和會館及眾多粵劇名伶都有捐款。龍巖寺建於1929 年,是一間佛道兼奉的寺廟。正殿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兩旁有觀音和朱大仙。朱大仙是何許神?一般書籍沒有提及,港澳地區的水上人則視之為佛祖化身,寺方每年農曆三月均以朱大仙名義舉行太平清醮。
農田復耕重現生機
由於傳統行業式微,鹽田消失,居民遷出,令大澳有段時間變得冷清。但隨著東涌發展,港珠澳大橋開通,大澳現在又熱鬧起來,水鄉變成了旅遊勝地。在巴士總站附近的永安街、太平街和大涌橋,每逢假日都擠得水洩不通。若要離開繁囂,可走遠一點到二澳(走路約一小時,乘船約十多分鐘),享受綠草如茵的田園風光。
二澳包括新村和舊村,有二百多年歷史,村民有龔、藍、戴、鄭等姓,其中龔氏人口最多,設有家塾兼家祠。昔日村中沒有電力供應,只靠火水和汽燈照明,村民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簡樸生活。
1963 年二澳與政府合資建了一所公立學校,曾有三十多名學生就讀。後來香港經濟起飛,外面有較佳工作機會,村民便遷往大澳或市區尋找生計,村校隨之關閉。1990 年代中期,二澳村民已全部遷出,農田荒廢,房屋破落,逐漸消失於雜草叢中。許多行山人士經過,也不知道該處曾是聚居近千人的村落。
2000 年後,老一輩村民覺得二澳農地荒廢實在可惜,於是計劃恢復農耕,追憶往日生活。2012 年有機構覺得計劃可行,便提出與二澳村民合作進行有機耕作。該機構成立「二澳農作社」,負責提供所需的資金、技術和人手,為期三十年,無需付租金,土地權仍屬村民所有。農作社經常舉辦農耕和環保生態活動,透過大眾參與,深入了解食物背後與土地及社會的聯繫。
二澳現時出產稻米和多種蔬果,並與不同本地人合作出品各式醬料供應市場,銷售點在大澳吉慶街60 號一幢二級歷史建築地下(原是陳氏老店「生泰號」)。農作社期望「二澳」成為一個品牌,推動本土農業發展及在地耕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