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 一個地方傳統的延續

有居民組成龍舟遊經迂迴的大澳河涌,甚具當地特色。

有居民組成龍舟遊經迂迴的大澳河涌,甚具當地特色。

居民會到大澳各大廟宇,邀請神像放到神艇上。

居民會到大澳各大廟宇,邀請神像放到神艇上。

大澳遊涌是大澳的每年重要慶典,不少原居民或市民都會專程到來觀賞。

大澳遊涌是大澳的每年重要慶典,不少原居民或市民都會專程到來觀賞。

遊涌儀式隆重,場面浩大,氣氛熱烈,確實令人樂在其中。

遊涌儀式隆重,場面浩大,氣氛熱烈,確實令人樂在其中。

大澳遊涌的龍舟頭部布置別具特色。

大澳遊涌的龍舟頭部布置別具特色。

遊客到來感受現場氣氛,部分也會嘗試了解節慶背後的 因由。

遊客到來感受現場氣氛,部分也會嘗試了解節慶背後的 因由。

各個參賽的龍舟隊伍和廟宇組織旗幟分明。

各個參賽的龍舟隊伍和廟宇組織旗幟分明。

大澳遊涌能夠成功列入非遺項目,各方都希望能夠將此文化承傳下去。

大澳遊涌能夠成功列入非遺項目,各方都希望能夠將此文化承傳下去。

文字 | 廖迪生
圖片 | 文化葫蘆

農曆五月初五

大澳位於香港的西端,珠江口的東岸。大澳鄰近的水域,曾經是魚產豐富的漁場。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年代,大澳是一個理想的船隻補給與避風港。大澳的地形包括一個小島、沿岸淺灘及一個三面環山的海灣,中間有一「Y」形水道,水道兩旁的棚屋是漁民的居所,也是漁船停泊補給的基地。沿岸淺灘上有數百年歷史的鹽田,鹽田堤壆及小島沿岸有商舖林立的街道,加上南面的客家村落,大澳成為一個擁漁、鹽、農、商各業之集鎮。

三個歷史悠久的漁業行會

漁業是大澳的主要經濟活動,在悠長的歷史過程中,漁民社群發展了他們的文化傳統與社會組織。扒艇行、鮮魚行及合心堂是其中三個歷史悠久的漁業行會,這三個行會在凝聚成員的基礎上,維持著一個南中國沿海特有的「端午龍舟遊涌」傳統。

扒艇行由經營「扒艇」的漁民組成,扒艇船身長五十至六十尺,在1950 年代以前,是最大型的漁船。扒艇漁民主要在珠江口萬山群島一帶的水域作業,他們尤善於春天 魚汛期捕捉 魚。 魚是在貼近水面活動的魚類。作業時,漁民攀到船桅的頂端,觀察魚群活動產生的水花。當確定了魚群位置後,漁民馬上從扒艇上放下兩艘大舢舨,划向魚群位置,沿魚群外圍迅速放下漁網,包圍魚群,然後將網底繩索收緊,把魚群困在袋形漁網之內。扒艇每次作業為期六至十天,曾是收入最豐厚的捕魚行業。

合心堂由經營「大尾仔艇」的漁民組成,大尾仔艇船身長二十多尺,船尾高大,因以為名。大尾仔艇的漁民主要在大澳至桂山島一帶海面,秋冬間之黃花魚汛期及春天之鰽白魚汛期,為作業旺季。黃花魚魚群在秋冬之間迴游珠江口產卵。由於牠們會發出叫聲,漁民作業時,將耳朵貼在船艙底板,細聽黃花魚群的叫聲,來確定牠們的位置。為了能迅速捕捉黃花魚,通常由四艘漁船組合作業。當發現魚群位置後,四艘漁船便迅速地在魚群外圍放下四幅刺網,形成一個環狀漁網圈,將魚群困在中央。漁船跟著駛到圍網中央位置,拍打水面及敲打船旁,驅嚇魚群衝向圍網。

鮮魚行則由三十餘家收購鮮魚的漁商組成。他們沒有捕魚作業,但擁有運輸船隻。他們以中介身份,代漁民把漁獲運往區外批發市場出售,從中抽取佣金。

夜遊龍舟驅瘟疫

相傳百多年前大澳出現瘟疫,漁民群體「遊夜龍」驅疫。他們到大澳的各大廟宇,迎請神像到由舢舨改裝的「神艇」上,在晚上由龍舟拖行,巡遊大澳所有水道,之後瘟疫消失。由於漁民相信遊涌活動,可以驅除瘟疫,為社區帶來一個平安的環境,活動也延續至今。

龍舟遊涌活動本來由三個龍舟行會各自進行,他們首先在農曆五月初四「接神」。由龍舟拖著神艇,到楊侯廟、新村天后廟、關帝廟及洪聖廟迎請四間廟宇的小神像,送到行會之「龍躉」(臨時活動場所)供奉,讓行會成員參拜。

農曆五月初五,各漁業行會進行「遊涌」(又稱「遊神」),祈求水陸平安。龍舟拖著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各水道,並沿途為水中的幽魂「化衣」(焚燒金銀衣紙),兩岸的棚屋居民也同時向巡遊的龍舟焚香拜祭。下午,各行會進行「送神」儀式,把神像送返各廟宇。當天晚上,各行會舉行聚餐,慶祝端午節。

讓「舊」傳統轉化為「新」動力

以前,各行會成員以特定漁季的漁業收入,按百分比捐資支持端午節龍舟遊涌活動,以表示對神明的感謝,因為他們認為豐盛的漁獲,是神明的恩賜。行會也會讓捐款最多的成員成為「頭船」,其次的成為「二船」,作為是年活動的負責人,主持接神、遊涌和送神等儀式活動;頭船的棚屋,也就成為「龍躉」。頭船負責接送菩薩的神像,是一項光榮的任務。這一個捐助與參與制度把漁業經濟、宗教活動及社會組織連結起來。但大澳漁業自1970 年代中開始衰落,漁民收入減少,龍舟遊涌活動的經費也改由會員認捐或平均分擔,頭船、二船也改為以擲聖杯的形式產生。

到了2000 年代初,在財政緊縮及人手短缺的情況下,活動的維持漸趨困難。為了凝聚成員,維持傳統,三個漁業行會於2008 年組成「香港大澳傳統龍舟協會」,合作保育及推動遊涌活動。2009年,龍舟遊涌的傳承出現了一個契機,就是民政事務局提出將龍舟遊涌申報成為國家級項目。此後的數年間,香港大澳傳統龍舟協會聯同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以及各政府部門,舉辦不同的教育活動,弘揚推廣。

非常幸運,龍舟遊涌於2011 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有幸得到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的資助、並邀得幾位香港師傅的參與,為大澳建造了三艘新龍舟,為延續龍舟遊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從2013 年開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每年慷慨資助「大澳龍舟遊涌及文物教育活動」,讓這個國家級項目得到延續,在凝聚社區之餘,更發揮著文物教育之果效。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提出保育世代相傳的地方傳統,為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活動的保育,是一個非常切合《公約》精神的例子。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近年大澳居民及移居市區的後代,都會在端午節匯聚,參與龍舟遊涌活動,讓「舊」傳統再度成為社區盛事,成為維持推動社區關係與認同的「新」動力。

返回



其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