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日軍侵華、國共內戰等,過去數十年,大量難民湧入香港。難民來港,於山上建起寮屋,受環境及材料所限, 加上人口密集,而且缺乏規劃,建材又容易引起火災,當時的港英政府一度希望拆除寮屋村,但由於未能解決居民的居住問題,於是為寮屋居民進行登記,暫准已登記的「非法構築物」存在。但其後出現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南逃難民越來越多,新一批寮屋陸續搭成,政府無法安置,唯有再次登記,這樣下來,寮屋一放就幾十年。
路德會石湖社區發展計劃中心主任胡偉雄,九十年代便已經走入粉嶺寮屋區,為村民服務,不時還舉辦寮屋體驗營,為公眾解說寮屋居民的生活:「屋外寫著的RTP/ FG…19X22X15…其實是當年登記的房子大細,細緻到屋簷幾闊都有寫低。但是居民多數唔明點解,只係知道啲符號好重要,當佢係護身符咁小心保存。」因此,即使居民重新建屋,都要依照原有的大小興建,並會小心剪下公式,重新貼在新屋的門旁。如果不能剪下,就會依樣葫蘆地抄寫一遍。途經村子時,訪客不妨仔細找尋這些或仔細貼好,或抄錯重寫的另類公式。
水浸是常事
粉嶺寮屋村的歷史超過六十年,很多家庭三代人都在此居住。他們最常面對的,就是水浸。「我剛來的時候, 連年水浸,夏天簡直忙到做唔到嘢!」胡偉雄憶述:「九年裡面有七年都浸,當中仲有兩次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 居民要擔住遮跑上屋頂避難。」粉嶺區內的低窪地方經常水浸,只要持續下雨超過兩小時,低於水平線的芬園村便會被水淹浸,石湖新村、天平山村、馬屎埔等村落亦隨之成為澤國。最初只是浸到「膝頭哥」,居民都視作等閒。只要將家電架高,或是放在櫃上,便可以安在家中等洪水退卻。後來情況越演越烈,水位甚至淹至心口, 村民唯有各出奇招,有的將電器搬到上層,跑上天台, 有的將雪櫃反轉,電線位向上,任由雪櫃在水面浮沉。
寮屋大不同
寮屋雖然都是居民自己搭建,但因土地所有權而分作兩類:一種是在私人土地建屋的居民,土地持有者如果不反對的話,一般可以住到地主收回土地為止;另一種是直接在官地搭寮屋,他們只需要每年繳交地租,直到政府因為發展該區而收回土地為止。
乍看來兩者都是可以居住到土地擁有者收回土地為止, 但是他們的待遇卻是大大不同。如果是官地,居民就可以多住幾年,到政府要開始工程才遷出,如果通過入息審查,更可以安排上樓。但是私人土地的寮屋居民, 則可能面對業主或發展商收地,要提早數年,甚至十幾年前就面對拆遷,不會獲得安置。
現在,區內不少寮屋業已丟空,但是深入天平山村、馬屎埔村一帶,還能找到一些辛苦耕耘的居民,憑著一份眷戀和毅力,堅持自己的田園生活。
(刊於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