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場介紹

黃大仙 

由早期的平房木屋,到低層的村屋發展,發展至今天大型的公共屋邨建築,黃大仙一直是本地基層社區文化的搖籃;而其中刻苦勤奮的精神,亦是我城多年賴以成功的基石。

獅子山既是黃大仙一道重要地標,亦是香港精神的體現,名曲「獅子山下」,告訴我們香港人既有不畏困難,積極向上的精神,亦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情懷。

是次展館「山下˙我城」的設計,我們創造一個有著平房木屋屋頂型態的空間,並以其高低錯落的規律勾畫出獅子山的剪影。為了突顯黃大仙豐厚的歷史文化和眾多歷史建築,我們在透光透氣的網布上,印下區內有特色的建築影像,讓公眾在參觀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展覽時,親自來體驗一下對獅子山下,本土歷史,藝術與文化的旅程。

城園˙一聚 

獅子山下曾有過這樣的一種空間:「橫街窄巷步縱橫,平台屋頂連躍翻;一寄風景裏外享,眾樂獨樂皆可嚐。」這種公共空間的特質,成功塑造我們獅子山下的精神,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珍重這種互助互諒的人文精神。

今天城市急速發展,土地私有化巨大利益下,我們特別期望以往對公共空間的連貫性和使用自由性,得以保存並加以改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仍可一親自然與地區歷史的肌理。

展館的設計以平房木屋的天際線幾何型態作參考,等分的斜面相互交錯,控制陽光的規律,亦配以自然通風。在入口處,展館有獨特結構,模仿昔日村落門樓,牌坊的建築型式,突顯入口的位置,同時帶出歷史展區的文化氛圍。

為了使展館的空間和遠處的獅子山景相互呼應,我們盡量採用輕巧,通透的建築物料來構成空間;竹子和帆布組合成為了上佳組合;優點是施工簡單,亦能反映本地的建築特色。在展館外圍立面的處理上,設計以網布印上獅子山下的昔日風貌,讓參觀市民在遠景獅子山下和昔日風景交錯中,了解不同歷史,至於藝術品和設計的作品也能盡情展示。期望大家在展覽中。遊歷於城市的不同層次之間,反思我們的身份和文化,去蕪存菁,繼往開來。

九龍城 

九龍城寨與啟德機場曾經是九龍城區的重要地標,是次展覽中,我們嘗試將兩者的故事作為設計元素,經過深入的資料搜集和構思,最後以「三不館」作為展覽館名稱,配合寨城公園原有的庭圓景緻,以亭台樓閣和迴廊作連續式的歷史長廊,庭中放置一個製作精細的大型九龍城寨模型作為展示,部份迴廊更會「復刻」昔日城寨的黑暗環境,營造深沉的氣氛,至於「三不館」內設有模仿城寨天台的高台,天台上。可觀看大型投射,內容以城寨和龍城歲月作為故事主軸,期望令觀眾走進歷史時空,鑑古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