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語

乘風啟航–勇往直前

香港之名的由來是否來自「香港村」,一直以來眾說紛紜。其實早在清康熙年編纂的《新安縣志》已有「香港村」的記載; 而「香港圍」更是位於今天的黃竹坑。至於香港的起源,無論是官方論述或是民間流傳,都不約而同認為由小漁村開始;根據資料所見,早於十九世紀中葉,香港仔、赤柱等地已有不少居民聚居,大多從事捕魚業。

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今年已踏入第八屆;從去年的元朗、屯門區來到今年的港島東、港島南和灣仔區,都各具特色。從百年來歷史的角度來說,三個社區都經歷不同的發展和演變,彼此之間又具有一定的聯繫。十九世紀的筲箕灣一帶一片荒蕪,坊間一直有說「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來形容筲箕灣的偏僻,後來經過開天闢地,變成早年香港的工業城,繼而發展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商住社區。直至1924年,電車公司鋪設了到筲箕灣的路段,才真正聯繫到區外。而鄰近的北角,更從二戰後不少上海人的到來,令「小上海」之名不脛而走。然而「小上海」從七十年代中後期,又漸漸變成今天的「小福建」,因而衍生出兩段時期的獨特社區文化面貌。

而港島南區的赤柱、香港仔、鴨脷洲一直以來是漁民聚居之處,可說是「水上的香港」,訴說著本地捕魚業的興衰,隨着往後本地漁業的式微,不少幾代的漁民也相繼「上了岸」,慶幸今天仍然保留了不少傳統信仰習俗,每逢節慶神誕,還是非常熱鬧和備受重視,漁民藉此可維繫凝聚彼此的感情之餘,亦認定不曾改變的漁民身份。同時南區仍保留了具數百年歷史的薄扶林村,人文氣息濃厚,每年一度的中秋舞火龍更被列入非遺項目之一。

在港島東的另一邊灣仔,過去百年間,經歷數次的填海,海岸線的延伸除了營造出一個樸實無華的庶民社區外,是早年日本人營生和外籍官兵尋找異國風情的地方,這都反映灣仔早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在今天街巷裡仍見不少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和傳統習俗;其中包括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大坑舞火龍。灣仔在新舊並容下,近年華麗轉身成新中產的聚居地,令人耳目一新。無疑這三個社區各具個性和姿彩,全都是源於歷史、地理和人的因由,正如王惠玲博士所說的「記憶景觀」(Memoryscape),就是憑着社區居民的記憶,嘗試去註解、詮譯和想像一個地方的文化景觀。這種概念跟文化葫蘆多年來進行地區文化整理所抱的理念如出一轍,希望為香港故事的延續留下記錄。

今年項目主題是「港自遊」,正好從三個社區作一個深入觀賞體驗的嘗試,以百年遊走港島的電車作為開始,從灣仔到西灣河,沿途細味街頭巷尾的人文景觀,察看庶民的生活百態,更可乘搭中式帆船在海風輕忽下,飽覽東區、南區和灣仔的風光,了解海岸線的改變。

「港自遊」除卻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社區遊歷體驗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參與者能夠放鬆心情,在無拘無束之下享受地道文化帶來的豐盛,從而欣賞和珍惜目下的一切,好好感受城市的節奏起伏,以包容的胸懷與堅守不屈的信念,乘風啟航,縱使面對逆境,仍然無畏無懼,勇往直前。

 

策展人
吳文正、霍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