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語

遍地開花、文化結果

土地孕育無限生機,人類賴以維生,敬畏天地,順應自然,生生不息,自古以來的文明皆源於此。

中國人以農立國,祖先憑著堅毅,開墾耕作,抵抗逆境,過著自給自足的簡樸生活,早已視土地為財富。

文明與自然融合的荃葵

早年的香港, 居民都以務農捕魚為業, 荃、葵青一帶也無例外,早期稱為「淺灣」。作為最早的衛星城市的荃灣,經歷了逾半世紀, 從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 至今已成為一個有數十萬人口的新市鎮,今天仍然保留著跟其他社區不同的文化底蘊,包括大帽山嶺底下的郊野,以及芙蓉山頭,遍佈的老舊客家圍村和廟宇,這些既體現出這一帶有著城、鄉、郊的多元特色外,也呼應了在城市發展的大前題下,文明與自然融合共存的種種可能性。誠然,都市人可在城中安居樂業,閒時也可放下俗務,投進大自然的懷抱中,舒展身心,洗滌心靈,重新領悟自然賦予給我們的恩惠。

有情感的文化傳承

時至今日, 不少的客家圍村仍然坐落於荃、葵青一帶。據歷史記載, 清初的「遷海令」使不少沿海居民流離失所, 民不聊生,後來復界後,大量的客家人移民南遷,部份更於此區建村,最終「以客鄉為新家」,落地生根。隨著年月流逝,客家的傳統文化和習俗一直傳承至今;例如客家話、舞麒麟,以及以刻苦的客家婦女日常生活點滴為題的山歌,唱出段段辛酸軼事;當然還有美味的客家小菜和茶粿等,其特色多源於對食材的珍惜而精心巧製。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的刻苦勤儉,開拓進取,慎終追遠的精神,也被視為繁榮進步的原動力。

是次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已是第三屆,文化葫蘆秉承「區區有創意」的宗旨,以搭建文化展示平台的理念,堅信創意源自生活的真實感受。我們帶領逾三百位師生,進入荃、葵青區作深入的城市和田野考察,尋找社區特色和生活點滴,擷取創作靈感,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城、鄉、郊、客家文化的另類體驗。

首創圓型客家土樓展館

今年文化葫蘆更以褔建圓型客家土樓為藍本,以香港傳統的竹搭工藝,搭建一座臨時展覽館,展示學生、專業導師、建築師和藝術家的主題作品,務求令參觀者耳目一新。欣賞之餘,同時從心領會各作品揉合了回歸自然的趣味所在。

香港文化從來都是既夾雜又多元,幸得數代人的包容和珍惜,成就今天的繁榮富裕。創意的發展需要肥沃的文化土壤,用心的栽種和辛勤的耕耘是不可少的,相信每一個人都手握文化的種子,同心同德播在我們的土地上,期望本土文化遍地開花結果,創意年年好收成!

 

策展人
吳文正、霍天雯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