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香港賽馬會「港文化 港創意」辦了十年,今年是最後一屆,是適當時候做個小總結。
十年前,文化葫蘆創業,提倡保育香港文化,這個項目是奠基之作,然後,項目名副其實,跟機構一起成長。
開始時,工作團隊對保育本土文化有熱誠,但沒有經驗。策展團隊摸著石頭過河,每年在項目取得的經驗,幫助他們制定下一年的方針和做法。因此,項目一方面是機構的重點出產,同時也是它學習如何持續更新的養分。這個既是出產,也是養分的格局,令每一年的活動,皆能保持童心式的好奇,和工匠式的投入,團隊對本地社區文化的愛護,溢於每一件展品和出版物。
對我自己來說,過去十年的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有點像一本好書,它給我讀過好書之後常有的兩種濃烈的感覺。
一、深深確認
有一些道理,因為經過十年的反覆印證,已一再確認。例如保育文化關乎硬件,也關乎軟件,而軟件,最終是關乎如何說好「人」的故事。
今年展出的主題「東西漫遊」,回到文化葫蘆的工作原點油尖旺和觀塘區。跟文化葫蘆的展出由西向東慢行,大街小巷、傳統老店、工業新村和轉型中的地標,交織成一幅過去百年香港城市變遷的文化地圖,見證了策展人提出的「香港是經歷幾代人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讀歷史,要在地。文化地圖,要用腳走。用腳走,會遇上人。而人的經歷、記憶、和對自己身份的述說,是本土文化的精髓。這些想法,文化葫蘆仝人一直深信,十年過後,更加深深確認。做人處世能夠對一些原則深深確認,矢志不移,其實相當難得。
二、原來如此
原則歸原則,辦事要講方式、細藝和成效。要用怎麼樣的方式,才可以更好展示一個本地社區的精神和人氣?讀設計的學生們,要拿出怎麼樣的技藝,才能夠將上一代的工匠製品傳承更新?怎麼樣的社區協作,才能保持生機,持續發展?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那種「展覽+出版+導賞+創意藝墟」的作業方式,在保育本土文化這件事情上是否已遇上了瓶頸?這些年,我們搜集了這麼多的故事,如何能夠將它們好好儲存,互相參考,並進一步發放?
這些問題,文化葫蘆團隊每年都問,每一次答案都是「我不肯定,唯有試一試」。每一次的結果,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似預期,和隨後的「經一事、長一智」,和「噢,原來如此」!過了十年,還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不斷反省改良的願望,其實也相當難得。
今年吳文正、霍天雯的策展人語,寫得比以前的短小,但感情很重。他們說項目已在十八區埋下種子,未來需要持續的深耕細作。期待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很快以另一個面貌,跟本土文化再次握手,一起成長。
最後,必須多謝眾多朋友,特別是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十年來對這個項目鼎力支持。
吳俊雄
文化葫蘆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