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的話

主席的話

未完待續的中期報告

文化葫蘆的「港文化•港創意」計劃,辦了多屆,坦白説,一直在摸石過河。 

計劃每年以香港不同地區為主題,策展的任務,是搜尋歷史材料,整理脈絡,以呈現該區的血肉和色彩。如何妥善執行這個任務,是個大挑戰。

第一屆的主題是中上環,主展場座落斜坡窄巷,方圓之內,滿布風土文物和革命史跡,名副其實見證了本地歷史的原點。開幕那天,我站在展場四望,心想這個展覽內容充實,相關的活動既新鮮又親民,成績真的不錯。但我也老實知道,在中上環這樣一個人物眾多、歷史層疊的原點面前,任何展出,必定掛一漏萬,頂多只是一份未完待續的中期報吿。文化葫蘆的活動,不能例外。

想不到,「未完待續」竟然成了「港文化•港創意」計劃的一個特徵。 

文化葫蘆的核心同工,在香港的舊區長大,多年來在不同崗位記錄城市變遷。深水埗、石峽尾、油尖旺、中上環,是他們的「主場」。最初幾屆計劃,主題對準舊區,對文化葫蘆來説,多少屬主場出撃,同工對本區有基本認識,開展活動,有先天的優勢。沒料策展工作開始後,大家發現每個地區皆有不能替代的特色和趣味,石硤尾沒有同盟會和南北行,但它有寮屋、大火、工厦和殖民管治的烙印。呈現石硤尾的身世,跟重構中上環的歷史一樣,不能苟且。因此每次在展出面前(至少我)總會想,如果上天容許我們有多一點時間,下多一點功夫,相信述説的故事會更加立體,展品的色彩會更加濃烈。當然,結果我們只能完成了中期報吿。

大家知道,不少社區內的人和事,與及它們跟香港整體歷史進程的往還,還待書寫。

慢慢,計劃離開舊區,策展的挑戰,愈來愈大。今年兩個主題社區一沙田和西貢,早年位處香港城市邊陲,近年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發展,展覽名稱叫「山水•相逢」,既指地理,也指不同地區文化、集體經歷和發展模式在兩個社區的交融重疊,編織了一段跟中上環和石硤尾不一樣但又互相糾结的歷史。

這段歷史,今次展覽和出版有細緻的闡述,在此不賛。我更加想説的是,在策展期間,我跟同工交流,印象深刻。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寫一份延绵待須的報告,因此自覺謙卑,保持摸石過河的好奇。沙田和西貢不屬「主場」,研究工作因此更需加倍用功(如果還可能加倍的話);現存的文獻相對稀疏,就更需下水鄉,上石礦場,登門造訪,實地觀察;工作團隊人手不足,不如外向延伸,跟學者、地區朋友和學生協作,將山連水,集合眾人的智慧和視野,把活動變成一次機動的、名副其實的社區研究。説到底,歷史研究和呈現只能按部就班,對歷史的好奇,和願意跟眾人開放探索香港文化的心情,希望可以無窮永續。

最後,多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一直支持文化葫蘆炮製未完待續的中期報吿。

 

吳俊雄博士
文化葫蘆董事局主席

2016